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华  尹铭 《经理人》2005,(2):20-24
“我特别想知道我所在行业与我同级职位的人挣多少钱。据此来判断老板是否亏待我了。”一提起《经理人》薪酬大调查,这是无数职业经理人最本能的第一反应。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4,(2)
1998年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前奏总主题:经理人市场摸底情报大公开主题文章构成经理与市场的对话中国经理有多富? 想飞,却不易飞得高为赴下一个人才盛宴心事重重有谁知? 调查机构:兰邦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刊发:《经理人》1998年第10期简述:这一期是《经理人》的创刊号,开始与兰邦公司合作。《经理人》以经理人市场为切入点强力出击,一炮走红。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4,(2)
薪酬,是经理人离职的“罪魁祸首”薪酬,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具威力和杀伤力的武器, 薪酬,也是真实的谎言,绝对不容任何人忽视。冰冷的数据,理性的回归!2003年,经理人薪酬遭遇“变脸”: 10大令人兴奋的岗位、企业喜怒哀乐的“薪”脸谱、经理人甜酸苦辣的“薪”滋味、经理人的薪酬底线……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6,(2):26-31
薪酬盘整,追寻新兴的薪酬明星城市与潜力行业 战略转型,探讨企业如何在动荡的全球化时代重构薪酬体系 独家披露,发掘高层经理人获取百万年薪的职场法则 深入调查,发现经理人的捞钱黑手与企业的薪酬怪状 我们在这里给你描绘一幅尽现薪酬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5.
多数经理人在公开场合都不愿对“职位提升”表态,在调查中,虽然有一些经理人也避开了这个问题,但报告显示,经理人对“职位提升”有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兰杰 《经理人》2002,(4):94-95
由《经理人》杂志策划运作、委托兰邦市场调查公司实施调查的“2001年度职业经理人薪酬调查”显示,民企、国企的经理人薪酬与外企的经理人相比,相对于以前薪酬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中国加入WTO后,外企和国企在经理人薪酬方面会趋同,以后,只有公司经营得好与不好之分,而不再强调企业性质的区别。任何企业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就留不住人才,企业也就不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收入增幅最大;平均月收入上海最高;收入平均降幅深圳最大……一说到薪酬,经理人除了关心本地的薪酬变化,还常就这三个地方进行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因为这三个城市的薪酬是我国“薪酬市场”的晴雨表。1998年《经理人》所作的薪酬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深圳经理人收入略高,而北京与上海大体相同。那么,1999年,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为切入点,考察了企业高管所面临的经理人市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正相关,但国有企业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了受管制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无法对高管带来正向激励。外部薪酬差距对非国有企业高管的正向激励效应仅存在于高管薪酬高于行业平均薪酬的样本中。本文发现,当企业上一年的高管薪酬低于行业平均高管薪酬时,为了使高管薪酬水平达到行业平均薪酬水平,其高管薪酬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行业的增长幅度,而且高管薪酬与行业平均薪酬基准的差距越大,高管的薪酬在当年增加得越多,意味着我国高管薪酬制定受行业薪酬增长影响很大,从而削弱了外部薪酬差距激励的有效性。当上一年的高管薪酬高于行业平均高管薪酬时,国有企业高管的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薪酬在当年增加得越多,高管的管理层权力同样地削弱了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5,(3):6-6
希望“薪酬大调查”的覆盖面更广些我是来自南京的读者,平时很喜欢读《经理人》。“2004年度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比前几年增加了几个二线城市,也涉及到南京,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能在薪酬比较中看到自己目前的情况。一直以来,我都想去上海或深圳工作,通过这篇文章,我给自己确定了今年发展的地点和职业目标。相对来说,我觉得《经理人》杂志对二线城市的关注还是比较少,譬如今年的薪酬调查,虽然涉及到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南京、杭州等城市,但主要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京沪穗深四地,如果能把视野放得再开阔些就更好了,最好能让二线城市工  相似文献   

10.
遭遇岔路口     
2000年可能是职业经理阶层不稳定的一年,经理人们即使身子没有跳槽,恐怕也免不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待遇满意不满意的权衡,以待遇和期望之间差距的丈量,都会使经理人(?)心自问:我还继续做吗?在经理人心目中,年薪制到底是怎样一种制度?说“很好”是否理想色彩太多?说“不是很好”是否感情因素太浓?抱着“无所谓”的观望态度是否太消极?年薪制能给经理人带来薪酬制度的质变吗?经理人面前是个岔路口,对走哪条路的选择,薪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决定着经理人是走,是  相似文献   

11.
谢德仁  林乐  陈运森 《管理世界》2012,(1):121-140,188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著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之提高是出于经理人薪酬辩护之需,是经理人自利行为的表现。本文为经理人的薪酬辩护假说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需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的假说推断和发现与主流代理理论预期不一致,但本文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从经济后果来看,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更高。  相似文献   

12.
想知道经理人的锥心之痛是什么吗?想知道企业内外经营环境为什么让经理人"很受伤"吗?想知道那个难以平衡的三角在怎样折磨着经理人吗?想知道哪些经理人痛苦指数比较高吗?痛苦是一种减法,分担的人越多,个人的负重就越轻。痛苦是共通的旋  相似文献   

13.
尹铭 《经理人》2005,(2):24-28
行业经历“冬天”,经理人没有选择,或在期望中过冬或在期望中转行美国硅谷,某世界知名网络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笑呵呵地和王军开玩笑:“在上海,只要每月能赚3000元人民币,你就会生活得像皇帝一样。”王军爽快地接受回国工作的建议, 按照跨国公司的地域薪酬制度,他的薪酬有很大削减。所谓的地域薪酬,就是指跨国公司根据每个国家的消费和收入水平,制定的不同薪酬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季征 《经理人》2005,(9):103-104
房地产经纪这个既传统又新鲜的 行业,近年来一直被诟病多、被 赞扬少,平素多以“中介”形象 见诸于媒体,曝光的也多是二手房欺诈、哄 抬房价等反面事例。随着房地产新政的实 施,房地产经纪公司又一次成为媒体的聚 焦点。那么,这个行业经理人的薪情如何? 同层级经理人薪酬差异大 太和顾问的调查显示,该行业总监层 中,高收入者是低收入者基本薪资的3倍, 总薪酬的2.6倍;经理层中,高收入者是低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薪酬整体增长8.1%,2007年同样值得期待这是《经理人》杂志连续第9年对全国各行业高端经理人的薪酬进行盘整性调查,并由  相似文献   

16.
又一桌丰盛薪酬大餐摆在大家面前,第7年度“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新鲜出炉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繁荣直接体现在经理人的薪酬变化趋势上,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经理人的总年薪中纯现金收入增长可观。然而,当你看到“降薪”的字眼时,也许就疑惑:不会吧?我们先来看当前经理人的未来竞争者、替代者——高校毕业生(他们中的部分人几年之后就会变成经理人)的起薪点,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数据,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  相似文献   

17.
四地薪酬,痛并快乐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终算总帐,花落知多少。作为2000年度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的重头戏,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经理人的薪酬状况进行一番攀比,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透过方方面面的调查数据结果,四地的最新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整个中国经理人阶层薪酬状况的曲线走势。  相似文献   

18.
David Miao 《经理人》2005,(12):104-105
很多有着令人仰慕职位的经理人,也在为老板长期 不予加薪而耿耿于怀 “瓶颈”是经理人经常用到的一个 词。在一个公司服务多年,却频 频遭遇业绩瓶颈、职位瓶颈、薪 资瓶颈……在外人看来,很多职业经理人 有着优秀的业绩,有让人仰慕的职位,殊不 知,他们也在为老板长期不予加薪而耿耿 于怀。 如何开口向老板要求加薪?直接提出  相似文献   

19.
按照经典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薪酬方案的制定大致可分为市场薪酬调查、界定薪酬等级、职位分析与评估以及配套福利等。但当我们实际运用时,这些能够在西方畅行无阻的办法却面临着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笔者认为,任何一家企业,只有解决好下列四个难点,才能较好地制定自己的薪酬方案。 第一个难点是市场薪酬调查缺乏科学性。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就业率相当高,市场薪酬行情是公开化和透明的。欲了解薪酬行情,无须考虑企业投资方背景、成立年限等诸多外界因素,只要评估人才本身价值并掌握其实际所获薪酬数即可。另外。由于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审计,使得企业“做假账”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我在研究企业成长课题,其中企业的驱动力问题很复杂且很具有挑战性。《经理人》一年一度的经理人薪酬调查又发布了,从调查操作过程中就明显得知,薪酬依然是企业、经理人个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薪酬对企业的驱动力会有多大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