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俊杰 《经理人》2004,(12):2-2
岁月的流逝总是无比的迫切、我们转眼间就要送走2004年,迎来2005年一年复一年的这种交替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可是2005年对中国企业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中国由此进入了WTO的后过渡期阶段按照WTO组织的规定,为了保护新加入成员国家经济,新成员国在加入WTO 后的前三年为“前过渡期”,而之后的两三年是“后过渡期”。在“前过渡期”里,关键词是“关税”,中国主要进行的是关税减让、非关税  相似文献   

2.
徐浩程 《决策》2006,(11):16-18
对于中国开放而言,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入“第二次开放”,而WTO过渡期的结束刚意味着中国开放将站在一个新的“原点”上。  相似文献   

3.
王运宝 《决策》2006,(11):12-1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入世五年来,中国在分享w-ro“经济红利”的同时,发生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制度性变化,政府“变法”与观念转变同时进行。那么。过渡期结束之后,对中国意昧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曾德高 《决策导刊》2001,(12):16-18
经过十五个年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走完了“入世”的曲折过程,实现了加入WTO的目标。全面评估入世后的新形势,客观分析入世给重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寻求趋利避害的对策,认真做好加入WTO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已经不再是未雨绸缪,而是临阵磨枪了。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今年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兵  金言 《决策探索》2005,(5):12-14
2005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和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能否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的预定目标和顺利完成WTO过渡期.2005年是极其关键的。  相似文献   

6.
张铭 《决策》2000,(3):30-32
加入WTO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性步骤。它既有显见的经济之利,又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如果考虑到香港和澳门已是WTO的缔约方,大陆加入WTO后台湾也将“入世”,那么中国加入WTO对“一国两制”实践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5,(1):99-99
北京: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关键时刻,标志着中国“WTO后过渡期”的开始。在这一期间,中国主要产业的过渡期将到期,市场开放水平将达到承诺的终点。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运用国际化的思考,在战略时代,主动应对企业面临的变革挑战,同时加强自身的决策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竞争力,构建具有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现代化企业,已成为高层女性企业家和女性经理人迫切需求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入世的竞争压力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发展。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入世五年来,中国在分享WTO“经济红利”的同时,发生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制度性变化,政府“变法”与观念转变同时进行。WTO规则正在改变中国,中国也正在改变世界。为什么WTO没有冲跨中国入世五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如果对入世五年来的经济数字进行简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 入世五年来,中国在分享WTO"经济红利"的同时,发生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制度性变化,政府"变法"与观念转变同时进行.那么,过渡期结束之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加入WTO后,在过渡期内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贸易政策进行一年一审。因此,对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研究引起了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系统论述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目标、内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对WTO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情况进行了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应对贸易政策审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徐浩程 《决策》2006,(11):19-21
运用WTO规则对“变法”进行合理冲撞并不独现于《邮政法》的修改过程中,入世过渡期结束之后,合理冲撞将逐渐成为WTO规则影响法律修改,乃至政府更深层次“变法”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运宝 《决策》2006,(11):24-25
加入WTO不是弱化政府作用,而是如何转化政府职能。政府能力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成正相关。五年过渡期结束之后,如何构建综合性应对方案,其实质就是构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决策者说     
《决策》2006,(12):7-7
最后打败自己的不会是别人,是自己。 ——2006年被称为“中国的金融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WTO过渡期结束,全面对外开放,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引发新一轮争论,对此,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杨华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154-155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满三年,过渡期结束,意味着服务业更加开放。中国能否抓住时机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值得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后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就加入WTO达成协议,表明中国加入WTO历时十三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果顺利,中国将在今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浦东新区的招商引资也将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加入WTO三年过渡期已经结束、一些产业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掀起了一场对我国行业领航企业并购的浪潮,由过去的“帮贫”到现在的“掐富”。外资大举并购我国行业领航企业,南孚、好孩子等便是典型的代表。在“民族力量”南孚电池被并购后,今年二月份中国童车业内“第一品牌”企业“好孩子”被一个国际私人投资机构——太平洋同盟团体以1.225亿美元收购,成为中国第一起杠杆收购;三月份,G华新公司第二大股东HolchinB.V.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是“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第一个外资按该“办法…  相似文献   

17.
WTO不是“布满鲜花的陷阱”,也不是“狼来了”和去“与狼共舞”。但是加入WTO需要我们彻底改变观念,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真正崛起,只有经济先发达起来。而经济要发达,必须入世”,WTO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委员薛荣久强调,“入世,将导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障碍的历史性突破,并将导致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更加坚定了要搞更为开放、充分的市场经济的信心,因此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那么怎样才算是更为开放、充分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杂志社与大连市企业联合会日前在大连共同举办了“应对WTO与中国经济对策研讨会”。会上,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主任王忠明作了题为“WTO与企业竞争力”的报告。会议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1.加入WTO,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紧迫的、催生催死的机制。加入WTO后,受益的肯定是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必须要忍受一定的市场盘剥,有所舍弃才会有所回报,才能从恶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各级政府职能必须尽快转变,否则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广西玉林市李达球市长从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出发,客观分析了当前地市政府职能的现状与加入WTO后转变地市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提出了要把转变地市政府职能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环境上。我们认为这一思路颇有见地,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经历了长达13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后,中国已经顺利的加入了WTO。中国医药企业现状如何?“入世”后将给中国医药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医药企业该如何迎接“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