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构建中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视角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做法.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及政策要与目标群体的现实和战略性需求相吻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应该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思想,以儿童需求和儿童权利为本,构建能够有效回应和满足需求并尊重权利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从社会性别、儿童自身需求和权利视角切入研究,可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及其机制的理论构建和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权利保护置于首要地位,为儿童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普遍的法律标准,我国积极实施公约,使我国儿童的发展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得到很好保障、儿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儿童使用网络更便利获取信息机会增多、儿童参与权保障不断改善。但我国儿童发展权保障还存在不足,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保障儿童发展权的意识、完善相关法制和政策,强化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和规划,完成余下的"普九"任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教育质量,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儿童参与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亲权、受教育权以及安全权益的保护不足构成留守儿童权利缺失的三种主要类型。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两次现代化转型使传统社会保护体系遭到破坏,无法有效隔离社会风险。强化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必须走"双轨制"道路:一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国家应当构建系统的保护家庭的服务体系,重塑家庭保障在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体系中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儿童,首先是独立的人,是独立的权利主体,是家庭、社会中的平等成员,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对儿童而言,父母、家庭、国家和社会承担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能使其成长为具有自决自治能力的负责任的公民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各方主体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应以优先保护儿童利益为原则,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损害儿童权益为底线.家庭,是人类迄今为止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最普遍的成功经验.在近现代社会,父母权利的基础和依据就是他们是最适合照顾自己孩子之人;或者可以说,父母是一种“公益岗位”,赋予资格就是为了抚养教育子女成年.国家立法不仅确认父母、家庭承担抚养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监督父母履行义务.儿童享有获得政府保护、要求政府履行义务的权利.基于父母能力的局限性和家庭功能的弱化,国家应当更积极地承担起其“家长”责任,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扶助,必要时直接替代父母承担责任,而且尽可能提高儿童福利水平.为克服我国现行法律保障儿童权益之明显不足,我国立法应当细化监护人的选任和改定,完善监护制度;增设儿童抚养费给付垫付制;尽快制定儿童福利法,使所有儿童均享有适当抚养和教育,优先照护;建立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开放保护儿童利益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我们国家民生政策频频出台和广泛执行的一年,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价值导向下,诸多政策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儿童政策及儿童政策研究亦是如此.为此,本文将从现状与趋势两个方面来回顾2008年中国儿童政策研究的概况并结合历年此类研究的特点,对儿童政策研究的趋势做推断性展望.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我国,侵害儿童权利的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儿童权利的观念缺乏、现行法律存在缺漏以及保护儿童权利的专门机构缺失。建构儿童权利保护机制的策略是强化儿童权利保护的观念、完善现行法律、设立监护监督与国家监护制度、成立专门的儿童权利保护机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的流动儿童福利政策覆盖了流动儿童生活的所有领域,体现了流动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但现有流动儿童福利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形成在儿童福利法指导下全国统一、目标明确的国家流动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体系;在流动儿童生存政策方面,缺乏对儿童安全的整套制度安排;在流动儿童保护政策方面,缺乏禁止虐待儿童的相关政策规定;在流动儿童的发展政策方面,儿童的参与权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政策的安排等等。因而,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视角下,要从影响流动儿童福利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立法因素出发,从流动儿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对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的顶层设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业支持和人文关怀的具体政策设计,提出构建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从联合国颁布<儿童权利公约以来>,儿童不再被看作是不完整的成年人,而是一个能独立申明自身权利的羽翼丰满的人.儿童权利成为人类学讨论的焦点之一.尽管如此,儿童的参与权、知情权等权利依然受到种种政治、经济和文化障碍的束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儿童、青少年与童年人类学委员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组织,其目的是共同提出并升华一些指导性的理念,鼓励那些把儿童本身作为主动参与者的研究.该组织希望通过组织会议和出版物传播儿童权利的理念,并推动儿童权利的贯彻.  相似文献   

9.
儿童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制定法律、政策,以有效地防治家庭中针对儿童的暴力现象,但各国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规定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立法高度加以系统规制.研究分析了中国儿童家庭暴力的现状、产生原因及严重后果,系统阐释了现有法律制度在干预儿童家庭暴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强调从儿童人权视角出发,从以下方面建构干预儿童家庭暴力模式:第一,建立家事法院或家事法庭;第二,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第三,启动儿童人身保护令;第四,改革与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第五,设立处理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在梳理反家庭暴力相应法律规定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梳理与规范儿童家庭暴力防治与处理系统,从而在我国建立有效的儿童家庭暴力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经过《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发展纲要(2001-2010)》的努力,我国儿童政策制订已经进入了常规化的轨道,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我国学者对儿童政策议题比较关注,仅对中国知网中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11.
在校儿童权益保障在实施中保障有三: 1)传统文化的影响2)应试教育影响 3)教师素质和办学条件的制约. 对策可以有以下两点: 1) 进一步加强对<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和内涵的解释和宣传,并编制<儿童权利公约实施手册> 2) 推进校本教师培训,促进<儿童权利公约>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部、人类与健康服务部于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早期教育和教育技术政策简报》中指出了学前儿童使用技术的四条指导原则:使用得当的技术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工具;应利用技术增加所有儿童获得学习的机会;技术可用于加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成人与儿童的互动或共同使用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启示我们:应关注数字时代儿童的权利保护;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加大对儿童技术使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儿童信息危机包括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虚拟和信息图像化,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儿童加速了“成人化”倾向,呈现出“催赶式”的成长状况;儿童读写能力下降,深度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儿童无法准确提炼有效信息,易受不良信息和虚拟信息的误导。应对儿童信息危机的对策如下:保护儿童的权利,与儿童共享信息权;注重儿童的媒介参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制定和完善国家信息政策,颁布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律;加强信息监督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媒介自律精神;注重印刷媒体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儿童忽视是对儿童的伤害.保护儿童避免受到忽视的举措需要遵循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和必要时剥夺不合格监护人的监护资格的原则.儿童忽视保护机制涉及刑法、未成年人法庭、强制报告和保护服务四大内容.现阶段,在我国构建儿童忽视保护机制应着力完善儿童忽视保护制度的政策法律,强化儿童忽视强制报告和咨询决策制度,加强公众有关儿童忽视的专题教育和获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儿童权利观是人们对儿童应享有的权利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儿童观的重要构成部分。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价值的认可、对人权的关注和对儿童的发现,人们开始自觉、理性地认识儿童的权利。然而在儿童教育中仍存在忽视和削弱儿童权利的现象,这涉及观念和行为层面,因此首先应厘清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笔者基于对儿童权利观发展背景的分析,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阈思考了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儿童教育中遵循合理的儿童权利观,保障儿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国内外儿童福利及福利政策的差距,来探讨未来儿童研究的行动定向.儿童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行动问题.在反思我国儿童福利政策不足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儿童问题的行动定向研究,发挥儿童行动定向研究对福利政策执行的监督作用,为政府出台儿童福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于儿童权利的保护,国家从早期经利害关系人申请而被动介入家庭领域,发展为积极介入。国家的监护责任对传统理念上的家庭自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家介入私权领域应当具有界限,其介入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儿童权利正遭受侵害或者有受侵害的威胁,并遵循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伤害原则和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8.
儿童福利政策是国家立法范围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事业,制度的好坏不仅仅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对国家的持续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儿童的保护,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并已取得较大成就。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经历了“兜底型”“补缺型”并向“普惠型”迈进阶段。文章在梳理政策现状、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儿童福利政策实践模式,力图优化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制约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到位,也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孤残儿童权益保障缺乏长效机制.本文分析了制约孤残儿童救助与保护工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维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几项措施: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完善法律规制、努力构建孤残儿童权利保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儿童上网越发容易和低龄化。依据国际公约、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儿童上网可视为一种法律权利,其实质是儿童作为人的利益和生存发展的利益。为了保障儿童这一利益,应建立起完善体系解决上网权保护与父母言论自由冲突、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权冲突、与父母监护权冲突、与知情权冲突等。这就要努力使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权利与责任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