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历史上的杰克逊主义深深植根于平民主义价值观、本土主义身份观和国家主义荣誉观之中。受这些政治理念的影响,在一定的时期内,美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表现出悲观的现实主义、新孤立主义和传统的保守主义倾向。2016年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标志着杰克逊主义又重新回到了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方面都继承了杰克逊主义的政治理念,它打破了二战后两党主流外交政策的共识,这将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孤立主义是美国二战前长期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政治(外交)、军事上避免对外部事务的介入应是孤立主义外交的基本内容.据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应始于19世纪20年代,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孤立主义外交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原苏联的垮台使原来两极的冷战国际体系变成由美国独霸的“单极”国际体系。20世纪90年代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界一直在辩论,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霸权是否会长期持续下去,或只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单极时刻”。冷战结束15年之后,美国的霸权显然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持续未衰。今天美国政策制定者与外交政策学者中主流的观点是,美国的经济、军事与科技优势太强大了,美国的霸权在短期内不会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孤立主义自由派的外交政策思想形成于美国干涉主义外交政策遭受全面挫折的 70年代。这种思想反对美国战后外交政策对世界事务不加区别地进行全面干预的做法 ,提出应该在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念和孤立主义的榜样原则基础上 ,通过推行美国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来逐步建立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推动和发展对外贸易,谋求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展经济,谋取商业利益是19世纪美国外交的动力.19世纪美国外交中的两大主要政策,即中立外交政策和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在建国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发展为世界头号强国,这无疑是与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有很密切的关系,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孤立主义自由派的外交政策思想形成于美国干涉主义外交政策遭受全面挫折的70年代。这种思想反对美国战后外交政策对世界事务不加区别地进行全面干预的做法,提出应该在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念和孤立主义的榜样原则基础上,通过推行美国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来逐步建立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军事优先、普世民主、单极霸权”为基本内核的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布什外交政策中发挥着谋篇布局的重要作用。以这一理念为基础,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然而,伊拉克战后安全形势表明,新保守主义并没有达到其预期之构想。在当前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和国家间经济合作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新保守主义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和战略优势,推行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进攻性外交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为美国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提供全面可靠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8.
国内政治的运作是一国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长期领跑的美国,其对外政策备受关注。通过分析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对尼加拉瓜干涉这一政策的国内因素,阐述国内政治的运作对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推行的影响,并概述一国制定外交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孤立主义是美国二战前长期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政治(外交)、军事上避免对外部事务的介入应是孤立主义外交的基本内容。据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应始于19世纪20年代,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孤立主义外交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尤方生 《中华魂》2008,(4):62-62
"该是采取更加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时候了:收起美国在全球的野心,看到美国力量和意志的局限性,认识并接受国际体系的约束。"这是美国《政策评论》杂志2008年1月号刊登的题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道义核心》的文章提出的看法。文章的作者是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德里克·乔列特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托德·林德伯格。  相似文献   

11.
疯狂的制裁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枚烂核 经济制裁正迅速成为受美国青睐的政策工具。国家制造业协会199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仅1993~1996年就有35个国家受到美国新的制裁。这里值得注意的不仅是使用程度,还有使用的集中度。经济制裁日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制裁是为改变某些国家、地区的政治或军事行为而采取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惩罚。如今,它被用于广泛的目的,常采用的有:武器禁运、削减或中止国外援助、限制进出口、冻结资产、提高关税、降低进口  相似文献   

12.
作为蒙古国最重要的“第三邻国”,美国一直是蒙古国“第三邻国”外交政策推进的重点,而基于亚太战略的考虑,美国也非常重视与蒙古国的关系。随着蒙古国“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的不断推进,蒙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两国基于“共同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发展。文章从蒙古国“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的角度论述新时期的蒙美关系实践,并解析其内部动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美国近来对华政策的历程可以说也就是其外交政策的历程。在漫长的冷战年代,所有美国的外交政策都受到苏联威胁这面棱镜的扭曲,对华政策自然也不例外。从1972年尼克松打开美中关系大门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年,英国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找寻订立反俄军事政治同盟的伙伴.初以德国为对象,未遂.后与日本谈判成功,于1902年订立英日同盟.这一同盟并未背离英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既继续保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孤立”,又使英国仅承担十分有限的军事义务,便利用日本,有力地遏制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相似文献   

15.
哈马德时代卡塔尔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中立调解"向"主动干预"演进的历史进程。2011年利比亚内战中,卡塔尔从多方面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有力支持,加速了卡扎菲的倒台和反对派政权的建立。卡塔尔有选择性地援助利比亚伊斯兰主义反对派,深刻影响了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政治重建。世俗主义阵营和伊斯兰主义阵营的长期对抗将利比亚拖向了第二场内战的深渊。哈马德时代卡塔尔外交政策的演进植根于卡塔尔国家实力的巨大提升,同时又与美国和穆斯林兄弟会等外部力量密切相关。伴随着中东局势的日趋复杂,卡塔尔过度干预的外交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冯立冰 《国际论坛》2015,(1):43-49,80
1951—1971年间,福特基金会作为一个外国私人慈善机构充分地介入到印度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农村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直到1971年美印关系恶化、印度各界批评甚至攻击福特基金会,才告一段落。虽然此后福特基金会以新的形式"重返"印度,但已无法达到1951—1971年的影响力。福特基金会能够在这20年充分介入印度的发展进程,这是冷战期间美国期望参与印度发展进程,以及印度对外国援助持怀疑和警惕态度的共同作用下的时代的产物。福特基金会发挥了私人慈善机构的特殊优势,为印度争取来自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为美国实现在南亚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契机。本文将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在印度的外交政策,以及福特基金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现做出的贡献,侧重考察福特基金会作为私人慈善基金会开展援助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一种传统观念,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以“不缔结纠缠不清的联盟”“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为其根本宗旨。这种观念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尤甚,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一个重要插曲。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之所以盛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历史上看,美国孤立主义思潮从开山鼻祖华盛顿起,一直延续到了当代,这一思潮虽  相似文献   

18.
试析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外交政策实施的历史条件张佩侠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民终于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争取外援的外交政策的成功则是美国独立战争获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文拟对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外交政策实施的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1775年4月,...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国家”能维持多久?为了找到可以延长美国占优势时间的定律,美国外交政策的设计师们展开了一场如何正确平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争论。已由约瑟夫·奈(Joseph Nye)通俗化了的这些词汇意味着,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有可能是强制性的,而美国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有诱惑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潜力则可能是劝导型的。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的观念体系。阐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孤立主义、扩张主义,而实用主义则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它在制定和实施美国外交政策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为美国外交政策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整合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