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货币拜物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拜物教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商品货币拜物教的必然性和具体表现,提出了正确认识和逐步消除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拜物教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前,商品拜物教很少被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范畴来讨论。近几年,时而有人撰写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时期的商品拜物教,说明理论界已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但讨论尚不深入,为推进研究,本文也来谈点看法。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它是以宗教比喻的形式对物的人格化,人的生产关系物化这种经济现象的高度概括。马克思认为,“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小指出:“一种社会关系表现为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物,这些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  相似文献   

3.
商品拜物教理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深入地探讨了商品拜物教的产生根源、发展形态及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性质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理论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阐述,揭示了拜物教理论的本质、根源以及对如何拜物教思想进行了理论探索。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拜物教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来认识和克服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拜物教现象,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总体上沿袭了马克思的资本及商品拜物教批判,但毕竟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他更看重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思想异化现象,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没有太多抱怨。空间拜物教实质是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凭借空间拜物教在全球散布,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空间拜物教批判的理论目的就是将人从空间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列斐伏尔呼吁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和节日化以克服空间拜物教的悖论。  相似文献   

6.
在对商品、货币、资本三重拜物教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了拜物教的实质与产生条件,提出了如何破除拜物教的思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经济生活中的拜物教现象客观地存在着,并以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从理论上讲,我国也客观存在着产生拜物教的条件.因此,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对于我们在拜物教存在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其消极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已经108周年了,他的巨著《资本论》从第一卷出版算起,为时也已124年了,这部举世之著,无产阶级理所当然地把它“看做自己理论的圣经,看做一个武库”。《资本论》是马克思遗留给全世界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蕴藏了无数瑰宝和丰富的科学思想。《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深入研究《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对揭示商品、价值的实质,汲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精华,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映于他们的意识而产生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是反映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论”后来传入我国,流传至今,目前仍然是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翻开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资本论》解说,其中绝大多数都坚持类似的观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几乎集中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工作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竟然把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经济范畴都划进宗教迷信的“拜物教”条目中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是他的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弄清这一理论,对于全面掌握、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不是对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全面探讨,只是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这里,不能不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几种观点.我将以诚恳的态度期待着同志们对本文中所持观点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著作中拜物教概念的内涵有过重要变迁:在早年著作中,马克思曾在崇拜物、对物顶礼膜拜的意义上使用它;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拜物教则与崇拜含义无关,它一方面指的是一种理论上的“错认”,即把物所获得的社会关系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一种社会存在,即商品、货币、资本作为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因而具有“拜物教性质”.辨析拜物教与马克思的异化、物化和剥削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使我们对作为“社会存在”的拜物教有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深入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同时,对商品拜物教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问题集中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概念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的存在范围及其表现等几个方面。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讨论上,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浅见,请理论界的同志匡正。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是由发达程度不同的多层次商品经济形式构成的动态系统。那么,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观念是否存在呢?其状态和趋势如何?本文试就此作点探索。 一 商品经济形式是人们参与的生产方式,而非自然形式。“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资本论》第1卷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论述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商品拜物教;二、商品拜物教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这些论述,目的在于廓清学术界多年来由于“左”的积习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拜物教”等混乱见解,从而正确地对待商品拜物教,利用它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任维忠 《中华魂》2011,(5):37-41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观点是其剩余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资本论》全书,在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专门讲《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接着在第二卷、第三卷逐步展开,重点在揭示资本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此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性。  相似文献   

15.
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  相似文献   

16.
拙作《“商品拜物教”并不是拜物教》一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1g83年第1期,《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作了转载)根据对《资本论》原著的理解,论述了马克思所命名为商品拜物教的经济范畴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归属于哪里的问题。所谓的商品拜物教是对商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形态、性质和秘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劳动形式发生变化,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拜物教呈现为技术和数字拜物教等新形态,对社会尤其是人文精神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文精神在人工智能时代受到数字拜物教的影响呈现出一些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自我精神的异化。基于此,对于人文精神疏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出应有的时代回应。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拜物教于德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般商品经济的共性。商品拜物教是由商品生产方式决定的,是受商品经济规律制约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商品拜物教存在的条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研究商品拜物教的产...  相似文献   

19.
在《“批判”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从〈1844年手稿〉到〈资本论〉》一文中,朗西埃以“批判”观念的变化阐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关联,由此证明了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命题,即青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话语和成熟马克思的科学话语之间的区分。拜物教批判在这种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物神”的双重维度则表明,物神既是对象客体,更是一种中介意象,指向了一种超越性存在。因而,拜物教不仅与劳动异化和资本外化相关,更包含着价值形式的定位。这构成了朗西埃批判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因之一。他认为批判不应止步于解蔽式的意识形态批判,更是包含着价值认同和审美解放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中分析了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和价值形式以后指出,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和物结合着,就成了被隐藏在物的外壳内的关系,因此产生了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商品的神秘性,神秘得好象支配了人的命运一样。作为产品,抚之有形,清晰可见,然而产品一旦作为商品,就具有一种古怪的模样,令人不可捉摸。它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主宰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人们盲目地拜倒在它的面前,就象原始社会膜拜风神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