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具有重视实践、效用、创新等精神内涵.技术精神常常被技术"器具论"和科学的"僭越"等遮蔽了;要探寻技术精神的哲学意蕴,有必要返回到人类技术最初发展的"技艺"语境这一精神原点中去.  相似文献   

2.
艺术形式即为艺术作品的表面呈象,也就是艺术思想的感性显现。这种形式是展现思想的一种手段,因此艺术形式所起的作用是带有间接性的。在这间接作用的基础上,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将本身的思想显现出来,同时也有了遮蔽的效果,这二者相辅相成。艺术家必须结合这种关系,来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师美育应努力发掘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中的审美文化精神内涵,深入认识中华传统文学和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特质及其积极影响作用,并在中国艺术审美文化精神引领下多方探索开展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努力营造富有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积极设置与开发中华传统艺术选修课程和校本美育课程,切实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教育,鼓励学生审美实践等。  相似文献   

4.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志书写的重要对象,由于其与艺术、审美制度的内在关联,也必然是审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发生学上考察,艺术和仪式具有共生关系;仪式自身也潜藏着审美因素;仪式作为一整套符号象征体系,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展现,这种诗性智慧浇铸了仪式的神圣之美。仪式对个体审美倾向和审美情感的建构与塑造及审美原型的生发,构成了仪式作为审美制度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艺术极为活跃的今天,数字技术带来的视觉新效果激起创作者和观众的巨大兴趣和热烈追逐。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可以看出对技术的热衷现象有其必然性。而审美追求是艺术的根本,技术偏好挤压审美追求的空间是暂时性的。当数字技术逐渐成熟,终将被纳入到创作和欣赏的体系之中,并赋予艺术活动更大的自由。数字技术与审美追求将长期处于矛盾的张力之中,推动数字艺术在审美观念的震荡变化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测语言的遮蔽对历史学本质与行为方式所造成的影响语言的遮蔽功能导致了历史学对人类心灵与精神的依赖,从而使史学具有" 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审美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生态化的统一。自然审美在对人与自然共在关系的确证中,表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的美的自由契合。生态审美是自然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体验的依存、互渗和参与。生态自然审美是以自然审美为中介的生命共在活动,它更趋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关系,并表现人与自然间的天然醇化,用以启示生命的生态化存在。当自然审美和生态审美被艺术性地转换后,它们同时也就得到了艺术审美的提升,成为艺术生态自然审美。  相似文献   

8.
技术也审美     
针对当代建筑造型的生成机制,从技术参与审美的根源入手,提出技术参与审美的关键是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新观念引发了建筑造型语言的更新与发展;建筑造型新语言促进了设计者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建筑。进一步揭示了技术造型通常遵循形式上美化、手段上净化、位置上外化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技术也审美     
针对当代建筑造型的生成机制,从技术参与审美的根源入手,提出技术参与审美的关键是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新观念引发了建筑造型语言的更新与发展;建筑造型新语言促进了设计者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建筑。进一步揭示了技术造型通常遵循形式上美化、手段上净化、位置上外化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亦即物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对待物的方式.当人普遍地乃至唯一地把物揭示为"抽象物"特别是"有用物"的时候,物"自身"就隐匿了.这种隐匿同时为危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自然保护的目的是要使物重新作为"自身"来存在.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多种救援力量的配合.自然审美与艺术创作也是这些力量之一.它们虽无法直接插手环境的整治与改善,但却能向人昭示一种"处物而不伤物"的态度.普遍持有这样的态度,乃是消除、缓解危机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实践转向对技术美学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因为实践与技术不可分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同样不可能与技术及其审美化分割开来.实践转向将使技术美学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审美化,把科学技术的实用目的与审美目的结合起来.技术美学的实践分析将凸显科技产品的审美创意和艺术创意,实现科学技术规律与人类审美规律的统一,真正做到“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技术美学的实践分析还将追求由技人道的飞跃,达到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桥梁技术美已成为当前工程师日益关注的课题.理解桥梁技术的产生及其组成因素;现代桥梁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美学修养;桥梁方案的设计要有建筑师的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桥梁内在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桥梁技术美已成为当前工程师日益关注的课题。理解桥梁技术的产生及其组成因素;现代桥梁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美学修养;桥梁方案的设计要有建筑师的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桥梁内在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微时代"浪潮的到来,以一种革命性变革的方式挑战着传统的美学思维与原则,碎片化审美成为一种日常,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时空被打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替代了整体认知.碎片化审美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活动的新需要,同样也带来了诸多困扰.审美是人存在的本真显现,哲学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守望人的本真存在,"微时代"下的碎片化审美,使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遭遇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学的主流分析多集中在功利性、世俗性、诗性和主观直觉性,但对自由与审美的关系、生命价值审美观、审美的个体性等边缘美学理念之探讨总是处于遮蔽的位置。以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通过对个体生命审美所蕴涵的意义特征及其在中国美学发展历程的分析,使近现代中国美学具有新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从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实践美学当然要把生态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来看,生态问题、生态美学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或维度。实践美学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就蕴涵着生态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 译者在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时会受特定思维模式的影响, 会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 使译文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美学意蕴。文章梳理了中国哲学和翻译美学的渊源, 系统分析了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个翻译美学特征:注重模糊美, 音形意的对称美, 整体感知美。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美学理论、促进翻译美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美学"美是什么"的追问,转换为"美如何存在"的提问方式,对当代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发生范式转换的整体背景下,才可能理解从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向的真实意蕴.生存论美学将艺术或美视为人类生存境域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认为美之存在与人之存在密不可分.只有在生存论视域下,美如何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提出、展开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了全球的最新美学思潮,国际美学界在拓展美学疆域的基本路数上是一致的。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所做的工作是呼吁美学回到日常生活,并将这种美学称之为"超越美学的美学",也就是超逾"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在波兰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当韦尔施重提"超越美学的美学"话题之时,却得到了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反驳,但伯林特要求美学走向环境与韦尔施主张美学回到生活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然而,生活美学并不像艺术哲学和环境美学那样是由西方美学家提出并占据了主导的美学思潮。东西方美学家几乎共时性地提出了"生活美学"的理念,而且,中国美学传统自本生根地就是"生活美学"传统。刘悦笛邀请国际美学协会前任主席柯提斯·卡特主编的《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英文文集,就致力于在全球范围之内、在东西互动之间来共同推动生活美学的进展。刘悦笛指出生活美学是东西方异曲同工创造出来的,它有着东西方两种哲思资源,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加以积极应对。赵强进而指出,晚明时期生活美学的要义就在于以"受用清福"为旨归的生活观念的生成,以营构艺术化、优雅化的日常生活情境、增进世俗日常生活的快乐为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