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有以“藏区璀璨文化的明珠”,“雀尔山下的宝库”而著称的德相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清代四川德格宣慰司登巴次仁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它座落在甘孜州德格县城。一建筑与制版德格印经院,(以下简称为印经院)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由第十二代德格上司却嘉。登巴次仁始建。印经院的创建有两种传说:一是相传每当太阳落山时登巴次仁走官寨,隐约听到官寨南面小山包后面仿佛有几个小孩诵经的声音。于是出现刻印经书的念头。二是金沙江西岸一个叫叶绒的地方有个被称为…  相似文献   

2.
谈到民主改革的40年,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专员次仁说,我们用的最多的词就是“翻天覆地”。次仁专员向记者介绍,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山南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次仁专员扳着手指说,如今,山南地区一级的干部绝大多数是藏族同志,县级干部中80%是藏族...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英国皮姆利可出版社(Pimico于年初出版了次仁释边(TseringShakya)的《龙在雪域——1947年以来的西藏现代史》(ThedmpinthelandofSnows-ahistoryofmodernTbetsince1947)~书。不知著者是否有意以此书纪念这个日子,或者仅仅是一种巧合。得友人之助,我有幸很快得到了此书。粗粗翻阅之后,便感到应该写点儿什么,将其介绍给有兴趣的读者。这不仅因为我与著者有一面之交,更是因为此书有一些新意。新在哪里呢?这里不妨先将该书目录译介如下:一、风暴前夕的平静西藏与邻邦;国民党的被驱逐和共产党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推动今后科研工作,本院于年末岁初进行了院内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筛选、比较,并经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院长办公会核定,最终获奖结果如下:(一)专著类:特等奖《西藏农牧业微观基础的组织创新研究》(汉文,18万字)承担者:本院课题组主编:俞允贵《副研究员、副院长)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汉文,25万字)作者:尕藏加《副研究员)2、《藏文诗学概论》(藏文,10万字)作者:关却加3’《西藏民间体育及特点》(藏文,8万字)作者:次仁…  相似文献   

5.
<正>又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乐园村百草丛中各类中草药漫山遍野地生长着。这让我不由得想念我的表姐夫覃祥官,想起他在春风里采药的模样。覃祥官出生在乐园村,那时乐园村看病难、看病贵,为了让乡亲有病能医,他孜孜不倦地探索,闯出了一条新路——合作医疗。创立全民健康合作医疗制度覃祥官,1933年11月13日出生,195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办合作医疗制度。以“三个一点”形式:个人积一点(人平一元)、集体挤一点(人平五角)、患者交一点(每副药五分钱挂号费),创立合作医疗基金“155模式”,以“三土”(土医——赤脚医生、土药——中草药、土药房——便民诊所)“四自”(中草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医疗成本,深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日喀则,蓝天白云下雄浑伟岸的珠穆朗玛傲视万仞,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滋养万物。 2009年秋,在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南尼乡一座座漂亮的安居房前,琼次仁、米玛潘多、仓决等30多位农牧民高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总书记的画像,手捧洁白的哈达,畅饮青稞酒,放声高歌:  相似文献   

7.
克利福德·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利福德·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石奕龙在当今美国学术界,格尔茨(ClifordGeertz)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他于70年代初期创立了解释人类学(interpretativeanthropology),主张对文化作深度的诠释,提倡人文及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1543年(水虎年)藏历十一月二十日,三世达赖喇嘛出生在拉萨堆龙地方的孜喀康萨宫,当地喇嘛曲杰云却巴为其取名为拉努斯却贝桑布。1545年(水蛇年)这个年甫三年的幼童被迎请到觉摩隆大寺接受考验。根敦嘉措的弟子哲蚌寺法台索南扎巴活佛经过反复验证以后,确认他为哲蚌寺活佛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次年三月迎至哲蚌寺坐床,由索市扎巴活佛传授居士成,取法名为索南嘉措。1558年(士马年)藏历五月十五日。索南嘉措担任色拉寺法台。在此之前,蒙古首领塔尔本曾多次派人前来迎请索市嘉措去藏北蒙古地方,这次他又派人前来致礼延请。索南嘉措…  相似文献   

9.
察雅仁达摩崖石刻的相关研究是藏学界30年来持久关注的一个话题,主要问题涉及造像艺术特点、石刻录文的订正和题记解读、人物和地名考证、历史人物益西央身份认证等。文章通过作者于2016年9月的一次仁达摩崖石刻实地考察,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心得,目的在于为仁达摩崖石刻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鄂西独秀(边载之三) ──建始烟厂20年发展纪实张建东三、“香蜜”俏京沪级后的建始县雪茄烟厂在升副县长兼厂党委书记郑青山的直接领导下,技改、基建、企管、产品开发诸业待兴。实现改造计划,无疑是第二次创业。郑青山之所以倾心于烟厂是因为他在全县经济工作的岗...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交流烹饪技艺,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传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由国家内贸部、国家旅游局、劳动部、国家民委、中国烹饪协会等九部门联台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烹饪技术比赛(清真赛)于1999年10月18日在古都西安举行。湖南省派出了三位选手前往西安参赛,并一举夺得了...  相似文献   

12.
<正>明清时期的宁夏地区,在府、州、县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各级书院,形成了完整的地方书院体系。宁夏书院与其他地区的书院一样,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对本地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宁夏书院兴起于明代,这一时期共创建、重建书院4所。养正书院(揆文书院)是宁夏第一所书院,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宁夏巡抚吴铠创建。嘉靖四十年(1561年),地震致书院倾圯。三年后,右佥都御史、  相似文献   

13.
道教形成于东汉,魏晋时期传到甘肃陇东地区,后渐西传。三国魏文帝咸熙三年(265),甘肃狄道(今临桃)城东北东山北麓建有道教太平观。十六国时期,陇西安阳有道士王嘉隐居于东阳谷修炼,受业弟子数百人。唐代,道教被官方定为正统宗教,陇东、陇南等地道教己显兴盛,榆中兴隆山建有道观,兰州华林山麓建有云峰寺。  相似文献   

14.
<正>次仁旦珍,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人,2014年通过湖北省就业援藏招考进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现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在湖北工作八年多来,她积极进取、扎实奋斗,书写出绚丽人生答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弗莱彻(JosephF.Fletcher,1934-1984年),是美国最有语言天赋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七、八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亚苏非教团的皎皎者。他的英年早逝象征着这一领域内的一颗明星的殒落。弗莱彻生于1934年。还是麻省的初级男校学生时,他就崭露出非凡的语言天才:他学习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1957年他在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获学士学位。除主攻俄语外,他又学蒙古语,并受到弗即西斯·克利夫斯──一位蒙古学和汉学家的影响而开始学汉语。1958年他考取哈佛远东语言系的研究生。在克利夫斯教授的指导下,除学蒙古语外,他还学满…  相似文献   

16.
《诺尔桑传》是藏族文人丁庆宁巴·次仁旺堆约在18世纪初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中的《菩萨本生如意藤》(以下简称《如意藤》)和《狮侍本生论》(以下简称《论》)两部文学著作的有关章节为蓝本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诺尔桑传》主要描写诺尔桑王子和意乐仙女的爱情故事。从前,在东印度有北部阿旦和南部柔旦两个相邻的邦国。阿旦国王为人宽厚,行仁政,因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柔旦国王生性残暴,施虐政,是故天灾人祸,民生凋敝,人民都逃亡阿旦国。柔旦国王以为南北两国的差异是由阿旦国境内湖中的一个龙王所致,于是派…  相似文献   

17.
汪精卫集团判逃与蒋介石刘列喜,季相林(通辽市河西实验中学)(哲里木畜牧学院)汪精卫涉足政坛40年,他集才子、诗人、信徒、斗士于一身,曾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执笔人,倍受孙中山的信任和赏识,有过“令人羡慕”的历史,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公然率众判...  相似文献   

18.
唐朝派往回纥的使者述论李大龙回纥是突厥之后兴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自天宝三年(744年)骨力裴罗称骨咄禄毗伽可汗至开成五年(840年)汗国灭亡,称雄漠北近一个世纪。期间,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的平定和之后的唐代政治生活中,回纥一直颇受唐朝统治者的...  相似文献   

19.
(一)后宏期伊始,佛教在西藏的重新恢复和发展中,出现了种种混乱现象。《青史》载:当时,藏区增人虽然很多,但有许多于密法中邪行的淫乱行经,有些人不修密法,宣称只靠性空就能达到涅集。别解脱律的教法虽有传播,但学习菩萨行的人很少。降钦沃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应当寻求一位能破除这些罪行的大德来藏,并说以前迎请来的班智达们虽然于个别法门很出色,但整个藏区来能获利,如能请到阿底峡,不但能革除这些弊端,于佛法还会带来大福利(300-301)。于是,他发起了延请阿底峡的运动,曾前后几次派人去印度,受到各地方势力的关注。公…  相似文献   

20.
“丹玛”一词在藏文史籍和《格萨尔王传》中有三种不同的藏文形式:清代以来的汉文译名又作“邓柯”、“登科”等。作为地名,《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传》中把丹玛定义为“多康下部的金沙江流域,以隆塘度母寺为中心的地区”。近代的地理区划中把丹玛分为东西或上下两部,以金沙江为界,江西为上丹玛(西邓柯),江东为下丹玛(东邓柯),西邓柯现属西藏自治区昌都专区江达县,东邓柯于宣统元年(1909年)经改上归流后设边北道邓科府,民国二年(1913年)政府为县,1978年撤县,并入四Ill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和德格县,即今石渠县的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