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政治理论是力求真实反映客观的国际政治现实的、经过反复加工提炼的范畴按一定的逻辑构成的体系。国际政治理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模型表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 ,国际政治理论发挥着描述、解释、规范、预测和政策的功能。不断寻找新的范式是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对一国对外战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新世纪初,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新变化,这必然要求我们及时调整对外战略。顺应国际环境变化,新世纪初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应选择既现实合理又积极进取的“合作参与、有所作为”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都是在"无政府状态"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导致的"安全困境"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冲突本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发现国际制度的安排可以克服无政府的困境;而建构主义者则从认同的角度赋予了无政府状态新的内涵。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对无政府状态内涵的不同解读,不仅反映了理论的不断进步而且标志着国际政治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杰 《社会科学》2003,71(4):27-33
文章试图从全球化的视角透视国际秩序变迁的制度逻辑及其治理机制,从中探讨当代人类社会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化进程。在机制化的层面上,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国际经济秩序的革命性变化,更将投射到国际政治秩序的建构和创新进程中,有助于国际关系从传统的等级式霸权秩序向平等式民主秩序渐进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建构国际机制、通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制度框架和国际规则的治理方式正在成为新的秩序共识与发展取向。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亦即蕴涵于这一漫长而曲折的机制变迁和创新之中。  相似文献   

5.
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现实主义严强一、国际政治研究中现实主义的共同原则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现实主义是立足于一定的理论假设之上的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在当前的现实中正在发生作用的国际关系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这种方法并不是简单划一的,即使是那些自...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秩序演变进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自助体系、以权力分配为基础的现实主义的均势与霸权,一直是维持国际秩序的基本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和交往合作的加强,规范和制度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现实主义困境",通过国际组织这一规范和制度的载体,构建和维系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7.
岳小颖 《理论界》2008,(7):218-220
地缘政治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方面。各国制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中无不蕴含着对地缘的思考。本文首先从地缘政治概念入手,对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海、陆、空、太空地缘扩张的现实,阐述了地缘政治思想理论如何指导国家行为,进而使美国在新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了有利的制高点。这对21世纪的中国有理论和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际环境不仅是指一国以外发生的事情、状况或关系 ,即其外部环境 ,而且是指国际关系结构体系对一国的影响和一国对国际关系结构体系的影响所作出的反应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动态过程。新世纪初 ,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新变化 ,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总体上看 ,是机遇大于挑战 ,希望多于困难。本文选择对一国制订对外战略影响最大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国际安全、政治、经济环境 ,并采用纵向评估的方法对新世纪初中国所处国际环境进行总体评估。一国的对外战略 ,在制定过程中通常是在政府、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因此 ,新世纪初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必然对调整或制订中国对外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衰退与国际格局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衰退的发生与国际经济活力的恢复,都与国际政治格局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因素、制度因素和观念因素在经济危机条件下调整的力度,对国际秩序未来的走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冷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但也存在着变革的需要.中国必须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自身需要优先考虑的国际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10,31(5):99-105
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当代"主旋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的是社会转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敏感问题。反腐是新世纪政治小说的核心主题。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抓住了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既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备受普通大众青睐。且新世纪政治小说作家,大多有对市场意识与对现实政治进行双重关注的高度自觉。新世纪的政治小说也是一种具有"特别的样式"的通俗小说,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借鉴结构主义叙事研究方法对张平、陆天明、周梅森的政治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划分出七种人物类型和十三种叙事功能,二元对立模式是其基本结构方式。新世纪政治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包含着几种经典的通俗小说叙事成分,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是最重要的两种。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向大众文化倾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类型。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对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冲突与国际司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彬 《兰州学刊》2006,98(10):186-188
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而平抑和消解冲突并实现对冲突的社会控制,也是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在控制国际冲突的各种方式中,司法方式日益重要。而且,近些年国际司法机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际争端解决出现了一种司法化的倾向,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东 《学术界》2012,(2):5-15,282
进入21世纪后,2001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事件和2008年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件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兴起导致了国际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此消彼长变化。在这十年间,由于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后事务,又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衰退的困扰而疲惫不堪;欧洲国家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后又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而此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大国的崛起,使国际政治、经济态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方向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国际态势的演变,意味着未来中国仍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而如何把握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发展的机遇和选择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又如何与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 ,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在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外交工作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外包与国际贸易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制造业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迅猛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格局,改变了"二战"后产业内贸易大发展时期北-北贸易兴盛、北-南贸易相对趋弱的状态.中间产品贸易和非核心服务外包扩大了世界贸易的总量,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外溢的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档次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短期内对国际外包增速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后危机时代国际外包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仍将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采取集团化形式是大胆的尝试。但中国企业的集团化和集团化路径存在着种种制度性障碍,本国企业家对企业集团化也存在浓厚的“行政厌恶”。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在WTO的框架内,转变战略视角和战略范式,放弃惯常思维,奉行超常规战略,力争以小搏大,以弱搏强,而缔结或参与国际企业联盟无疑是中国企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是一种必然的世界大趋势。通过开放、互动实现融合 ,并进一步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 ;在融合的基础上 ,通过对人的综合素质 (包括国际化素质 )培养和面向国际竞争前沿的各类精英人才的培养 ,兼容并蓄 ,实现创新 ,逐步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组合投资不仅逐年增长 ,而且出现了两次突飞猛增 ,时间分别在墨西哥和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夕 ,这不是偶然巧合 ,而是因果关系。正是资本内流猛增 ,诱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而这种内在不稳定性恰成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十分重要原因 (RedeletandSachs,1 998)。本文将讨论国际资本流向和结构与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的关系 ,并给出一个猜想 ,作为发生金融危机的容易掌握的警示指标。一、国际资本流向和结构的分析1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量稳…  相似文献   

19.
国际造法:基本原则及其对国际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祖雪 《中国社会科学》2012,(2):127-146,207,208
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属于立法原则的范畴。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为:客观性原则、国际民主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国际法治原则。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国际造法中,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使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真正的法律;只有坚持国际民主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的统一,才能使国际法在国际社会起到法律的真正作用;只有坚持国际法治原则,才能使国际法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经济(商事)法律规范的大量出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成了国际法学界奋力探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含义众说纷纭。实际上,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将二者分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公”“私”法规范在二者间的相互渗透、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一性以及法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二者并无分科设立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