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资源自我积累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即将到来的21世纪更被称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中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2亿,已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亚洲老年人口的1/2,到2000年将达到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到下世纪中叶,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亿左右。更为突出的是,目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高达9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递增。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之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速度迅猛且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2.
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不容回避地凸现在政府与公众面前。据推算,我国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将在未来10年陆续进入老年期,而6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进入老年期,届时,人口老龄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从国际经验看,至少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二三十年,就应建立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资金的积  相似文献   

3.
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农村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养老是中国21世纪战略难题。中国人口80%以上在农村,农村60岁以上人口已超1亿,人口老龄化来势迅速,在农村两代人分居现象严重,农民对人口老龄化认识和准备不足。所以,必须大力开展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福建老年人口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省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口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面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促进福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福建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现状与特点,研究探讨福建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与面临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和养老方式的多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几何时,不少人都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和人口年龄构成轻为自豪,殊不知时隔不久的今天,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急剧递增,人口老龄化在迅猛发展。“八五”期间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3.37%,大大超过同期总人口年平均增长1.19%的速度。1994年中国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69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76%,成为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1.3亿,将占总人口的10%,中国开始成为老年型国家。204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届时老年人口将…  相似文献   

6.
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5年以来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见加快,预计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就加入了世界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学后果是老年人口总量急剧扩大,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3亿,占总人口9.8%;到2030年,老年人口则猛增至3.35亿,约占22%;再到2040年,老年人口又增加到3.84亿,占25.1%。人口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德君 《人口研究》2001,25(6):35-38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 ,目前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 1 2 6亿 ,占总人口的 10 % ,并以每年平均 3%的速度递增 ,更为突出的是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接近 10 0 0万人 ,仅仅 18年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就由成年型进入老年型 ,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其速度之快、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 ,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1 人口老龄化呼唤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根据中国国情 ,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思考季庆元尽管人们对人口老化的标准说法不一,但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亦已形成。有关资料表明,1990年7月1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95%,预计到2000年达10.86%,202...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对养老负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来,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一直在不断加大,至今老龄化程度已达到了21.6%与1979年相比已经增长了一倍多,上海市不仅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其老龄化程度也是远远高于全国的。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快,导致了养老负担不断加大,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对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规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养老负担的具体影响,从而提出应对的合理措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快。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154万人,占总人口的7.3%;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数为4,235万人,其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所占比重下降到6.1%(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体弱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能力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 2036年为界,将中国 21世纪人口老龄化过程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并揭示其人口学特征。再次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主要因计划生育而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国情条件下不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本文还对21世纪中国老年人口社会保障能力进行了宏观分析,同时提出社会返还理论,揭示老年人口养老金收入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79.3万,占总人口的6.96%。到2000年末,中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大。绝对量相当于同期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总数的80%。第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西方发达国家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进入老年型  相似文献   

14.
<正>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39个百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已于1999年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也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加强对人口状况、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将于2015年6月19~21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举办"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旨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未来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现实背景提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讨会采取征文参会的形式,现开始向国内外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论  相似文献   

18.
1982—2010年,广州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差异悬殊,据此将广州划分为三个老龄化类型区。广州养老机构数量、规模和结构已有较大发展.未来应继续提高收养服务能力,调节机构养老资源区域配置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谈家庭养老存在的长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产生于迅猛的人口老龄化和我国目前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表1中列出的我国自1995年到2050年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数据表明,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如何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既是家庭与个人的责任,也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二、家庭养老的现状“jk那么在人口结构发生剧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又如何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对养老的主要内容及形式作一交代。养老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及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职工养老保险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城镇地区老有所养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这些进步还只是初步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老年人口的诸如家庭照料与社会化服务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据统计,1994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5%,与1990年相比增加35万多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无疑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与社会在照料和赡养老年人方面如何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家庭养老的传统与急剧变迁的社会观念之间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老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全国1亿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不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对“老有所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看到,在大多数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年纪大、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