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2.
女性心理学挑战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中缺乏本土取向,缺乏文化因素,缺乏性别视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还没有发展起来。通过分析社会性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透过中国近代性别视角的转换来理解对女性人格建构的社会心理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构建本土女性心理学的三个角度:以中国文化为依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女性心理学的构建中;注重女性的主体性,推动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构建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性别差异、女性心理和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引领下,主要对人格的实然展开研究,缺少了对人格的应然探讨。先秦儒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个关系纬度对人格进行了应然的设计和塑造,指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实现的途径。它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注重在实然的基础上对人格的应然设计;突出人格成长中知和情的和谐一致;强调人格的自觉和发展;着眼于人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关系最为紧密。心理学一旦屏弃了自然科学离开实验研究,仅仅满足于一般原理和空洞的思辨讨论,就不可避免地处于停滞状态。人格心理学的特质理论取向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思想的发展背景,特别是物理学中的元素主义思想、现代进化论与遗传学说,对特质人格心理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特质的取向研究人格,极大地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的情境主义研究取向与特质取向相对立,产生了著名的人-情境之争,这场争论促成了现代人格心理学上互动主义取向的产生。文章介绍了这三种研究取向的产生、发展、特点,并指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各种研究取向由分裂对立不断走向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科学论与认知科学有着相同的旨趣。然而,它却在认知科学兴起之时转向了社会研究。这是令人费解的。仔细考察表明,那些据认为可以很好地支持社会转向的理由其实更支持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将科学看成是高级认知活动,主张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思想与科学行为。研究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认知的、发展的、生物的以及人格的。并且,科学论中其他研究进路,包括历史的、社会的、人类学的,甚至是哲学的,都应该加入到科学心理学中来。科学论应该形成一个以科学心理学为核心的多学科汇聚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佛教心理学以佛教理论为根基,建立了佛教心理功能的结构论。佛教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在以"空"为前提的世界观和自我观理论背景下,用五蕴八识对人格基本框架进行了解构,并将禅修设定为人格完善的具体方法。因此,佛教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是一个涵盖宏观及微观研究层次、包括理论与方法的完整人格研究框架,将为人格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科学是在世界优秀传统心理学思想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经过诠释与转换 ,便能看出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积极价值。它主要表现在 :哲理说与生物本体说的结合 ,能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道德人格向智慧理性和审美方向发展 ,能建构适合新时代的人格模式 ;重视普通心理思想与应用心理思想的并行发展 ,将有助于加强心理学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 ;古代心理实验与测验思想的发扬 ,能与西方心理科学相沟通 ,有助于推进我国心理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黄希庭教授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了Kappa效应的年龄特征、心理时间的分阶段性、提出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模型和时间管理模型等;在人格研究中,率先进行中国大学生心理研究,将青年价值观分为十大类并进行实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基点开创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学研究,对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建构心理学三级方法学,将模糊数学等多种方法引入时间和人格心理学研究.他以坚实的科研为基础,在心理学课程建设和教材教法上有不少建树;在心理学科学普及与应用转化方面也成绩丰硕.在科研、教学及应用创新之路上,他坚韧地实现着自己"点燃心灵的真善美"的学术理想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以健康人的人格发展为研究内容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为多门学科广泛应用。生态心理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一种应用心理学研究新取向。将生态心理学的理论逻辑应用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从社会一有机体一生态的新视角诠释这一需要层次理论,以促进该理论对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积极人格理论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人格理论反思和批判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人格形成过程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目前,积极人格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解释风格理论和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等。解释风格理论可以尝试让人们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或增进积极体验来转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并帮助其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而积极人格理论倡导人格心理学研究应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美德上,不仅要注重人格特质的研究,还要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以提升人类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人人格这一系统结构的有机整体性,文章对词汇学研究范式下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建构过程进行解构,以每一因子的要素结构解释其因素结构,从而将中国人人格结构完全还原为行为指向的结构,统一了中国人人格结构模型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品类个性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产品分类法没有反映消费者品类需求的差异,不能很好指导行业营销实践,而品类个性的提出为品类特性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对影响品类个性形成的因素以及品类个性对品牌个性和品牌传播的影响进行逻辑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解释品类个性形成和作用机理的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消费需要类型、产品物理形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等3个因素影响了品类个性的形成,所得到的品类个性可采用维度的方法描述。品类个性对品牌个性的选择和品牌传播的设计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人格是教师心理、教学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教师人格研究已为高等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所关注。以1990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较为单一;对人格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待拓展;在人格结构及评价方面,缺乏针对高校教师的量表的编制。由此,研究方法需要科学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研究内容需要丰富和拓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人格和谐是关键。笔者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即寓和谐人格培育于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意识,全面提升其心理素养;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中培育人格;密切家校关系,培养大学生家庭归属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贡献有以下二点:一是把道德心理研究延伸到无意识领域;二是强调人格的统整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还对弗洛伊德的道德观进行了评论,并认为其道德观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人格模型理论对福楼拜的人格心理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福楼拜在神经质方面主要表现为烦躁、忧郁;在经验开放性方面主要表现为富于想像;在外倾性方面主要表现为悲观厌世、孤独、生活单调。他这些方面的人格心理,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立足于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格特征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了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为找准高职学生人格优化的途径,尽快帮助高职学生走出人格困境,培养和重塑健全的人格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人文科学哲学,对于闵斯特伯格、勒温的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以及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价值有涉的研究立场、个别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历史文化维度是新康德主义最重要的心理学方法论蕴含。新康德主义为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提供了哲学支持,但由于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与意义而忽视了人的物性,尚不足以构筑完善的心理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