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治理"是人类在经历了繁荣与伤痛后日趋理性的反思与沉淀,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治理价值承载.文章从绿色治理的逻辑溯源入手,探讨绿色治理的内涵与演进,并以长江经济带为样本,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梳理长江经济带绿色治理的国家战略和绿色发展水平测量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绿色治理面临的生态、经济、政治及行政方面的困境,探索优化和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的水污染治理。水的流动性决定了流域治理是系统工程,任何主体的单独行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实现上下游的协同共治。构建包含利益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的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协同治理系统,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的水污染治理协同度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存在整体协同治理能力较弱、区域联动机制不完善不成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流域区域利益激励机制差异大、监管机制整体重视程度不足、协调合作机制缺乏持续性等。基于此,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协同治理水平的建议,具体包括构建利益激励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长期持续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涉及上中下游多地区利益,任意一方的独立作为无法解决问题,开展协同治理是必由之路。追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协同效应有必要梳理府际之间存在的政策差异。文章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中央政府和长江流域地方政府关于发文时间、发文单位、政策工具的对比分析,总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关于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差异,进而探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状况及进一步的政策供给。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央地总体差异较小,地方政府之间在重视程度、响应速度及政策工具组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政策差异与中央政府的立场、各地的资源禀赋、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等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政策制定者既要基于具体情境制定差异化的策略和措施,又要通过区域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更好地开展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江流域向小康社会加快迈进,三峡工程初见效益,南水北调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治理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于人民,不仅是长江流域而且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长期的要求。最近,由水利部等发起举办的首届长江论坛,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宣言既充分肯定长江保护、治理与开发的成就,也密切关注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既高度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高度重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连接经济带内分散经济联合体的基础.长江经济带覆盖东中西三大区域11省市,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转型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在生态共治实践过程中,归纳出生态环境共治机制的主体困境、协调机制的利益冲突、协同机制的制度困境是制约其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壁垒,折射出其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一体化协同治理机制应从治理主体、治理路径、治理模式出发,充分考量其相互联系与作用性,构建决策、目标、利益、责任、绩效、保障"六体合一"的完整系统结构,并且实现目标设定、利益协调、监督管控、资源优化、绩效提升、信息共享等功能的融合,才能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一是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重点实施中游荆江河段(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治理、下游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两大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二是加快其他高等级航道建设。力争十二五末,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从致灾的社会因素出发探究了近代长江水灾肆虐的成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较为系统的长江治理构想。这些思想是其民主革命思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对当今的防洪减灾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是否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环境,河床边界条件及水流泥沙运动特性诸方面,对比分析了长江与黄河之间存在的差异。指出这种差异决定了两条江河洪形势的基本格局和发展动态。并通过对黄河防洪形势不断恶化的历史以及近期治理经验的分析,认为长江不会成为第二条黄河。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环境、河床边界条件及水流泥沙运动特性诸方面,对比分析了长江与黄河之间存在的差异。指出这种差异决定了两条江河防洪形势的基本格局和发展动态。并通过对黄河防洪形势不断恶化的历史教训以及近期治理经验的分析,认为长江不会成为第二条黄河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要求,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论文设计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修正后的TOPSIS模型对2008~2020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分持续提高,流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差距缩小、逐渐趋于协同,但各省(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化显著。因此,可相应提出成立流域信息中心、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制定排放标准、流域综合管理、强化小流域水土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重新安排长江流域万里河山,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迫切愿望。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集中亿万人民的理想和智慧,亲笔绘出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敬爱的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亲自主持治理长江的每一次会议,长途跋涉来到三峡,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一系列重要指示,开创了毛泽东时代治理长江的新纪元。每当我们面对滚滚长江水,仰望巍巍神女峰,为伟大的三峡工程添砖加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长江宜宾段底泥对水体中磷的吸附特性,文章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不同pH值、温度和溶解氧条件下底泥对水体中磷的吸附的影响曲线,揭示了长江宜宾段底泥对磷的吸附规律,同时为该地区河流富营养化的防治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战略布局,其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需要制定一部专门性的长江水资源保护法律为整体化治理工作提供支撑。这部专门性法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消除现行法律法规间的冲突、加强长江水利委员会权能、完善行政与司法的衔接机制,以及落实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月21日至22日,人文学院召开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王保平副校长,我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教授等出席,院党委书记王珏教授和人文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王保平副校长和姚新中教授分别介绍了美国和英国的大学治理及人才培育模式,并发表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从黄河、长江到淮河、海河等大江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方寸之上的水利建设邮票从一个侧面记载了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光辉里程,体现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基于伙伴信任关系与共同利益形成参与、合作、共同担责的流域社会集合体。从法制层面看,为实现流域共同体治理目标,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推动《长江法》立法进程,构建权义明确、多元融合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制度,形成中央引导、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地方参与的磋商合作制度,构建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流域共同体治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实现城乡统筹和深度融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化系统与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简称两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2001—2019年两系统耦合度呈现拮抗特征;耦合协调度由期初的中度失调进阶为勉强协调,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2)财政支农、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除政府治理能力外,其余四项因素均呈现显著的地区异质性。(3)从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提升政府协同治理能力、聚集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和定位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给出政策启示,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一体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雾霾污染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雾霾污染的产生虽与自然因素有关,但主要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PM2.5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优化能显著抑制PM2.5,减少雾霾污染。异质性检验表明,省会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对PM2.5具有显著抑制效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其影响不显著;分地区来看,下游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PM2.5影响显著为负,而中游和上游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优化对PM2.5正向影响的情况。此外,人均GDP、人口密度、外贸进出口和固体废物利用率等变量对PM2.5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雾霾污染既要跨区域联合治理,又要分地区差异化治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协同效应,从产业结构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和财政投入等方面为治理雾霾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武汉位于长江、汉水汇合处,历史悠久,城市发展深受长江、汉水河道变迁的影响。运用历史学、城市学、地理学、水文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说明明清时期河道变迁对武汉的城市设施、经济中心的转移、市镇格局的变化、城市空间和相关治理活动的影响。武汉经济中心的发展和转移与江汉河道变迁密不可分;武汉城市选址和发展是以因江汉会流所演化的河道地质条件为基础的;武汉的城市规划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和遵循河道变迁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生态补偿减排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是现有文献研究的热点问题。【设计/方法】在系统阐释生态补偿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探讨“双碳”目标调节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生态补偿具有降低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效果,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补偿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双碳”目标约束对生态补偿的污染减排效应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使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分析后,减排效应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双碳”目标约束下生态补偿影响环境污染的中介变量。最后,从实施低碳试点与生态补偿组合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