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时不难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50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出现了若干重大转折和加速发展的年份。这些年份树起了共和国发展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lop年就是一座改革开放史上的丰碑。由崇庆余、杨德山先生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的《再铸辉煌》一书,则真实地再现了1992年这一丰碑的风采。一、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再铸辉煌》一书从广义社会史角度铺设框架,实录直书1992年史实,既关注1992年的经济运行、外交事件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同时…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不能不研究其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邓小平经济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同特定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也与邓小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历息息相关。纵观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划分为1956年9月党的“八大”以前,1956年9月党的“八大”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个阶段。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具有许多突出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突破性、求实性、开放性、预见性和一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一步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整体水平有了较快发展。1978—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达9.8%,大大高于1978年以前年均增幅。但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的不同,我国地区间发...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并为这一路线的贯彻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而且为国际共...  相似文献   

5.
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改革脉搏──王浦劬教授的政治学研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研究和回答新时期我...  相似文献   

6.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使中国从此踏上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民族全面振兴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各种直接原因的促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国家统计局曾玉平毛寒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8万吨,先后登上了35000万吨、40000万吨和45000万吨三个台阶,到1995年达到46662万吨的历史最好水...  相似文献   

8.
十家论易     
十家论易郭沫若(1992-1978):《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这座殿堂一直到二十世纪的现代都还发着神秘的幽光。八卦有二重秘密性:一重是生殖器的秘密;二重是数学的秘密。顾颉刚(1893-1980):卦爻辞《周易》的中心。而古往今来聚讼不决的也莫过于卦...  相似文献   

9.
民族院校要正确定位办出特色李茂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始进行改革。部分过去以培养行政管理干部为主的民族院校也开始着手考虑培养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我与学报编辑工作宋应离一个人一生从事什么职业,似乎并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往往是历史、时代、生活把你推向某个舞台,决定其要扮演的角色。我于1959年开封师院中文系(现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作教学工作,一干15年,后又作了三年党务工作。1978年...  相似文献   

11.
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土壤。挖掘历史文化的精华,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以史为鉴,服务当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湖北农民收入现状及特征改革开放20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省农民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72元,比1978年增长187倍,年均递增158%。20年来,全省农民收入经历了明显的三个阶段:1978—1...  相似文献   

13.
过渡时期市场主体建设的相关思考君一、市场主体建设与经济发展从1978年起,我国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开始创立新型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加速现代化的进程:1978—1980年进行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1981—1982试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后...  相似文献   

14.
每个去英国伦敦的游客,都不会锚过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古老城堡——伦敦塔,这座建造于公元11世纪的古堡凝聚着英国的历史。更让游客们兴致浓厚的是,这座古堡从建造之初就有数不清的人在城堡内丧命。长久以来,一直有传闻说这里是幽灵出没的地方。为了揭开幽灵之谜,剑桥大学历史与考古学家拜伦教授,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发展乡镇企业的几点思考秦龙洲,黎志隆乡镇企业,如今在我国已成为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茁壮成长。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2.9万亿元,是1978年的60倍;实现税利2550亿元,是1978年...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发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是1978年下半年,在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在邓小平当时的一系列谈话中。如1978年10月8日,会见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江腾淳的谈话,11月14日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的谈话...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献”是指关于某地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收藏“淄博地方文献”既是我的个人爱好也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978年至今,我共收集各类文献资料1300多种,2500余册(部)。其中有著、编、译、辑;有典、志、鉴、录、传;...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说,要成千成万地派▲外电评论,“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1872—1978百年中,出国留学生仅14万人▲1978年至今20年,有近30万人改中国人已经摆脱惰性走向世界革开放,打开了中国封闭几十年的沉重大门;国门洞开,走出了52位身孚重望的中国学者。他们远涉重洋,发愤图强,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此,中国揭开了新时期出国留学工作的崭新一页。历史的质变往往发生在一瞬之间。1978年6月23日,清华园。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听完有关清华大学工作的汇报后,果断地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新时期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并且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新时期的历史变化缘于思想解放,科学地说,就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揭示。1回顾本世纪社会主义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问题研究文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国家计委农经司课题组一、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分析(一)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8万吨,先后登上了35000万吨、40000万吨和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