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陈伟发表在1999年第6期《湖湘论坛》上的文章《文化精神三题》被《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文章试图认识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若干实质性内容,认为这一文化精神应包括三点:以邓小平理论为内核,吸纳现代科技教育的优秀成果,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将民主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法制精神、改革精神、市场伦理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新的民主内涵的文化精神;以非教条性、非守旧性、非片面性和非狭隘性为特征,具有新的创造活力的文化精神。我校教师发表的文章被《新华文摘…  相似文献   

2.
张载的“横渠四句”震烁千古,“为天地立心”的价值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愿景,对培养高校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横渠四句”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精神价值具有时代特征,要培养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价值相契合的人的精神价值;生命的核心意义是服务国家,要将仁孝之心升华为家国之忠,弘扬服务国家需求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挑重担。“横渠四句”对高校学生服务国家的启示意义在于:涵养与祖国融为一体的大我人格,树立服务国家需求的强烈使命感;关注民生并树立命运与共意识,涵养敢于担当人民命运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革命文化中的报国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爱国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开辟长期繁荣昌盛的国运奠定基础。“横渠四句”对高校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的启示表现在:进一步确立服务国家需求的根本性精神价值,构建个体与家国融为一体的主动型道德涵养机制;强化与人民融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和服务理念,构建震撼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脉融为一体,培养...  相似文献   

3.
张慧  黄倩 《探求》2000,(5):60-61
现代领导干部肩负着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推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须努力做到两点:对合格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明确的把握;能持之以恒地在领导工作实践中强化素质修养。 一、现代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而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起作用的要素的总和。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目前而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相似文献   

4.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06,22(6):61-65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在实现各种具体教育目标时的终极性追求,它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中的“哲学”,它体现着教育的理性。现代性社会需要具备公共性精神与优良人格品位的人,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建立起现代性文明、健康、公正和合理的公民社会。但从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制度安排与教育实践来看,与这种要求显然存在较大差距。现代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了的公民教育,即“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其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教育,使其具有公民的人格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纳税人意识、规则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5.
60年代初期,我党把三个方面作为调整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一,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其二,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其三,大力倡导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并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在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服务保证作用。其成功经验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由辉 《生存》2020,(10):0205-0205
文章依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其责任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原因。为此,为培养学生责任感意识和担当能力,本文从学校要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担当意识;通过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其集体荣誉感;通过教育学生承担社会义务,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沈洪成 《社会》2005,40(2):168-203
基于对同一城区两个初中班级的跟踪调查,本文考察了中国家长参与的特征以及不同群体在适应上的差异。文章发现,通过资源激活、能力塑造和责任伦理,城区学校在新的教育情势下建构起有关家长参与的话语。家长参与在学校空间的公共事务上发育缓慢,在家庭空间的私人事务上却发展迅猛,不同群体之间差异较大。基于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行为的差异,不同群体的家长参与表现为:外来务工群体被唤起教育失败者的经验,采用被动应对的策略;城市普通工薪群体激发出难以胜任的经验,采用模仿依循的策略;中产群体则激活出教育成功者的经验,采用主动建构的策略。由此,家校之间成为阶层运作的重要场域空间。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当代中国青年职业意识的分化与综合苏颂兴本文认为,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青年的择业方式和意愿、职业流动和适应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这种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新的综合,成为职业意识成熟的标志。职业技术教育通过...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意识是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需要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培育农民科技意识必须抓住四个主要环节: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通过科技示范,加强乡镇村干部教育培训;以激发、培养和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各主要环节综合协调,构成培育农民科技意识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杜建雄 《社科纵横》2012,(11):140-14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论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不足,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不完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不断拓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相应地,家庭伦理教育作为社会整体伦理教育有机体的基础部分,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道德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伦理教育,是在继承家庭伦理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方面,现代家庭伦理教育以过去的家庭伦理教育的优秀遗产为自身赖以支撑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现代家庭伦理教育又渗入了现代伦理教育的精神或要素,并依据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把现代伦理教育的精神或要素和传统伦理教育的优秀遗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现代伦理教育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一、家庭伦理教育的原则家庭…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近30年来,高等学校教育处于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出现了五大变化:一是从尖子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或二者并重;二是从比较单一的结构走向多维结构,学科更为齐全,研究生教育得到很大发展;三是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四是从一次性教育走向终生教育;五是本科教育更为强调素质教育培养,专业口径加宽,专业数大为减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在招生、学…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浙江学刊》2007,(2):179-184
学科的精神品格是由学科的使命、学科的意识、学科的理想、学科的理论、学科的范式及学科的规范等构成,它是学科的灵魂,学科发展的支撑,也是学科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之一。社会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在今日中国迎来了社会学的春天的时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中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行缜密研究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学有着由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的学科意识、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富有想象力与严谨规范的科学气质所构成的学科精神品格。新的世纪,新的召唤,社会学者只要执着和弘扬社会学的精神品格,一定能推动社会学的长河在新的世纪卷起更加瑰丽澎湃的学术和思想大潮。  相似文献   

14.
专业教员是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结构中重要的组织部分,随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的不断发展,对教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军任职教育专业教员的基本素质,对于提高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时代价值,现实和历史交融的情景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个体情感空间的主体构建和客体交融,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感空间。因此,立足于《这边风景》中个体范式的情感转变,将个体情感和民族精神熔铸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贯彻落实到现实个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范式传承中,进而实现主客体间以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价值意蕴、逻辑关联、广阔平台和实践路向等认同基础上的个体情感、民族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空间的双向互动。在情感认知、价值判断、行为准则和精神传承等维度交织交融的基础上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空间的内在机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空间的坚定内燃力。  相似文献   

16.
一要提高三种能力:即调查研究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处理事务能力。二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做人的品质,做事的品质,工作的品质。三要增强三个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要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二是政治意识,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忧患意识,“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四要树立三个观念:一是群众观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是服务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求实观念,真心实意,办实事、求实效,实事求是。五要具有三种作风:一是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陈华兴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内蕴既丰富又重要。科学地分析、研究其内在精神之根本,对于正确论识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强调主客体统一的同时,凸现主体的重要性;强调世界...  相似文献   

18.
孙景珊 《社科纵横》2011,(10):131-134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大发展时期,中共顺应政治发展潮流,实行民主政治,对陕甘宁边区民众进行政治社会化,从而获得和加强民众对其的政治认同感、政治向心力和政治凝聚力。在政治社会化中,中共首先在民众中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并推广和开展社会教育和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使理想、信念的教育深入人心;民众的民族意识、社会意识逐渐提高;新的社会风气悄然形成。这些都为中共在延安的执政以至其后在全国的执政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文学虽然彼此相互影响,但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学发展中发挥作用,因而中日文学在文学主题、文学功能和文学表现风格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中国文学主题偏重明志载道,日本文学主题偏重人情况味;中国视文学为经国大业,日本作家常以游戏心态对待文学;中国文学表现出雄浑壮阔的美学追求,日本文学则变现出纤细小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家庭的抽样调查,该文认为北京城区居民家庭养老特征为:传统养老观念依然深厚;家庭养老内容与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赡养功能减弱和精神赡养、生活照料功能加强。由此,家庭养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