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他往来于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与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之间,颇为活跃,并担任了强学会会长,著有《庸书》、《续富国策》等。近读张登德博士《寻求近代富国之道的思想先驱——陈炽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版),感到该书有几个特色。首先,该书对陈炽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从20世纪30年代始,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陈炽的研究,唐庆增先生的《清季陈炽之劳工学说》(《经济学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一文,开陈炽研究之先河。改革开放以来,对陈炽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发表了30余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中,陈炽是一位对农业问题作过较多探讨的人物。在近代机器大工业兴起之前,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振兴来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不得不引起人f(足够的重视。fll由于受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思想的影响,当时人们还很少具有近代农业经营意识,而陈炽则难能可贵地具有这方面的思想。陈炽从“柬发投书”时起,就“留心当时之务”,后更“有志富强”,“奔走四方”①,广游沿海各大城市与港澳等地,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由此而热心西学,博览中译版西书,并向出国归来人员了解国外情况,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陈炽是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曾建议清廷向西方学 习,改革政体,设立议院。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康南海自编年谱》等书中知道陈炽曾 系统提出过政治改革的建议,至于其建议包括哪些内容,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根 据其新发现的陈炽《上清帝万言书》,对陈炽的政治改革建议和不幸境遇作了全面深入的探 讨。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重商思想的开拓者陈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陈炽,原名家瑶,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生年不详,终于1899年。在鸦片战争时期,经常听长辈讲述战争的故事,“闻长老述庚申之变,亦长流涕太息,深恶而痛绝之。”可见,当时尚未成年。他是光绪举人,历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及军机章京等职。陈炽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关系到民族危机严重的这两大历史事件,不仅对清政府的统治发生了剧烈的冲击;同时也使中国这个古老社会的新旧思想出现了强烈的激荡。这种激烈的思想激荡,在知识分子中引起轩然大波,他们开始了“向西  相似文献   

5.
百年陈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人物陈炽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领域也渐趋宽广。但与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人物相比,学术界对陈炽的研究尚显薄弱。因此,本文对陈炽的生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历史定位等方面作一回顾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乾隆朝奏折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乾隆时期,康雍以来的奏折制度继续得到坚持并有了新的发展。拥有折奏权利的官员数量愈加增多,奏事范围更加扩大,奏折在各种上行文书中的地位进一步重要。与此同时,有关奏折的各种具体规定如奏折书写格式,内容保密以及递送机构和办法也进一步细密和完善。对于各种信息大量而又迅速的输入和国家事务的及时处理,对于清朝统治的巩固和皇权的极度加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世文献在编纂过程中,原有的信息会不同程度地流失。我们运用史源学方法,对比《清实录·高宗实录》与《平定准噶尔方略》中有关乾隆年间开建伊犁惠远城的记载,发现前者对伊犁将军明瑞奏折的删改比后者多,甚至将明瑞于乾隆二十八年二月丙辰日上的奏折,用"寻奏"二字缀合,置于是年正月辛酉日上的奏折之后。此外,本文还从史源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他各种相关文献对惠远城建造时间记载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康雍乾时期的奏折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礼白 《文史哲》2002,(2):20-26
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时期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充分发展,乾隆时期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奏折从公开到秘密、从非正式文书到正式上行文书的演变过程是奏折制度规范化和法律化的过程。奏折制度具有信息收集、谘询、协商、沟通、监控、指导命令等新功能。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制度创新强化信息收集能力的一个政治产物。奏折制度蕴涵着理性决策的因素,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国家的政务决策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但由于它是为君主服务的,因而也带有君主制度固有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9.
康熙朝诸皇子奏折是康熙朝奏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初奏折发展中也居于重要地位。通过对已刊康熙朝诸皇子奏折数量、分布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由于整理不当,今刊诸皇子奏折内容及进折时间多有错误,无年月奏折甚多。同时,由于康雍之际皇室内部斗争和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时未行全译,致使其中阙漏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的学术质量。通过考辨,还可看出,奏折起源于顺治时期,其原始形态是皇室戚属致送皇帝及皇太后之请安折。康熙间,奏折使用范围扩及内外臣工,内容也改以政事为主。与之同时,在上行文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作为奏折原始形态的继承,康熙朝诸皇子奏折亦呈现过渡状态。这些变化,对于当时政局和此后奏折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陈炽逝世90周年,由江西省历史学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赣州地区历史学会、瑞金县社联主办的“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首次研讨会,于199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代表有40多人,提交论文16篇。大家  相似文献   

11.
牛淑贞 《阴山学刊》2001,14(2):54-58
雍正朝适应清初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的政治需要,广泛使用奏折,建立了奏折制度。奏折制度涉及到君臣间权力的分配,皇帝政令的施行,吏治的整饬,行政效率的提高,是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雍正帝藉奏折了解下情,整饬吏治,强化君权,可谓是一种奏折政治。  相似文献   

12.
在1987年的第一、第三和第四期《历史档案》中,刊布了29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乾隆初年禁踩曲烧酒朱批奏折档案。其中,在三篇奏折档案中含有中国名酒———汾酒的史料。结合有关史料,对这三篇含有汾酒史料的乾隆初年禁踩曲烧酒朱批奏折档案的陈奏原因及乾隆初年的禁酒史进行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形式中,官督商办曾一度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那么,究竟是谁最先提出了官督商办模式,官方为什么始终对它很感兴趣?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官督商办模式是李鸿章创发的,这在目前史学界似已成为定论。是不是李鸿章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件奏折。呈递者是林则徐。但写这件奏折时,林则徐并不是两广总行了,而是流放赦归后在云贵总督任上。奏折叫呕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严,针对的是云南矿业。“云南矿务,自康熙四十四年归官经理”③,到林氏奏折出现的1848年,官办这种企业经营形式,已经持续了近一个半…  相似文献   

14.
略评陈炽     
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中,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今天鲜有人知道,在100多年前,有位乡贤,也著有一部《续富国策》,当时名震京华。这部书的作者便是陈炽。一、陈炽生平陈炽(?──1900)①,字次亮,原名家瑶,后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关于他的生平,留下来的资料不多。他在《庸书·自叙》中说:“自龀至于弱冠,闻长老述庚申之变,亦常流涕太息,深恶而痛绝之。”庚申即1860年。陈炽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毫无直接印象,可见当时他不是没有出生,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童。陈炽中过举,曾任过户部郎中,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和户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王树楠编《张文襄公全集》中的奏折(文中简称“甲”)与《光绪朝硃原批奏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所载张之洞奏折及邸报、《申报》上所刊张之洞奏折(文中简称“乙”)进行对照,发现有甲有乙有,内容完全不同;甲有乙有,内容部分不同;乙有甲无,遗漏甚多三种情况。并对以《张文襄公全集》为底本的《张之洞全集》中出现的诸多漏失进行了指摘。  相似文献   

16.
陈勇勤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45-149
光绪朝"广开言路",使清议一度活跃.光绪五年,担任御史的李端棻呈递了一件奏折.这件奏折实际上与三个事件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言路披露用李钟铭案,言路抨击贺寿慈任命,王先谦奏折影射朋党问题.王先谦的奏折明显带有政治投机因素.李端棻维护清流派直言敢谏作风的表态,虽然遭到上谕否定,但它也提醒了清流派成员,面对像满清极端专权这样的朝廷,"广开言路"这话的可信程度值得怀疑,所谓"实事求是"放到实际言路中必须大打折扣,否则讲真话也许就断送了前程.在当时,廉政自强是洋务自强的先声.李端棻是把清流意识和洋务意识结合起来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 众所周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和太平洋战争,是以《田中奏折》为“教科书”的。《田中奏折》对中日关系和把日本引向战争与失败的道路,曾发生过重大影响。教训是深刻的。然而,在日本对于《田中奏折》的问题,至今仍有人百般抵赖,无理狡辩,一会儿说它是“伪造”的,一会儿说它是“虚构”的,企图以此否认《田中奏折》存在的真实性。这是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必要花些笔墨,弄清史实。本文拟据现有的材料,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陈炽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炽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著名思想家 ,在甲午战争之前便呼吁变革。陈炽所以很早即提倡变法 ,是由于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比较正确、清醒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作了全面规划 ,提出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主张。同时 ,他又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但是 ,他又强调 ,中国学习西方、进行资本主义变革当以不损害三纲为限度。他的极端的“西学中源”说也明显妨碍了他进一步学习西方  相似文献   

19.
康熙年间,平南王尚可喜到京述职,皇太后赏给其母一件薰貂领花绸锦袍。尚可喜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也就是说他有生母和养母两位母亲。两位老太太都想得到这种风光,吵得不可开交。尚可喜左右为难,只得拟个奏折,如实禀告两位母亲争执不下,把皇太后的赏赐退回。幕僚金光看到奏折后,连叫不妥,认为把两位母亲争执太后的赏赐禀告上去,有失尚府体面。他思索片刻,提笔把“争执不下”改为“礼让不迭”。这一改,把两位争风吃醋的小气女人塑造成知书达礼的贤德母亲。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奏折、附片,考订了旧土尔扈特东部落右旗札萨克郡王巴图与巴雅尔之间的传承关系。认为巴图去世后,因其两子巴雅斯呼朗乌尔库吉库和鄂奇尔纳逊未及袭爵之龄,部落盟长及郡王印务先后由巴雅斯呼朗乌尔库吉库的祖母和母亲署理,巴雅斯呼朗乌尔库吉库与巴雅尔不是同一人,也不是父子关系,巴雅尔承袭札萨克郡王迟至光绪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