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方谈话”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10多年的经验教训,回答了一系列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成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它不仅全面正确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问题,还创造性的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三个有利于”等。“南方谈话”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桥梁,是毛泽东进行理论创造的基本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坚持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实现,基本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准确把握中国实际国情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转型时期.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而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又需要紧紧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两者融合的过程当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更鲜明的中国风韵与性格,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在良好传承的同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基于此,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梦,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也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先进领导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的理论成果。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理解,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点,成为领导我国未来的民族建设的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目前领导中国的指导思想,必须使其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显现了我国的特色。本文就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不同的历程,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阶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毛泽东和邓小平通过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我国自身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果。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我国领导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不断地进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内容,从静态和动态进行分析,并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始终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之中。其统一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在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历史主题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为中国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视角,论述毛泽东的杰出贡献.毛泽东坚持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实残中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向前推进莫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而言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体系。而依法治国恰恰是能够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在国家的强制管理下,使人民群众依靠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管理社会生活秩序、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群众利益,来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1.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化便是指讲马克思主义欧洲、苏联的形式转化为中国民族形式,就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与中国人民惯有的思维模式进行融合,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现阶段在中国积极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化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只有充分综合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验,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才能够不断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进程,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也促使其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中国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与发展也为后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需要不断审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使马克思主义大旗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什么李大钊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原因,进而指导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十八大报告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重要地位足以让人们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对当代大学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阵地的高校,同样也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高地,其地位的重要性要求了务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融合。与此同时,大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一,“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社会相关部门也应该为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一国、一地、一时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也取决于不同的实践对它的需要程度。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实际、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结合过程中,形成了胡志明思想,在指导本国经济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借鉴其精华理论,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创新理论结晶,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承载着亿万炎黄子孙和华夏儿女的梦想和重托,将其融入到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急迫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着手,分析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大学生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早日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