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宏生  刘京华  贺红  刘华刚 《职业》2008,(36):27-29
<正>我院模具专业是一个具有30年发展历史的老专业,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模具专业不断壮大和发展。由于模具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发展,模具行业对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瑞雪 《职业》2016,(24):92-92
模具结构图解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模具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学生模具职业能力的提升。本文就提高模具结构图解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3.
朱朝光 《职业》2011,(Z1):36-36
本文总结笔者所在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较详细地介绍了模具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立、实施及教学的效果,为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者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王竞男 《职业》2011,(12):86-87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模具行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模具产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也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模具行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笔者所在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原有课程体系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我们认识到必须对高职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新构建,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使它们具有先进性、前瞻性,能与模具企业同步;并应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创建模具实训、实习基地,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推进我院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行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绘图能力,还是后续课程如模具结构图解、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的基础.但由于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原因,模具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课程后,不能很好地识读模具图,给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提高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本专业学科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作为模具专业机械制图教师,笔者和模具专业的其他教师一起,对模具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吴珲 《职业》2013,(35):28-29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的模具制造专业,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要求,以具体产品为最终目标。贯穿设计、制造、装配、试制、调试等全过程,是模具制造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成为“以企为标,以赛促教”教学改革的学习典范。我们可以把大赛中学到的先进经验、方法服务于教学,坚持校企合作、持续改进,突出人文、环保理念,为模具制造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从业者。本文根据作者参与此次大赛所感和多次参观企业所得,就技师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3,(3):17-17
西安工程技师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人社部的指导下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工作,并在2010年成为首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参加试点的两个专业分别是模具制造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高中起点三年学制,最终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学校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刘晓丽 《职业》2012,(14):54-55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集加工、调试、安装、维修等技能于一‘体的模具钳工人才,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倡导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1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明确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笔者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的教学现状,密切联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政坤 《职业》2012,(17):130-131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最有效的模式。本文针对高职模具专业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结合模具企业的特点和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建立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按照模具企业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实训与培训,建立有效监控顶岗实习的机制,方便企业选拔学生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符合模具行业生产现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张锦萍 《职业时空》2009,5(10):55-56
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类模具专业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探讨了如何以典型冲压模及塑料模为教学载体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而模具工业发展的现状又直接影响到许多工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满足模具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很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模具制造的相关专业,但对于模具专业的新生对这个专业了解很少,有必要对其开展系统专业知识介绍,让他们尽早了解模具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模具钳工内容、模具种类、结构及应用和模具装配等内容,以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3.
李耀辉 《职业》2014,(26):25-27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想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模具教学改革成效,必须坚持政策导向,机制保障,校企互惠互助,拓展校企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吸纳的多赢互惠局面。  相似文献   

14.
王小清 《职业》2012,(33):92
项目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为了真正实现项目教学的目标,我们需要全面进行教师的角色定位。本文以模具专业为例,深入分析项目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企业对模具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模具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模具专业实训实施一体化教学进行讨论研究.首先,总结了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最后,对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庆焦  吴中雷 《职业》2013,(26):163-164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是职教改革与发展的长远目标,研究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是实现职校生所学的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良好对接的必然出路。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模具毕业生达不到岗位能力要求的现状,提出在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采用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试行并辐射其他专业,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友凤 《职业》2011,(12):120-121
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常用模具设计软件、常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典型模具制造工艺和典型模具生产设备操作技能,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模具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很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都开设了模具制造相关专业。而目前我国模具制造工还没有统一的技能鉴定标准,各学校和企业只能在摸索中自行组织安排,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模具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模具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高永生 《职业》2014,(12):95-96
宁波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确定为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模具专业全体教职工始终坚持“建设与发展”的理念,按照学校《模具专业示范校建设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与方案要求相一致。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具专业示范校建设的初步成效,为全面深入推进本专业示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祥伟 《职业》2016,(8):74-76
目前模具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结合湖南省郴州技师学院的模具专业建设,对模具专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湖南省郴州技师学院的模具专业建设已有良好的基础,通过省级精品专业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教改、完善校内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方面全面推进,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磊敏 《职业》2013,(17):110-111
模具行业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模具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许多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技师学院模具技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提出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模具技师人才的教学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