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郊区化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郊区化发展现状分析(一)郊区化在我国的初步发展郊区化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郊区化现象大约出现于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中城市向郊区的平面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据国家计委对156个城市的统计表明,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大中城市的规划面积扩展了86%,中心区的家庭、工企业、学校、办公机构等不断迁向城市近郊,部分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速度已减慢,甚至已出现负增长,郊区化现象越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城郊化与城市社会空间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颖 《江淮论坛》2004,(3):72-77
美国城市郊区化开始于19世纪后期,上世纪20年代形成趋势,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阶段。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最为显著的是由于郊区化的大发展所引发的城市社会空间的失衡。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2 0年到今天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发展 ,经历了波动式加速发展、爆炸式发展、后郊区化这样三个阶段 ,使美国逐步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郊区人口的异质性不断增强 ,郊区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国华 《南方论刊》2010,(11):44-46
城市郊区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因有经济基础性动因、人口导向性动因和制度支持性动因。在这三类动因的促使下,我国城市郊区化呈现出被动郊区化、市场运行力谁动、工业郊区化先于人口郊区化、城市郊区建设无序蔓延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本文总结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城市化空间阶段理论,采用人口普查数据,以上海为例并与伦敦比较,分析了大都市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的演进。研究揭示,1950年代以来的近60年中,上海处于人口郊区化过程当中,但1990年代之前的郊区化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之后则以市场因素为主导;1990年代以来上海的郊区化进程主要由外来人口迁入带动;相较于伦敦,结合面积的可比性等因素,上海的人口总量容纳能力并不逊色,但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太高而郊区人口密度明显偏低,郊区化进程还有待深入。建议通过规划措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以解决外来人口市民化问题推动大都市城市化的空间优化,并通过加强中央政策的统筹和引导,促使人口城市化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均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玉平 《理论界》2010,(8):202-203
按照人口统计标准,美国1970年完成了郊区化过程。在美国郊区化过程中许多因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三方面的因素引人注目。物质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发展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城市的扩展。文化方面,在花草簇拥的郊区拥有一套住房的美国梦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欧洲。美国政府的不同政策也在客观上对于郊区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看中国城市郊区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本文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驱动机制和郊区化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人口既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反映。战后以来,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人口状况也在不断地变化,并将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美国90年代中期的人口状况并作初步分析:(1)人口总量的变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都市区是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内在关联的郊区共同组成的区域,大都市区凭借其特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构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中枢.然而,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出现失衡,对美国大都市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美国相比尚有距离,但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城市已接近这个水平,因此郊区化将逐渐展开,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单核城市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有前瞻性的制定相应政策应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现代化》2014,(3):F0002-F0002
<正>经协商,拟于2014年9月下旬在北京中关村举办"第十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主题是"城市和郊区的现代化"。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世界和中国都已进入城市社会成为社会主体的发展阶段;目前,部分发达国家郊区人口超过城区人口,中国新型城镇化已经启动。城市和郊区的现代化研究具有全球意义。城市和郊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化运动犹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相比较,我国的城乡结合部——郊区的发展又是另具一番特色。西方发达国家是富裕阶层由城市向市郊转移,市中心留下的居民多数是穷人、黑人、老人与未婚的人,城市人口的增长低于非城市人口。而我国由于还处于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第一次城市转变”过程中,因而城郊的发展一方面受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开始出现一些“准城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受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然保留着与城市文化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郊区化主要约束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立波 《齐鲁学刊》2005,(6):154-157
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郊区化一样,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逐渐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中国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城市郊区化面临着许多约束,集中体现为土地约束、交通约束和环境约束。弄清这些约束因素,对于寻找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型社会中的城市老龄人口问题高胜恩1研究转型时期的城市老龄人口问题是一重要课题。70年代初,面对着人口过多对经济造成压力的问题,计划生育作为国策在全国实施,有效地遏止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作为代价,人们又不得不面对着青年人口减少老龄化速度加快的问题。按...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实力增加,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不仅从城市内部,而且开始大量从城市周围吸收,来满足产业与社会团体进一步集聚与发展的需要,当狭小的市区容纳不下新的人口和产业时,便开始向城市的外缘地区扩散。城市活动向郊区扩展首先是从工业选点与居住活动开始的,由于效能条件与用地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俄国,城市的产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城市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城市的职能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俄国的城市与非城市的界定是有条件的,城市与非城市之间经济力量此消彼长。通过展示俄国城市发展的大致轨迹,比较城市与非城市的工商业活动、城市与非城市工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分布、城市与非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职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的阶级结构,可进一步揭示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云南省女性人口的健康和婚育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 ,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 ,女性人口的健康和婚育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本文拟根据90年代与80年代人口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 ,力求简要、清晰地反映出这些变化。一、云南省女性人口的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衡量某一特定人群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中 ,死亡率与平均预期寿命又是最具实质性的指标。80年代以来 ,由于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女性人口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表1—1中可以看出 ,云南省女性人口的死亡率基本呈持续下降的态势 ,且均低于男性死亡率。与19…  相似文献   

17.
<正>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科技、经济与人口分布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形成了贯穿古今的三次大循环与两次三重模式转换。 第一次大循环始于人类社会起点,终止于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前。循环链条为:古代直观科学、手工工具→自然经济→人口微观分散、并有少量古代城市。 第二次大循环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终止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循环链条为:近代实验科学、机械系统→近代商品经济→人口微观点状集中、城市化形成。 第三次大循环始于十八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时期,至今仍在继续。循环链条为:现代理论科学、自控机械系统→现代商品经济→人口微观网状分散、城市规模扩张。三次循环的逐级更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的二十多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若干引人瞩目的新发展。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理论界众说纷芸,有的同志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有的强调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也有的或强调现代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两因素”,或强调生产力发展规律(即战后科技革命)、生产关系变革(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三因素”,等等。撇开战后某些特殊的背景和外部条件不论,笔者更倾向于科技革命、“经济计划化”,所有制关系调整和社会改良措施的“四因素”。它们四者相互结合,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加速推行上海郊区城镇化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要从重新构建上海新都市的认识高度推进上海效区城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日本、法国、美国先后走过的城市郊区化道路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纽约人口1600多万,与上海相近,面积却为上海的5倍,但中心市区居民只有735万。芝加哥中心市区面积比上海小,但包括周围众多的卫星城镇总面积为上海的两倍。洛杉矶中心市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但大市区包含80多个县镇,总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公里。上海虽说是“大市区,小郊区”,但作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郊区面积不大,市区更小,甚至…  相似文献   

20.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钟逢干,袁政广东省是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综合试验区,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基础方面的双重优势,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