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涉及家族和企业2个系统,前者以情感为维系逻辑,后者以能力效率为运营逻辑,二者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冲突。家族逻辑和企业逻辑之间能否平衡决定着家族企业成功的概率。S公司案例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孝悌"为核心的家族伦理影响着创业者的家族地位和家族社会资本的汇集,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责任。只有在制度理性的约束下,伦理文化才有利于企业运行效率的提升,因此,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制在于"家族伦理—企业伦理-制度理性"三者之间的有效制衡与共振。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指能够支撑既定政治制度运行的价值和理念,它实际上受到制度结构和社会变迁两个层面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制度层面上,政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主集中制成为党的基本制度结构,这一结构规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若干基本原则;在社会层面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党内政治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出现了政治淡漠、政治功利、政治虚化、政治糊涂、政治盲目等表现和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在坚持底线思维和制度思维基础上,既遵循基本制度原则,又积极适应社会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3.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迷惑着许多人士,一个普遍真理是"一种语言的音节、词汇和句子结构与讲这种语言的人的生活方式及其行为方式有一种联系".人类学和语言学界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表达方式:第一个是"语言决定论",第二个是"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的不同结构影响着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从这两种说法我们足以看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权力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权力异化与滥用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层面来构建廉洁政治生活、权力正态运行的一套认知体系、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培育和生产权力异化或滥用的道德恐惧和法律恐惧,是权力正态运行的心理原动力与权力乱用的矫正机制;用心底的"怕"编织权力伦理、营造社会风尚、武装公众头脑、演绎"表象技艺",是恐惧型廉政文化的重要选择项与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企业概念认为企业是营利性的组织,是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本文将"企业"一词放在汉语语境下解构,发现企业的本质在汉语中隐含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演化规律。企业是自然人群体努力探索和实现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3元结构和谐发展的组织,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3元结构整体演化在微观层面上的反映。企业的本质昭示着世界化时代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具有了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13,(26):1
中共浙江湖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在《社会阶层分化重构视角下党调整群众利益关系能力研究》一文中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仍处在分化裂变之中孕育着从"洋葱头形"结构向"橄榄形"结构演进的趋势即中间阶层的数量在稳步增长,而社会底层数量逐步减少。各阶层群众利益的表达方式、渠道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社会高等阶层群体由于掌握着较多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反映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比较畅通;中间阶层群体向有关组织与部门反映的诉求得不到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公众政府信任生成机制的重要背景因素。自"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批判性公民"概念提出以来,"经济发展—物质丰裕—价值观变迁—政府信任下滑"这一理论逻辑,一直是理论界分析发达工业国家政府信任下滑的理论视角,但以往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在个体层面上验证这一理  相似文献   

8.
一种流行的说法,往往暗示着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本质,隐喻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政治观念,“保驾护航”就是这样一种常常出现在政界与司法界的政治禅语。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有助于整合治理资源、提升治理成效,但现阶段社会治理呈现出形式主义化、诱发新问题、治理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的双重行动逻辑以及逻辑偏差是产生社会治理困境的根本原因。社会治理本应遵循"中央政府充分赋权—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的基本逻辑,实际却呈现出"中央政府留权大于赋权—地方政府偏差执行—社会公众无效参与"的逻辑,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困境。为此,中央政府要加大赋权力度,注重赋权与留权间的合理比例;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政策,保障公众参与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社会公众要正确表达诉求,提升自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要通过三者合力,破解社会治理困境,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法治认同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生成的逻辑起点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不能只重视制度体系的建构,而忽视非制度因素的完善,否则法治很难真正确立。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法律心理,是法治非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命题后,学界掀起了研究法治思维的热潮,并从不同视角对法治思维概念做了界定。虽然学界对法治思维的概念理解  相似文献   

11.
政治建设统领的根本性决定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内含了政治建设统领的内在逻辑、认识逻辑、现实逻辑,凸显了建设强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时代诉求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宽阔视野里,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民主政治建设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之间的差异;中央统揽全局使用的上层建筑话语与村委会、居委会的基层自治话语,无论在政治内涵、思考逻辑和问题取向上都存在着重大区别。作为系统性范畴,民主政治从国家政权层面进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频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中,有一类值得特别关注:它与那些有明确利益诉求的事件不同,表现为一种非直接利益冲突,仅是由"偶合群体"引发起来,无组织无纪律,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指向,却常常升级为规模性的暴力事件。从哲学层面来探究,会发现非直接利益冲突具有一种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精神内涵,可名之为"综合的尽理之精神"。与此相关,中国历史自古以来只有治道而无政道,缺乏政道奠基的治道无法真正客观化,难以形成"对列格局",民本观念只是一个虚悬的理想,广大民众处于半睡眠的潜伏状态,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社会转型时期极易受到刺激而引发群体性骚动。  相似文献   

14.
正其实,优秀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说法。优秀者的共性极为相似,通常有着几种最重要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型思维。优秀的人心里都藏着一台挖掘机,不断深挖自己的目标。他们不立目标不行动,始终用目标来指引自己努力的方向。利他思维。高情商的人更善于利他,低情商的人更  相似文献   

15.
正"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结构必然会带来一系列困境,这种困境最终会产生政权的合法性与信任危机,改变传统社会的关系结构,有利于增强政治认同,提高国家治理效率。促进"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社会建设。对于当前社会建设来说,还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即以公共资源配置为中心的社会体制安排,通过合理的社会体制安排,约束"强国家—弱社会"关系结构中国家对社会资源汲取的强烈诉求。单一主体、单向度发生作用的传统体制安排无法在当前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6.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和体现。中外政党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异同,并在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方面显现出来。科学地比较研究中外政党制度,对于扩大我们的政治视野,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借鉴、参考国外政党制度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和帮助。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与它的政党状况以及党政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合法性思维,即以是否合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合法性是法治思维的逻辑起点。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关键在于坚守法律底线,不断提高法律的执行力,破解法律执行中的四大困境。  相似文献   

18.
政治合法性的维系和巩固需要从经验层面和规范层面两者共同出发。社会转型期,我国在民主与效能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治理视角下多元治理、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重视政府权威以及合作互动网络关系等思想为政治合法性二元张力的弥合提供了可能,且有助于明确政治和行政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文化"的双重角度入手进行反腐是当前我国反腐的主要方式,但腐败依然发生,并且还出现了奇奇怪怪的现象,继续损害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如何创新反腐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挑战。将"制度—文化"转向为"制度—文化—个人"的反腐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一方面,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腐败,也可以成为腐败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个人与制度、文化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从个人层面加强建设,可以完善"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从而精准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疲乏"困境,表现为"低头拉车不看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思维僵化。消除领导干部"政治疲乏",可塑造正向激励,引导全面担当;营造民主氛围,塑造良好组织文化;提升学习意识,适应时代要求。领导干部以知识链与能力结构耦合消除"政治疲乏",要理清能力突破的科学思路,建构知识学习的有机链条,寻求知识链转化为能力结构的核心路径,以行动变革突破自我上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