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从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人们怎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入地发现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认识客观规律,是一种极为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人类积攒起来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科学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而不是去发现客观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有其特点的,但它和人们在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又具有共同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双向互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双向互动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并从这个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殊性的客观事实;这个规律存在的理论依据;及人们在认识和运用这个规律过程中的差异影响其实现程度等三个方面,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双向互动规律作了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发展的,整个教学任务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最后掌握矛盾性质及其规律性,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矛盾的一方的学生的学习这种认识活动,又有什么特殊性呢? 第一,间接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所要认识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固然是尚未知道的。但在客观上则是前人已从实践中发现而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人类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成果,也是  相似文献   

4.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的讨论以来,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冲破了那种固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普遍规律的传统看法。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更广阔地放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体系中去看待这一问题,那就不仅会在论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普遍规律中避免片面,而且还会进一步提出:既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普遍规律,那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下,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究竟呈现为几种趋势?何为总的或基本  相似文献   

5.
一客观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无一例外地处于运动过程并只能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因此,“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人们的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必然受到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所支配。这决定了人类的思维过程按其本质来说,就是辩证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由于人们的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直观的反映,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而在人类的思维去再现事物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便产生和始终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  相似文献   

6.
规律必须具有客观普遍性,并能对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个特征的适用性有很大局限,“否定之否定”不是一条客观普遍规律。事物运动的真实规律应是“辩证否定规律”,这一规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的“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有的认为“不平衡”不是普遍规律,而是特殊规律。认为“不平衡”是特殊规律的又有两说:一说“不平衡”是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一说“不平衡”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过时。有的认为“不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规律,而只是一种“现象”,或一种“关系”。后来,又有人持折衷看法,说“既平衡而又不平衡”是规律。我以为,这些意见都难以反映人类社会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来存在着两种趋势:一是力图反映世界的整体,二是深入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前一种趋势表现为知识的整体化、综合化过程,后一种趋势表现为知识的专门化、分化过程。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综合——分化——综合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正确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是关系到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任务的解决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质的正确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以在课堂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进行学习。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方面来说,就是“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又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同人类历史上的发现和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学生的学习是在教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作为语言知识传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单纯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即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授。学生必须把自己感知到的东西亲自思考一番,亲自去讲,亲自去写,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的实践性特征,而课堂提问便是体现这一特征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在人类的实践中,物质世界既呈现出物质形式及其规律的多样性、层次性,而无限多样的形式和规律又呈现出统一性、整体性。这两者都是客观的。这就决定着人们的认识一方面要深入到各个层次,各个特殊领域,把握其千差万别的特殊形式和规律;另一方而,又要在不同层次中寻求多样性的统一,寻求其较大范围以至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人类的认识史表明,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新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导致建立新的专门化学科,而对不同学科的综合则导致建立新的统一的理论体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正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讲的矛盾不是感性直观中的矛盾,而是理性反思所把握到的矛盾。所以,不能把辩证法当作一种公理体系,而应把它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法是在反思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类认识的历史活动基础上省悟到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的存在是是其所不是与不是其所是的统一。人的认识是他物反思与自我反思互相扬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这个东西本来是作为人们相互交际的工具而出现的,但是,它在事实上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交际工具”作用的范围,而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正如帕默尔说的“语言实际上是民族群体感知、理解世界的一种样式”,它“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语言和民俗的关系正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和民俗,都是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有传承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中,表达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来不是写作的,写作不是人类的本能意愿。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是人不可或缺的行为。“任何生命机体的积极性归根结底都是由它的需要引起的,并用来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①如果我们把作文教学和人的生活需要等本能联系起来,去探讨写作动机,从“本”上下功夫,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要解决历史规律是什么,首先应该作出回答的倒不是什么是规律而是什么是历史。我们的工具书和一些教科书,把人类历史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这并没有比“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这个大前提给出更多的东西,因为前者作为结论已预先包含在前提中了(引文见《辞海》第146页)。这个定义,至多指出了历史的外延,而未能揭示其内涵。特别是当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念已广为人们熟知和接受时,这样一个定义就更显得不够了。许多旨在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教科书,竟没有对历史这个经常提到的、也是这类教科书中最主要的概念作出应有的解释,似不应该。  相似文献   

16.
主题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素材中固有的,而是作者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不断认识的产物.主题的产生必须经过作者酝酿与提炼这一过程.第一,主题的产生必须由作者去对事物进行发现,进行感受,才能在酝酿中形成一种思想的聚光点.文章的主题,必须集中体现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而作者的观点又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可能事先确定,总得通过各种各样的素材,包括各种人物和事件去启发作者,去感动作者或者去刺激作者.否则,作者脑子里一片空白,是不可能对事物形成任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是普遍的。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领域,存在于人类认识的过程,存在于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之中。人类对辩证法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随着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对辩证法认识的历史也就是科学的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们的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幸福观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理性的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思考人生。在思考人生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时,一个辩证的、意义普遍的规律(存在模式)需要我们去把握与认识,即:每个自为的人生都要经历一个“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辩证运动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获得人生的意义,提升做人的价值,从而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人生是一个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其完善与提升须经过“自我否定”来完成;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追求的幸福必须在自我创造的人生历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历史。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向往着有所发明创造,实际上,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某种创造的潜力。本文试图揭示发明创造应具有的心理特点。 一、动机准备 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它是引起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原因,是直接促使人去行动的推动力量。从发明创造活动的动机来看,不外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一是认识,即对发明创造活动及其后果、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产生有目的动机及实现有目的行动的前提,任何发明创造的动机都包含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 康德在自己构筑的哲学体系中,把审美判断力当作沟通感性与理性的枢纽。因为按着康德的观点,认识与理性,精神自由即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必然相互分离开来,理性不能运用到认识中,精神自由不能在自然的必然中得到实现。为此,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判断力这一概念,以此来克服这一矛盾。在康德看来,判断力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它即不同于知性概念,也不象理性那样提供理念,它只是一种寻求特殊与普遍之间关系的能力。康德把判断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讲的判断力,即辨识某一特殊事物是否属于普遍规律的能力,普遍规律是既定的、现成的,关键在于应用特殊的事例,因而它也叫做“决定的判断力”。另一种判断力是《判断力批判》中所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