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毕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运用失业理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通过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使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市场关系,以解决毕业生实习难与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大学生失业会长期存在,蚁族群体将不断扩大。针对这一现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英两国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失业保障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生存型的就业期望模式,而英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呈现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就业期望模式,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失业保障制度。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即遵循目标匹配原则,科学地进行政策组合设计,政策实施要注意可操作性,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失业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改善现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状与社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总结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失业的4种情况,指出求职性失业、频繁失业、二级劳动力市场失业是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特点,而造成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大学毕业生失业容易造成大学生失业群体与社会的隔离、心理危机的加剧,并且会在社会上兴起"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失业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摩擦性失业与就业市场功能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职业搜寻理论对大学生摩擦性失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大学生摩擦性失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割;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对策: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二是对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中介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三是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度日益加大。有人认为扩招是罪魁祸首,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求增长不足可能导致均衡工资下降进而引发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和搜寻性失业,大学生流动障碍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也不容忽视,金融危机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三方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成因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大学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要打破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一瓶颈,我们需要从就业指导、市场竞争、专业设置等角度着手,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解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真是扩招导致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失业和职业搜寻理论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分析和国际经验比较,认为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其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因素,大学生“过剩”也只是一种假饱和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梳理,就业难的大背景是劳动力供给远远大干社会需求,既有教育培养的问题又有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本身的问题,并受到社会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赖德胜、田永坡在《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现象。所谓“知识失业”,是指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失业。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失业”的文献来看,大多数是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展开的,重点是对大学生失业成因的分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知识失业”的出现说明受教育者的供给超过了需求,其就业难度增加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并不完全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安排的特有产物,具有结构性和转型性的特点。以大学毕业生为例,中国目前的“知识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过度教育”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高校的招生人数、区域分布以及教育模式来看,中国“过度教育”现象具有长期性、局部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过度教育”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现代经济部门的有限职业需求;高校教育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失;“惟学历论”的职业筛选标准助长了“知识失业”。治理“过度教育”现象必须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举,坚持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适当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与失业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把大学生推向人才市场,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相互选择。由此出现一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文章就造成一现象的原因和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后者的不完善之处及其可能造成的弊端。文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可供有关部门操作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知识人群的高层次失业,但概括为"知识失业"并不科学.它已经由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偶然现象发展为以大学生失业为主体的普遍现象,其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数量增加、层次上升;由零星分散到相对群发集中;区域分布不平衡;由老科技人员为主转为新大学毕业生为主等特征.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产生,既有其经济原因,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混合交织与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综合整治,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毕业生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其他商品经济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失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造成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将随着下岗就业问题的淡化而日益突显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理应引起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度重视。文章分三个部分来阐述,首先概述我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状况,然后探析经济转型期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根源,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失业保险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购买意愿,但对保费及保险给付金持观望态度.从供给看,目前政府推行的大学生"低保"制度既有失公平性,又缺乏激励性,而商业保险的供给又不具可行性.基于失业保险的供求特征,提出了中国大学生失业保险的供给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不足是中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国内有关可雇佣能力提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以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旨在探讨高等院校通过建立雇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系统职业生涯干预以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设计有效提升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实施方案,探索根本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我们应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高校的视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学历者——尤其是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高学历失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非自愿失业现象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本身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内部配给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机制仍然不完善,需要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提高市场调节功能;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开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待就业率呈上升趋势。在就业歧视和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等客观事实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成为就业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详细阐述了大学生求职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类型:大专生、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长线专业毕业生、无经验毕业生、女大学生、贫困生、非本地毕业生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出现的“知识失业”只是一种假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因歧视现象而引发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一假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歧视阻碍了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右移;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者的歧视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