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构词法的角度对韩语和汉语的动词进行结构分析,构词原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对韩语和汉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母语迁移.实际上,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在汉语环境中学习韩语而完全避免母语汉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韩语的教与学都离不开韩语,发现并探索汉语在韩语学习中起到的有利或有弊影响才是韩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倒”和“起”作为汉语方言持续标记体的用法,在湖北、湖南、四川、江西以及江苏广东等省的下属方言片区都有体现,不少人也作了丰富的研究,本文将着手潜江方言中这两个词作为标记体的一个小类即“X倒/起个N”作更加细致的研究说明,主要从X的词性的不同来阐释相同结构中的语义差别,以及对“X倒个N”“X起个N”的异同之处作说明。  相似文献   

4.
汉维对比语言学为的是研究汉维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和修辞等领域的异同.进行汉语/维吾尔语语音对比,对于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艳红 《人才瞭望》2007,(3):100-101
绩效评估,是给员工做还是和员工一起做?很多直线经理对于这一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部布置的工作任务,如何做好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部该考虑的事情,“自己的价值在于评估,判断员工绩效的优劣”。他们认为在为员工做绩效评估这件事情上,自己应该“给”员工点什么,比如:给员工确定苛刻的工作标准,给员工打分,给员工划分等级,给员工处罚以惩戒不好的行为,等等。他们把自己置身于员工之外,喜欢命令和控制,把绩效评估当成公司赋予自己的权力,把很多个人的喜好掺杂到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中,使绩效评估成为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管理手段,充满随意性。  相似文献   

6.
汉字在韩国     
元涛 《人才瞭望》2009,(4):106-106
汉字,在韩国是韩语的构成部分。汉字的字面意思绝大部分与汉语相同.只是用韩语发音。四十岁以上的韩国人,汉字修为都不错,与中国人笔谈问题不大。而和汉语不同的那一部分.往往就能比较出趣味来。  相似文献   

7.
刘雪梅 《人才瞭望》2016,(18):45-47
在“微时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良莠不齐,给新时代的高职学生责任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特殊时代,向网络技术发达的美国求教,对比了两个网络大国在微时代高职学生责任感教育方面的异同,并寻求有助于新时代高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8.
“来到中国,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肚子给吃大了。”亚历山大用双手卡着凸起的肚子,笑着说。年近四旬的俄罗斯“大男孩”,一副学院派的黑框眼镜下藏着一双童稚的双眼,—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他之间的距离。亚历山大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外教,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很“能吃”。跟同学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把菜单给他,让他去点菜。亚历山大则会把菜单一合,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着:糖醋里脊、日本豆腐、水煮鱼、酸辣土豆丝……这几样都是他最喜欢的中国菜。一天中午下课后,亚历山大请我们几个学生去吃牛肉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日语学习者,尤其是以我们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对于日语和汉语中的同形异义词总是容易混淆.初学的学习者总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日语入门容易,常常借助汉语的同形词来理解日语,但是有些场合日汉同形词却完全不同义,因此会在很多场合被误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日汉同形词,旨在使初学者理解日汉同形词的异同点,正确掌握日汉同形词的用法,为初学者打好词汇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罗斯维尔是个标准的加拿大青年,然而,马克却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多伦多上大学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东亚系的汉语专业。后来,他又争取成为加拿大派赴中国的留学生,来到了北京大学,主修中国当代文学。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十足中国化的名字:路世伟,正好是“罗斯维尔”的谐音。在汉语的“读、写、听、说”中,大概“说”是最难过的一关了。为此学校请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他以教说相声‘夹演小品的形象化教学方式教留学生们说汉语,在教学过程中,丁广泉发现路世伟颇有中国式的幽默感,于是决。心…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年轻人追捧他们的同龄作家韩寒时,鄂木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汉语专业的女学生叶夫根妮正沉迷于中文版的《红楼梦》。她熟悉金陵十二钗,同时也熟知孔子和老子。在所有中国作家中,叶夫根妮最喜爱京腔十足的老舍。通过大学5年的中文专业训练,叶夫根妮即将成为当地一家设备进出口公司的翻译。虽然她拿的第一笔薪水在同学中不是最高的,但叶夫根妮觉得相当满意。约费是叶夫根妮的中文老师,她鼓励学生把汉语作为终身技能“,俄罗斯和中国现在往来非常密切,很多合资企业都需要聘用懂得汉语的人,翻译和经销员都很抢手。”约费从鄂木斯克国立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2.
副词一直是韩国语学习者学习使用时的一个难点,为了更加深入理解韩国语副词“?”及在汉语中对应形式,本文通过例句从语序和语义角度出发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日本语言发展深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汉语词汇和汉语修辞方面存在很多的相似处。但是,如果以对比的视角下去审视中日语言文化,会发现两者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文章积极从这个角度出发,探析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古话。如今,“好马也吃回头草”,已不乏其例。 据报载,有一家国有企业,过去由于机制不活,很多技术尖子拿到的工资比普通职工多不到哪里去,致使他们因经济窘迫而纷纷“跳槽”,本企业的效益也随着尖子人才的流失而每况愈下。后来,这家企业改变了用人机制,通过“谈判”实行了“活工资”,按照人才的实力和贡献付其报酬,给其优惠,结果,招揽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同时,他们还不计前嫌,以豁达的胸怀欢迎“回头马”,使原从本企业“跳槽”外流的“好马”终于回  相似文献   

15.
王呈梅  张蕾 《人才瞭望》2016,(14):43-44
烟台与韩国相邻,是山东省内韩企最聚集城市,随着中韩FTA的签署,烟台加快推进中韩产业园的建设,据此,烟台地区对韩语人才的需求预期良好.然而现实却是“韩语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与“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矛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对烟台地区的部分用人单位和韩语专业在校生进行调研,发现烟台地区韩语人才的供需矛盾并找出其原因,据此对当前在校大学生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也是醉了”这一网络流行语为主体,从其意义来源与演变、流行原因、对现代汉语与大众影响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浅谈网络流行语的演变规律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语言结构复杂。而“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繁,其词汇化的结果也必然为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高频率的词汇通常在句法或语义上都有较为活跃特殊的表现。因此,“吃”字在汉语中可表现为意义上复杂性日益突出,而其引申义也将运用于汉语文化中。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从源语词汇的本义意识到其引申义,避免翻译中的错误,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谭月 《人才瞭望》2016,(3):37-37
鉴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分别规定“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些处在怀孕、生育、哺乳“三期”的女工,动不动就爱拿此说事。岂不知,“三期”不是“杀手锏”,很多时候不能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语言都需要表达数量概念。韩国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量词,但由于所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数量概念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在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韩中量词在句法层面体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促进对于韩国语和汉语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改变着财富的分配方式,“以知识为本钱,迅速暴富”的梦想,时刻在考验着一些以知识为服务基础的事业单位的科技精英。这无疑给新时期事业单位的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千变万变,千难万难,都“万变不离其宗”、“解开心中千千结就不难”,只要顺应时代需求,提早把握好以“知”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对应,就能够“任尔东南西北风,我之工作占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