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首先叙述了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趋势及成因;其次分析了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最后提出建立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加快建设石油储备体系、采取能源结构多元化战略等一系列应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直处于攀升态势,2005年原油期货价格创纪录高达70.80美元/桶,持续上涨的国际原油价格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时代,又是对石油进口依赖度高的国家,必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分析了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讨论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世界石油储量和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油价上涨不是资源不足,而是低油价时期投资不足和国际游资炒作等原因造成。根据我国石油资源和对外依存度,提出了在大力增加油气勘探力度及提高天然气产量的同时,应采取提倡节约能源、开辟国际市场、实现货源多样化、增加石油储备和寻找新能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际石油价格一直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无论是石油出口国还是石油进口国,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此问题都十分关注,都把对油价的预测作为制定本国经济、政治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石油出口量的增多,国际油价的变动也愈来愈对我国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尽管当前油价持续上涨,但我们从油价历史数据和供需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需求并非是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消耗的大量石油资源更大程度上是为国际市场服务。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减缓了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油价预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在油价预测方面不能如愿以偿.大部分预测结果都是错误的,国际油价变化往往与专家预测正好相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经济学理论有问题,也不能说明油价预测所采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造成这些预测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很难将影响油价变化的各种因素准确地量化,因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系统.本文分析结论如下石油资源预测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可采储量又同油价密切相关;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但是油价和石油需求之间相互变化关系并不十分敏感;没有一种天然资源能够直接替代石油;外在力量干预世界石油市场,使石油优先开采顺序理论遭到破坏;石油资源控制主体目标各异,石油市场行为就不可能"循规蹈矩";石油投资中"沉没成本"概念,造成传统投资理论"失败";政府"卡特尔"行为难量化,油价预测模型缺乏"智能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谈影响当前国际市场油价的几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极具战略意义,其价格的变动关系着全球经济的兴衰。影响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供需关系的失衡是当前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恐慌溢价推升了油价;美元汇率下调使油价不提自高;国际投机炒作成为油价高位震荡的人为因素。以上因素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由此引发了世界对石油供应前景的担忧,这无疑对油价起落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世界主要经济国家国际间贸易的不断加深,国际传导因素已经成为国内通货膨胀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而实现这种价格传导的渠道,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国际间流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国际传导因素在我国通货膨胀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以及经济理论的分析得出,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内商品价格水平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贸易途径进行,CRB指数、进出口贸易等经济指标和我国物价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粮价飞涨正演变成一场危及全球安全的粮食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几个富裕国家正出现强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和食品联合体,它们在近几十年内迅速走向集中。食物集团的手,还进一步伸向投入环节,使得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多种生产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结果是扭曲了全世界的农业生产和食物体系,并注定了他们在这场危机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0月国际石油价格和中国石油进口量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结果显示,油价与石油进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油价对进口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价格的影响。目前国际油价跌势迅猛,石油大量进口不会造成油价反弹,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这次油价下跌的进口契机扩充石油战略储备,石油企业应进行资源整合并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一国物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是研究此类问题有效的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两种物价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只具有石油价格到物价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水平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欧佩克行为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的基本面因素,是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欧佩克作为石油出口国中一个起重要作用的组织,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行为,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运行机制和石油价格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欧佩克尽管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实际影响局限在短期波动上,但从全球的石油安全态势分析,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欧佩克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行为始终是将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单纯依赖石油出口国的调节行为无法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价格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石油价格理论作为世界石油经济学体系中的最核心部分,必须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格规律理论为基础.国际石油价格历来都是一种垄断价格,它由生产成本、垄断利润、垄断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等几部分组成.不论石油市场价格怎样变化,价格理论的基础性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具有商品、金融和政治三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商品属性是石油最基本的属性,可耗竭资源模型、供需模型和市场结构模型是基于石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对石油价格波动进行的分析。金融属性是石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特性,基于不同的石油金融工具,分别以期货市场理论、石油美元理论和美元汇率控制理论对石油价格波动进行解释。石油的政治属性表现为国家、利益集团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这个博弈过程引起的石油价格波动可以通过政治影响论、战争威胁论来解释。从石油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政治是控制石油价格的手段,金融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工具,商品属性是决定石油价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羊肉价格波动特征及替代品价格冲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从我国羊肉价格月度数据中分离出长期趋势、不规则变动、季节变动和周期变动,并分析其各自波动情况及波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分析羊肉替代品价格对羊肉价格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羊肉价格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羊肉价格存在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之后再快速上升再下降的长期趋势;外部冲击在多数时间内对羊肉价格具有推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羊肉价格经历了4个周期,且周期波动长度有增长的趋势,波动幅度有加大的趋势;替代品价格中对羊肉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是牛肉价格,其次是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页岩油气技术突破、欧佩克国家不减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石油市场正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国际石油供给、需求和价格面临新一轮重构。运用均衡模型分析国际石油市场供求趋势和国际油价走势,从短期看,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难以改变,油价仍将低位运行;从中长期看,国际石油市场的均衡价格可能为80美元/桶左右。作为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要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加快推进油气全产业链结构性变革和能源结构改革,建立更加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进口石油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冲击,是值得认真关注并尽快澄清的科学问题。已有研究一方面通过MULTMOD、CNAGE等较复杂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另一方面基于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国际原油与国内原油价格的差异。因此,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推导给出了价格影响模型,区分了国际原油与国内原油的价格差异,并在修正的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测算了国际原油价格在2002年平均价格基础上分别提高10%、5美元/桶和10美元/桶后,对其它各部门的价格水平以及价格总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为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原油净进口的快速增加,中国因素可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交易者异质性预期是国际油价的决定因素,中国原油进口会影响基本面分析者的预期形成进而影响油价波动.以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得以证实,中国原油净进口是国际原油价格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中国原油净进口对国际油价的冲击和影响力度不仅显著而且在逐渐加强.今后需要对石油外向型战略进行重新认识,未来中国的石油战略需要向能源替代战略转型、向参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