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苏容 《领导文萃》2010,(10):74-77
<正>父亲是儿子心中的精神力量陈永贵的小儿子陈明亮最近成了网上的热门人物,一篇题为《陈永贵之子陈明亮涉赌涉毒被刑拘内幕》的文章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此陈明亮非彼陈明亮,对这条张冠李戴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2.
人们知道蜜蜂家族中,一窝蜂里只能有一个王,要是出现两个王,强者必定要把弱者咬死。在这上面同类相杀,是一点儿仁慈也不会有的。昔阳在陈永贵执政期间也发生过这么一场“残杀”。张怀英,是陈永贵承认的最亲密的战友。他是昔阳人,1953年在大寨所在的昔阳一区当中共区委书记,  相似文献   

3.
孔令贤 《领导科学》2002,(10):54-55
政治生活的飞跃 陈永贵,1915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担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并成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4.
陈永贵,是在1975年1月中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总理是周恩来,副总  相似文献   

5.
春秋 《决策探索》2005,(11):81-8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1978年),胡耀邦还不是政治局委员,还没有陈永贵的官大(陈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不过胡耀邦敢说敢干,他在中央党校讲起学大寨修建人造平原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那是劳民伤财。胡耀邦“文革”期间挨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多年,对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花架子等毛病看得很真切。所以他对陈永贵极端重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以为然。直到多年以后,水利部长钱正英每次找他谈有关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仍然战战兢兢,胡耀邦一听这种话题就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石破 《领导文萃》2007,(12):69-74
跟很多农民领袖一样,识字不多的陈永贵是个热衷创作格言的人,他创作的最著名格言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其影响力之巨大,堪同朱家鼎的那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相媲美。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庄稼专家"陈永贵 从大寨走进中南海,毛泽东把他作为"新鲜血液"注 入中国政坛,并将他逐步推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之高位。他的发迹史打着深刻的时代 烙印,但他的飞黄腾达并没有改变他传统农民真诚 纯朴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1980年,陈永贵辞会副总理职务以后如释重负,心里轻松多了。可是,悠闲的日子对于农后出身的他来说并非一种享受,而是一种难耐的煎熬。他常常坐也不是、立也不是,横竖呆不住,总想找点活干。经他再三要求,领导同意让他到北京东郊国营农场当顾问。  相似文献   

9.
陈永贵,在15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是中国大地上红得不能再红、好得不能再好的样样正确的人。后来一个反弹,他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我亲耳听见有人说“他懂个屁,完全是吹出来的”,缺点,错误弄出来不老少。同一个人,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好像成了两个人。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0.
大寨建大庙     
《领导文萃》2008,(2):12-14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口号。近50年后,敢于“战天斗地”的大寨人却在山头建起了一座庙。寺院在清晨7时开始演奏佛乐的时候。山下大寨村里的小商店也按时响起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声。半山腰,大寨形象代言人,中国前副总理陈永贵的半身石像默然而立。他一手开创的大寨,此时已天翻地覆,不复当年。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作家王晓方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驻京办主任>、<驻京办主任(二)>、<市长秘书>,以强劲的势头一跃成为官场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但不少人直到最近才知道,这个被誉为反腐作家的文坛新星竟是沈阳"慕马大案"中巨贪马向东的秘书!一个巨贪的秘书,为何选择当反腐作家?他对官场是如何认识的?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近日,<青年周末>记者对王晓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7):63-63
中央八条公布后,三类人心情忐忑,前途未卜:一是只会念稿并只会讲假大空和长套废的人;二是靠形式主义活着的人;三是不发言和发不好言的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莫言在"诺贝尔圣徒"与"乡愿作家"间挣扎。莫言以故事代替观点,显然是一种聪明的策略。他的难题,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我理解他在文学和政治间走钢丝的苦衷。但不希望莫言式的个人策略,会成为下一代作家的普遍榜样。这不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作家简要生平入手,结合《给我三天视力》具体内容入手,对海伦的博爱的精神实质和感人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评述,从而指出海伦是十九世纪人类精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作家简要生平入手,结合<给我三天视力>具体内容入手,对海伦的博爱的精神实质和感人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评述,从而指出"海伦是十九世纪人类精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语丝     
《领导文萃》2012,(18):125
成名需要三个要素——才华、思想、坚持。如果这三样都具备了,就需要有机会。如果这三样都有了,机会也就会来了。——著名导演李安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以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以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作家刘心武人的一生有两大目标:第一,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第二,享有你得到的东西。只  相似文献   

16.
童大焕 《领导文萃》2009,(13):22-26
作为作家的影响力要大于且持久于作为一个官员.一个官员直接办事的权力要大于作家。对于这两种权力,许多人都会采取“同时拥有”的方式,突出自己“在官员中是作家。在作家中是官员”的双重身份,从而在两边都左右逢源,同时占据更加鹤立鸡群的优势地位。龙应台先生没有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驾驶感     
2006年夏天,《作家》杂志社组织了题为《现代工业化进程和文学创作》的讨论会,我却宁愿将其称为“长春汽车狂欢节”。因为讨论会在一汽大众公司举行,其开幕式放在试车场,一批崭新的奥迪和捷达停在路边,任由作家们上去试车。我见与会的作家们个个眼放精光,依次上去享受驾驶新车的快感。在这里,驾驶就像创作,而乘坐充其量不过是阅读。这就是驾驶的诱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汽车驾驶员曾经是我国最吃香的职业,人们称呼它为“方向盘”,说什么“离地三尺,高人一等”。坐公共汽车为什么就没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没有驾驶感。长春一汽大众…  相似文献   

18.
杨玲 《经理人》2015,(4):44-47
团队合作不仅是最世文化的赢利模式,还是其公司品牌的核心吸引力。最世文化的集体生产正是遵循资本的逻辑,试图建立新的“1+1>2”的利润生产模式。随着最世作者群中涌现出更多的知名作家,作家经纪的规模效应也愈发显著。如果仅从作品销量的角度看.郭敬明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他曾7次获得内地年度图书销售冠军。在1999至2005年度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中,他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三部作品分别名列第4、8和12位。在2006至2010年的“开卷5年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Top30”中,郭敬明更是一人独揽了六个位置。在郭敬明的“畅销神话”背后,是无数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从2004年开  相似文献   

19.
永远走大路     
根据领导学作家约翰·麦斯威尔的说法,我们在生活中有三条道路可选择: 小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比他们对待我们要坏;中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与他们对待我们一样;大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比他们对待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20.
因为我的副业太广为人知,反而喧宾夺主,其实我的主业干得也还不错。毒刃1≮凤仪是个无须多加解释的名字。采嚣芜篙黧茗翥"财经小说",以及由此改编的一系列影视作品。然而这个曾在香港书店位列三甲的畅销书作家却是这样表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