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晓飞 《生存》2020,(13):0032-0032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听、说、读、写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板块。而作为需要动手的“写”,一直是学生的难题。中学存在的问题是会“写”,但是写不“精”,如何让学生摆 脱写作的难题,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 和探索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承好文化,更 要扎实基本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  相似文献   

2.
包小川 《生存》2020,(7):0165-0165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互动性教学,对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学生的“专注力”和“思维扩展”的集中度以及新时代的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是我们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写作施教中,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动教育的作用去鼓励写作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本文将以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教育为出发点,研究和探索互动教学模式的自然融合和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3.
刘春美 《生存》2020,(11):0072-007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抓好学生发展,提高语文素养成为每个教师赖以追求的教学目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口风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丁会玲 《生存》2020,(9):0099-01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后关头”,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 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兴趣为先、方 法为核、开展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如何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孙艳 《生存》2020,(1):0077-0078
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当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是“第二堂”,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拓宽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思维的提高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限制,避免“填鸭式”等落后教学模式,创新拓宽学生阅读途径和渠道,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从调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积极性;遵循课外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化;传授学生合理的阅读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帮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决定了语文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才能将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活化为“生动感悟砺行”的心灵撞击与熏陶。那么,在新课标中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  相似文献   

8.
王伯华 《生存》2020,(6):0193-019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彻底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就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经典诗文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板块,对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郑闻佳 《生存》2020,(15):0140-0140
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能够实现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是促进语文学科价值与作用发挥的重要动力。所以,文章以语文导学案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通过高效利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情况。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教学目标的制定、自主预习的设置、整体感知的强化、合作探究部分的布置,通过这四个维度的论述,来分析的借助导学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最终达到高效使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娜娜 《生存》2020,(13):0071-007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阅读教学的相应措施。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所必备的技能,因此,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强烈感受到:语文学习若是依旧停留在听听、记记、背背这层面,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接受,那么,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12.
钱杰生 《生存》2020,(12):0006-0006
作文教学一直是横亘于语文教学的第一高山,如何写好作文,做到能自觉为文以传情达意?个人以为须得先有兴趣,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再有积累,做到“胸”有沟壑,则平常的生活点滴日积月累而油然生发出一吐块垒的写作自然;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懂得合理的运用写作技巧,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提高为文写作的能力,则学生方能由内而外的由“怕”作文到“想”作文。  相似文献   

13.
陈琳琳 《生存》2020,(11):0127-0127
在小学的教学中,语文这门科目十分重要,但大多数课堂对小学生来讲是极其枯燥的,如何将教学实践活动办的生动有趣,让学生认真参加到课堂中,这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实施到每一位同学”。教师应当把课堂的掌握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让教学有“活力”的存在课堂中。  相似文献   

14.
陈克优 《生存》2020,(15):0113-0113,0126
渗透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方法,这是语文新课标对科技说明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两种科学”既要在课前预习中强调,也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真正让学生在学语文过程中既提升语文素养,又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结合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实际,探讨在扎实理解课文文本材料的基础上,落实“两种科学”的途径,对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落实“两种科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梦 《生存》2020,(9):0216-0217
中国是诗的国度。巧用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堂可以让古典诗韵与淳厚乡土在学生的个性创造中焕发新的光彩,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自主活动中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感受诗的魅力,提升审美品位,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孔德宣 《生存》2020,(9):0051-005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7.
雅丽 《今日辽宁》2011,(6):28-31
“阿爸、阿妈,您们放心吧,我在辽阳生活学习得很好,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是辽阳市第一中学西藏班2007级学生德吉措姆在新春佳节里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黄晓双 《生存》2020,(14):0209-0210
随着新课标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事业当中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自主学习在低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在新课标提示下被逐步广泛应用起来的,如果将语文的课堂学习比作身体躯干,那自主学习性就像是为身体源源不断泵射新鲜血液的心脏,因自主学习的活跃而带动整体躯干的行为动作。自主学习性越高,语文应用就越灵活,这个“身体”就越健康。为了更好的帮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徐伟 《生存》2020,(11):0039-0040
高一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普遍通过定期大量的写作训练来帮助高中生提高写作能力,但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缺乏足够的素材积累时间,导致高中生的作文大部分是假装抒情的文章。因为高一学生阅读量较少、生活经历不多,所以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表现出“语言啰嗦、文章过于白话、东拼西凑”,并且通常是长时间的“编纂”写出思想浅 薄、情感平淡的文章。教师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素材的收集及积累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处入手,体会现实中情与理,积累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素材,将之用于写作中,提升文章质量及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