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9,(5):43-43
门笺,又被称为“挂门前儿“、“门吊子”、“吊千(钱)儿”,是我国传统年节门(窗)楣的吉祥装饰物。挂门笺源于古代的幡胜,从南宋开始,节日里人们把幡胜悬于门前,作为新年吉兆。自清朝开始,幡胜逐步演变为门笺,并沿用至今。从古至今,门笺始终演绎着“避灾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人们在贴门笺的同时,也载满了“迎春除旧、祈福驱邪”的美好意愿。  相似文献   

2.
每年立月十四到十六,北京西郊门头沟大山深处。的。庄户和千军台两卉拊匿纷纷从城里返回村庄,进行一年一度的幡会活动。幡会主要由二十余面幡、旗组成,中间配合着秧歌、大鼓、狮子等花会表演。整个仪式包括十四夜间的请神、十五、十六两天的走幡和十六夜间的送神等内容。村民们世代相传,从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是自明初,以道教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完整展现。  相似文献   

3.
使用彩纸、土布、织锦、丝线等多种材料的傣族佛幡,在发挥这些材料元素各自性能的基础上,以不同形态造就了佛幡造型的丰富质感。文章在讨论生动、美观的剪纸佛幡、艳丽夺目的刺绣佛幡、精美高雅的织锦佛幡和千姿百态的布画佛幡的材料和工艺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傣族佛幡独具匠心的材料运用和富有特色的加工工艺,并探讨材料和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对现代艺术品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大妈这两天气不顺,乒乒乓乓地摔门,骂骂咧咧地甩闲话。原因是门前堆的杂物上被贴上了“限一周内处理”等告示。看看用了几十年的旧衣柜,上高中的孙  相似文献   

5.
程晶晶 《南都学坛》2005,25(4):49-49
2004年恰值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100周年,俞晓红教授的新著《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下简称《笺说》)在此时出版,就具有了特别的纪念意义。《笺说》一书既对百年来《〈红楼梦〉评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做出尝试,又为今后的研究者去伪存真扫清障碍。该书一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剔粗取精,将其中的思想精华展示给后人;另一方面对长期存在的文本的误读、意义的误解作了辨析,在对一些错误观点反拨的同时,既破且立,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笺说》一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本进行笺注和解说;二是就其中…  相似文献   

6.
清代史家赵翼将明代因表笺文字触犯朱元璋忌讳而获罪致死,称为“表笺之祸”。“表笺之祸”为前代所无,乃朱元璋以文字杀人之一大“发明”。朱元璋专横跋扈,疑忌重重,喜怒无常,在处理国内君臣关系与邻国朝鲜的关系中,屡兴“表笺之祸”,给国内君臣关系与中朝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乔福锦 《南都学坛》2002,22(1):39-47
产生于以“经学”为学术主导之特定时代的“千古奇书”《红楼梦》 ,乃是一部“拟经”之作。以笺经而非析文为根本目的的“脂派红学” ,本质上属于“经部”之学而非“说部”之学。在二十世纪中西文化碰撞时代有幸成为“显学”的现代红学 ,其学术体系归属于跨学科的国学大系统而非文学小系统。在日益全球化的新时代 ,红学的视界应突破国门之限、国际汉学视域 ,乃是这门“东方专学”广阔的学科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金鸡消息《水浒》第七十二回宋江在宋徽宗的姘头李师师面前写的一首“乐府词”中有这样两句;“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金鸡,是古代颁发大赦令的象征。皇帝举行大赦仪式时,竖一木杆,上立金鸡,然后召集所赦罪犯,敲鼓鸣锣,并宣读赦令。《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赦时,树金鸡于仗(兵士队列)南,竿长七尺,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音“匠”,大红色)幡(音“番”,旗子),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击(扌冈)鼓((扌冈)鼓,古代一种  相似文献   

9.
三家《诗》流传情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韩三家《诗》号称“今文《诗》”,在汉代盛行一时,终于东汉,并立学官,而《毛诗》不得立。后汉郑玄作《毛诗笺》,三家渐亡。古籍关于三家《诗》亡佚时间的记载有出入。实际上《鲁诗》和《齐诗》均亡于西晋,《韩诗》今天仅存《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评述李自成仓惶出兵迎战已经降清的吴三桂时,说:“在这期间留守京都的丞相牛金星是怎样的生活呢:‘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甲申传信录》)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这篇文章节选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内,课本为上引“大轿门棍”、“洒金扇”、“贴内阁字”各各加了注释,其中两个注文都很明白,唯独“洒金扇”仍不能令人知道它究属如何。原注云:“[扇]指作仪仗用的长柄扇。”其柄长,不是用来扇风而是用作仪仗,这一点是注了,但是有此仪仗表示了什么? 扇上“洒金”又是什么意思? 依然不能令人从这个注文中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11.
《秦风·蒹葭》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历来说法较多,笔者归纳一下,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当推《诗序》的“刺襄公”之说.“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这种说法在《笺》、《疏》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笺》曰:“若得周礼以教,则众民自然服矣.欲求周礼,当得知周礼之人.所谓伊是知周礼之人……在大水之一边.”仔细琢磨,此说和诗意无甚关涉,怎见得秦襄公未能用周礼,而国人不服?是不是所谓伊人就是“知周礼之贤人”“在水一边”?在古籍中找不到一点历史事实以作佐证.现在看来,《诗序》纯系凿空立说,与诗意毫无相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纸情     
从香港寄来三件大邮包,是两个月前订的一百张“蝉衣笺”、一百张“罗纹宣”.50张“玉版宣”和20张“豆腐宣”。一一点过,并在包装的牛皮纸上写下日期和名称,打开柜门,却发现三面架子,早已塞得毫无隙处,甚至有反潮之虞的地上,也堆了数十卷“月宫殿”,正不知如何是好,又听门铃响,邮差笑说忘了一包由台湾寄来的东西,才想起是月前在和平东路买的两百张棉纸。  相似文献   

13.
林长华 《老友》2012,(4):57-57
一种尚未被收藏界普遍关注的藏品——谜笺,眼下正成为异军突起的收藏新宠。古人把令人费猜的灯谜称作“灯虎”“文虎”,意为灯谜像老虎一样难以打中。谜笺是灯谜的载体,也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印记、艺术的表现。竞猜灯谜有乐趣,收藏谜笺有情趣。小谜笺,大世界。通常一张完整的谜  相似文献   

14.
皮锡瑞在《经学通论·诗经》中指出:“宋人竞立新说,至朱子集其成。元明一概尊崇,近人一概抹煞。”近人指清代汉学家。这两派意见虽然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但却都将宋学与汉学割裂开来,将朱熹的《诗集传》与毛传郑笺对立起来,因而都带有片面性。其实,《诗集传》之“集”,就是集众说的意思。《朱子语类》卷八十一记载:“凡先儒解经,虽未知道,然其尽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驺虞幡出现的原因和历史背景考察分析,说明两晋时期驺虞幡具有巨大威力的原因主要在于司马氏家族给原本带有仁义之意的驺虞幡涂上一种神秘色彩,并赋予皇权的象征,以期达到自己偃武修文、以孝治天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金秋诗笺     
《老友》2005,(9)
满江红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感赋舒仁和欢庆胜利,忆日寇,横行南北。施暴虐,山河血染,神州沦劫。党唤民众齐奋起,疆场搏杀拼不绝。雄狮吼,强盗举降幡,终归灭。六十载,情势别;巨人立,红旗猎。奋发奔小康,壮怀激越。团结图强休安枕,蚊蝇嗡嗡犹未歇。跟中央振兴我中华,写新页。  相似文献   

17.
浅谈木版门神画的发展轨迹李新华说起木版门神画,就会使人想起一年一度的春节。每逢新春佳节,我国民众总是沿袭传统张贴门神画。传说“门神”是专门护宝守院的神,把威武雄健、怒目圆睁的“门神”贴在大门上,那些妖魔鬼怪就会全吓跑了,人们就可以欢欢喜喜地过年了。门...  相似文献   

18.
当今学者几乎都把楚汉旌幡帛画视为“引魂升天”的工具和情节内容。本文依据史料和实物的考察,认为楚汉旌幡帛画的作用在于招魂入墓,与铭旌的作用一样起到“以死者为不可别己”的识别作用。帛画的内容,是墓主生前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体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帛画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方法和形式特点,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容忽视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出现了数十种侧重不同、水平不一的《世说新语》校笺注疏本,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发表于1928年清华大学研究院编的《国学论丛》上。开了现代学者整理《世说新语》之先河。本笺本的底本明嘉趣堂本,共校笺153处,以笺为主,以校为辅。  相似文献   

20.
皮锡瑞在《经学通论·诗经》中指出:“宋人竞立新说,至朱子集其成。元明一概尊崇,近人一概抹煞。”近人指清代汉学家。这两派意见虽然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但却都将宋学与汉学割裂开来,将朱熹的《诗集传》与毛传郑笺对立起来,因而都带有片面性。其实,《诗集传》之“集”,就是集众说的意思。《朱子语类》卷八十一记载:“凡先儒解经,虽未知道,然其尽一生之力,纵未说得七八分,也有三四分,且熟读详究,以审其是非,而为吾之益。”破序不破传笺,不是离开已有之训诂来臆造新解,而是熔众说之长自成体系,这是朱熹遵循的宗旨。因而《诗集传》赢得了戴震的称赞:“先儒为《诗》者,英明于汉之毛郑,宋之朱子。”我们若将《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