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传斌 《文史哲》2005,(1):164-166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 9月 2 1日至 2 4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这次会议由山东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山东省侨办和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来自中国大陆、台港澳、英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2 2个国家和地区的 2 0 0余位作家学者赴会 ,大家在海滨秋日里畅所欲言 ,共话世界华文文学的现在与未来 ,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的创作发展态势近年来 ,华文文学创作呈现多枝竞秀的局面 ,学界的研究触角也伸向世界各地。本次研讨会上 ,各位作家交流了创作经验 ,学者们则讨论了各自…  相似文献   

2.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 ,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 80年代以来 ,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 ,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 ,他们的作品先后在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 ,并引起了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 ,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 ,在骆明会长领导下 ,立足本国 ,放眼世界 ,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与香港作家联会承办的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在上海浦东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也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自2002年5月在暨南大学成立以后主办的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和小组讨论穿插进行的方式,围绕组委会提出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10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香港作家联会、世界华文文学联会(香港)、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曾敏之与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与香港作家联会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底在上海浦东召开,这是新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也是学会成立后的第一次研讨会,到会代表160余人.  相似文献   

6.
5月18日至20日,由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 的首届菲律宾华文文学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菲律宾、马亚西亚、文莱 、新加坡、泰国等地的近80位专家、学者、诗人和作家汇聚福州。菲华作家吴新钿、柯清淡 、蔡沧江、谢馨、林婷婷,新华作协主席黄孟文,内地作家、学者郭风、刘登翰、潘亚暾、 孙绍振、舒婷、古远清等出席了会议。与会者畅所欲言,对菲华文学历史与前景进行了回顾 与展望,既有整体评估,又有个案分析;既有中肯的评价,也有善意的批评,将对今后的菲 华文学创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亚萍:2002年5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暨南大学挂牌成立,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年10月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不仅对海外华文文学20多年的研究进行反思,而且提出了诸多新议题,如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差异性问题;新老移民文学的联系、区别问题;大陆研究者与海外华文作家的沟通问题等。面对这些新、老问题,您是怎样看的? 饶芃子: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华文文学资料的建设、文学史观、个案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如果从1910年美国华工刻写在加州天使岛木屋墙壁上的汉语诗歌算起,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一代又一代的华人作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出现过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引起了居住国主流社会的关注和世界文坛的瞩目,也为世界性的汉语文学开拓了新的篇章。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移动,与各种不同文化相遇之后开出的文学奇葩,有本民族的基因,也有"世界性"的因素,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文学特质。作为一个近百年来新兴的文学领域,其在发展中已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传统。近三十年来,中国学者通过与各地区、国家华文作家、学者的"对话"、交流、互动,从多个方面对其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1991年12月24至27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南国花城广州召.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从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著名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会的中心议题“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沦.学会会长,八十高龄的老作家姚雪垠出席了这次大会,并结合自己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创作,做了弘杨民族文化的讲话.香港作家曾敏之也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讲述了港台文学的现状.与会者就有关当代文学与民族传统、当代文学与社会变革、当代文学自身的继承与革新以及台港澳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就总体而言,由于华文文学所在地区的社会存在大都没有发生突变性的变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体———作家所运用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没有变,华文文学中的各种体裁也没有什么突变,所以华文文学的总体是渐进性地向前发展。但华文文学的各分体,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台港澳地区的华文文学、东南亚的华文文学、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却都发生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