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2%左右,远低于全世界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20%。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多,而大学生创业团队有效组合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曾洋  周琦  程馨 《职业》2017,(12):52-53
本文以大学生创业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团队各个阶段在沟通上的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沟通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沟通局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对有效解决创业团队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剖析创业团队本身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提出辅导员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团队需求相对应的策略,以解决大学生创业团队运营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谢菁莲 《现代交际》2014,(7):222-222
针对大学生创业难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组建创业团队和书写创业计划书,逐步把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应用到大学生创业中,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黄珍 《职业》2008,(6):17-17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时代。很多人在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有不少人被一个浪头打没了影儿。但仍旧有无数的创业英雄,前赴后继,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创业草根化了、通俗化了;创业,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代名词,创业资金可以是一干万元,也可以是五干元;创业团队可以是一百个人,也可以是三五个人,而且现在不少大学生也走上了创业之路。那么,什么样的创业之路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呢?  相似文献   

6.
张国权  郭秀丽 《职业》2008,(35):68-70
<正>1998年5月举办的清华大学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序幕。此后,各大高校学生创业团队以及各地的学生公司风起云涌,遍地开花。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杨雅 《公关世界》2023,(19):123-125
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20年我国教育部提出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高校智能支持作用和科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随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要求也日渐升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入手,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校企合作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打造本校创新创业团队,践行本校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索提出建议,借此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契机,结合文科类大学生的专业特性和能力素质特点,从建立健全创业课程体系,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围绕"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四个维度探讨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基本上大多数高校都会适当地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但就其根本而言,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创业,培养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还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创业中的六对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持自主创业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在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六种辩证关系。在创业对象上,处理好全体与部分的关系,重点帮助和支持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处理好大题与小作的关系,建立项目推介和评价机制;在创业收益上,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团队运作上,处理好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发挥共生效应,建立多样化的抱团创业模式,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在政府作用方面,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避免过度包装、密集宣传和包办代替。  相似文献   

11.
郭宏月 《公关世界》2022,(24):26-27
当前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艺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增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意识。但是目前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教师团队等等。为此,艺术院校可以采取跨专业、跨学科融合教育,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改善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使艺术院校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2.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双创"。无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是时代呼唤。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为此,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3.
姚汝贤  郝建华 《现代交际》2010,(5):112-112,111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坚持自主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并体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麦可思连续两年的调研报告显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比率相对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跨界性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寻求和把握创业机会提供了便利,专业的实践性促进了创业项目的运作和创业团队的形成。但与此同时,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过分强调技术创业、意识创新而忽视市场认知等弊端也导致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遭遇瓶颈。以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案例为抓手,有助于我们不断挖掘这一个群体创业的特殊性,摸索创业教育规律,实现对于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复制、拓展和联合。探究新形势下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创业教育的实践化、案例化和立体化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和把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实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创业意识和提供经验分享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金色年华》2009,(10):26-26
林立洵的“杂草丛生”、赵书丹的“源能量”、邓树涛、刘勇文的“左岸右转”、陈雄的“校园宝大学生生活平台”、郭松娜的“动漫村落”……这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团式发展和市场生存,已经成为深圳一种独特的创业现象。但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6.
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鸣金收兵。西安交大“西安行知资讯传播有限公司”与香港沿海国际控股公司、上海交大“分布式ISP接入方式”与上海交大创业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重庆医科大学“蕺菜饮料”等获奖团队也与部分风险。投资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挑战杯”大赛再次点燃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望。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创业作为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新兴创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逐步成长为不同于商业创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混合模式。创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社会创业者胜任力日益成为社会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创业胜任力相关文献和开展问卷调研,构建了包括创业基因、机会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能力5个维度17测项的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并结合胜任力理论模型与创业过程理论模型对其内部关系结构进行了解释。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社会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测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全面小康再到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相继实施,我国基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本文结合延安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实践,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返乡创业动力偏弱、返乡创业能力欠缺、返乡创业跨界支持不够。从健全信息联动共享机制,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塑造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健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质量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心态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创新创业的年代。大学生在创业心态与创业行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而创业实践又由于面临诸多主客观困难,鲜有成功者,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时机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20.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丰富的内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多契合点。红船精神展现出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勇敢创新的胆略、顽强拼搏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高校应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从多方面着手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推进新时代全能型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