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秀山,男,1961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原煤炭部“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测量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社会兼职:国家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博士学科点函评专家,优秀博士论文函评专家,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国家“863”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函评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地学部一处、三处函评专家:教育部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干2002年,2004年10月获批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以黄河文明与黄河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名,兼职研究人员2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22名,教授3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24名。中心名誉主任为李学勤教授,中心主任为李小建教授,执行主任为苗长虹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牛文元教授。中心依托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士、“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副校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民华教授,应我校科协邀请于元月6日下午来我校作题为:“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与新材料科学技术”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4):F0003-F0003
2007年8月百色学院生物能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该实验室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420多平方米;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奋进的学术队伍。建室一年来,已培养出2g教授、2g副教授和3名讲师。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以上学位8人。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学界泰斗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祖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学博士、美国得州大学空间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杨元喜一行应邀来到我校做学术指导。下午张祖勋、杨元喜院士在湖北民族学院院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主编戴小明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  相似文献   

6.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一直是我校的重要学科,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所属一级学科在全国率先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也是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和中央“211”专项经费资助的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导师10名,正、副教授48名,已形成了学术气氛浓厚、学术水平高、团结协作的学术群体。该学科有“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同时,“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亦在该学科。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雷达、电子对抗领域的系…  相似文献   

7.
团队负责人:罗霞教授。“交通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共有成员19人,其中13人具有博士学位,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教授共4人,副教授12人,讲师3人,8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团队在负责人罗霞教授的领导下,在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皿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是“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下设北魏历史文化和辽金文化两个研究所。中心主任为校长王守义教授,名誉主任为殷宪教授。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为中心的最高学术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杭侃教授。  相似文献   

9.
杨叔子,男,1933年9月生,江西省湖口县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十六人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华诗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来我院讲学。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13年9月10-13日,第九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艺术·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陶亚兵教授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教授、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傅道彬山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教授、曹意强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凌继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应邀出席,并就“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大会主旨演讲。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臧淑英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建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69所高校、11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刊主编、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徐子方教授以及张燕教授、李倍雷教授、汪小洋教授、尹文教授、倪进教授等十多位艺术学院师生参加了大会,并就相关议题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2.
北京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动员学术团队创建于1998年。团队的宗旨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目前,团队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团队聘请多名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的领导和资深专家为兼职教授.形成了资源雄厚的学术联盟。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心下设传播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传播媒介与社会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等。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兼职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10人。现任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名誉主任丁淦林教授,副主任李良荣教授、张骏德教授;室主任黄瑚教授、陆晔副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还有:黄芝晓教授、刘海贵教授、陈桂兰教授、黄旦教授、孟建教授等。 本中心的前身是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骨干、广泛联系海内…  相似文献   

14.
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教育厅和三峡大学共建的跨学科、综合型、实体性、开放式的省级重点科研机构,其前身为2000年三峡大学成立后组建的三峡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2月正式批准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特聘萧灼基、冯天瑜、张正明、陈继勇等知名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李建林博士任委员会主任,胡绍华博士任基地主任。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69人,教授23人,博士13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7人,教授3人。拥有科研场所1000m2,技术装备资产50余万元,图书资料1万余册。基地设有三峡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专业负责人:罗霞。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8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3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2人。建有数字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参与建成了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F0002-F0002,F0003
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中心主任由薛柏成教授兼任,副主任由张士尊教授和范立君教授担任。目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  相似文献   

17.
该学术团队科研能力强,队伍精干,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获博士学位15人,学术带头人周云教授为《土木工程学报》等多个权威刊物编委、中国建筑学会高层抗震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成员,是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轩队主要致力于三方面的研究:(1)新型、复杂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近年来先后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组合柱、双钢管柱及钢管混凝土柱的节点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和三维动力分析,对广州中房大厦、深圳福田商城建筑群、中海名…  相似文献   

18.
席贻花教授     
《宿州学院学报》2012,(9):F0002-F0002
席贻龙,安徽肥东人,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讲席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安徽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9.
《宿州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李鸿,1965年5月出生,安徽灵璧县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教授,在读博士生。曾任宿州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宿州学院科技处处长、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学术委员会成员、学位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20.
女院学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3):F0003-F0003
刘萌教授(1963-),女,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987级研究生,管理学硕士。现为中华女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国家劳动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联合大学档案事务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社会调查、市场营销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治学严谨,坚持高尚的学术道德行为。勇于开拓创新思路,把握学科前沿发展新趋势,不断有新发展、新成果。曾承担国家“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的规划重点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