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戏剧不仅是古希腊文化的成果,也是古希腊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希腊戏剧主要是悲剧和喜剧,它们起源于雅典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酒神祭典仪式。但是为什么在同一种祭典仪式中得以产生悲剧这种表现崇高和喜剧这种寓严肃于滑稽的不同剧体,则是一个需要结合当時的文化条件与社会心理来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希腊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起源于民间对酒神的崇拜。希腊悲剧就是从赞美酒神的颂歌和祭祷发展而成的,“悲剧”一词,希腊文的原意是“山羊之歌”。祭神者披上羊皮毛,摹拟酒神狄俄倪索斯的伴侣——萨提尔(它是具有人形而又长着羊耳朵羊尾巴的一种半人半羊神);这种祭仪中还保留着许多远古时代的习俗痕迹,比如以清脆的长笛和低沉的羯鼓声乐伴奏、饮宴狂舞,杀牲献祭。  相似文献   

3.
悲剧,这个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命题,它身上凝聚了多少圣人智者思想的光辉.最早对悲剧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第六章里给悲剧下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亚里斯多德提出悲剧“严肃”的特性,是相对古希腊喜剧的“滑稽”特性而言的.对当时希腊戏剧来说,这个理论是十分确切的,因为它准确地区别了悲剧与喜剧(古希腊戏剧的全部类型)最关键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祷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相似文献   

5.
在美学史上,对悲剧进行全面论述的第一位哲人便是亚里斯多德,他通常被称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斯多德认为,在当时古希腊流行的许多种文体如史诗,喜剧、悲剧等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喜剧意识─—中国古典喜剧渊源新探钟林斌关于中国戏剧(通常说的戏曲)的起源,戏曲史学科的奠基人王国维在本世纪初曾写道:“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在其后。”“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后世观剧,当自巫...  相似文献   

7.
亚狄加悲剧起源于古代宗教庆典,由歌舞队的表演发展而来。传统的说法,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亚狄加悲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苏斯(Dionysus,亦即巴库士)的春祭庆典中的 Dithyramb。亚里士多德说:“悲剧起源于Dithyramb 的作者,而喜剧则出自崇阳歌的作者……悲剧逐步演进,每有一个新的因素出现,它便发展了一步。经过了多次改变,得到了它的自然形式,就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关于“大地”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演变而趋于成熟的过程。“大地”一词最早出现于《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这个稍显“突兀”的“大地”之思源自何处?有学者对该问题给出了答案:荷尔德林、古希腊悲剧、纳粹思想等。本文依据相关文本的研究和资料的佐证,认为其根源大体有三处:荷尔德林之诗、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思,以及尼采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平凡最难     
罗西 《社区》2013,(29):26-27
几位演员在一起聊天,谈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实在是比悲剧难呀!”  相似文献   

11.
论瓦尔特·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集中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重要美学家瓦尔特·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并揭示了这一理论在与其它“艺术生产”学说的对比中显露出的独特性。作者认为,在青年本杰明对德国十七世纪巴罗克悲剧(Trauspiels)和古希腊悲剧(Tragodie)的坚执区分中,他极其敏锐地发现了艺术的“现代性”,并以此为契机切入艺术生产的观念。本文认为,本杰明理论的实质在于把“艺术神学”改造为“艺术政治学”,但它同时因过度重视科技的作用、轻视艺术意识形态本性而陷入“工艺主义”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本细读与社会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命运范式”与古希腊悲剧文本之间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悲剧题材、悲剧成因、悲剧主旨、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悲剧欣赏的思想基础等方面,“命运范式”都很难与古希腊悲剧文本完全契合。“命运范式”作为一种解释范式,既是远古人类的命运思维定势即神秘因果律的遗存,也是使不可理解现象成为可理解现象的人类主体性表现。古希腊悲剧是宿命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奇妙结合。克服“影响的焦虑”是文学研究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悲剧不同于喜剧的地方,往往在于它几乎完全是男性的。”这是英国戏剧界权威人士阿·尼柯尔教授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说过的一句话。纵观西方古典悲剧,仅从剧名就足以佐证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古希腊悲剧中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古典主义悲剧中的《熙德》,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西方古典悲剧确是男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以及悲欢离合。人的情感非常复杂细致,但基本上似乎可以归入悲喜两类。凡是这种悲或喜的社会现象,被文学艺术家表现在文学艺术中,我们就称这是具有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作品。读者和观众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时,深受感动,或者流泪,或者发笑,从而获得美感。因此,我们就将悲(悲剧性)和喜(喜剧性),象美和丑以及崇高和滑稽一样,作为一对审美范畴。悲和喜集中体现在悲剧和喜剧之中,悲剧和喜剧这些戏剧种类,自古希腊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这和其他具有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完全相同。剧作家创作悲剧或喜剧,以什么为基础呢?他根据他的悲剧人生观(或称悲剧意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神话《美狄亚》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复仇女性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传统研究多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却忽视了从心理学领域挖掘美狄亚复仇的深层原因。本文尝试从性别研究及心理分析的视角对该悲剧人物进行探索:美狄亚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把生活的希望及目的寄托在男人身上的荒谬及潜藏在人身上的一种生之本能的潜意识;当欲念受挫时,指向自身的死亡会转向为攻击他人的形式:神圣的爱情可能演变为罪恶,高贵的理性可能堕为杀戮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文学自觉主要依赖于“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这两个必要条件;文学在古希腊和实用的“技术”没什么区别,古希腊还没有发展出非实用的审美的文学观念,古希腊文学从根本上没有体现出“文的自觉”;古希腊神话、史诗、悲喜剧、抒情诗等文学样式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既未体现出“人的自觉”,也未显示出“文的自觉”;古希腊文学具有明显的非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剧场演变及音质设计成就葛坚吴硕贤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殷代,中国已出现了利用自然地形观看歌舞表演的“宛丘”。《诗经·陈风》就描述了“坎击其鼓,宛丘之下”的演出场景。居高临下的宛丘,就是围观者的看席。这和古希腊露天剧场(公元前300年)比较类似。...  相似文献   

18.
《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评价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色 ;论证《十日谈》中的喜剧作品的美学特征 ,指出《十日谈》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狂欢化”性质 ,并对其中的喜剧的“狂欢化”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十日谈》中的悲剧作品 ,指出薄伽丘在对悲剧冲突的理解上 ,对悲剧人物及其显示的悲剧精神的表现上 ,在对悲剧结局的处理上 ,都已显示出了近代悲剧的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峡地区"打连宵"系"竹枝"歌舞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时的三峡“竹枝”歌舞在三峡民间流传已久,笔者通过对竹枝词的考证和实地考察,认为现在流传于巴渝地区的“打连宵”歌舞就是由具有“巴渝舞”遗风的三峡“竹枝”歌舞传承下来的一种,是“竹枝”歌舞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悲喜剧是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态”戏剧,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但是,悲喜剧的地位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除了传统的审美思维的缺陷和历史地位的勿晰性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理论上缺乏对它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和审美思维特性的理解。亦此亦彼的“中介”性质,使悲喜剧成为悲剧的掌握方式与喜剧的掌握方式的携手并进.产生于“中介”之上的模糊思椎,也使悲喜剧在悲剧和喜剧之间划出了清晰的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