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结 《浙江学刊》2007,(6):102-110
章太炎的文学批评观虽在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著中有所论及,然因太炎视文学乃其学术之余事,故专论不多。而考察相关的评述,太炎的文学思想或被划入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派范畴,受到关注和赞扬;或又因其信而好古,反对委心向西及白话文,又被视为古文学的殿军,甚至遭贬斥为历史退化论的代表。其实,文学进化论只是缘生于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先设前提,它在肯定文学发展的同时又造成文学批评的单一化与非历史化倾向,而从文学的多元性及批评的个性化来看待章太炎文学观之循名责实的批评法、原始返本的认识论、取法汉晋的历史观与雅正闳硕的修辞说,颇具丰富内涵与个性色彩。而太炎以复古为蜕变之文学通变观的传统性,以"拨乱反正"为主旨之文学致用说的现代性,和以经学语境、名学规范与小学基础为内涵之文学批评观的特殊性,其成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是具有历史意义且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徐振华 《社科纵横》2011,(12):62-65
在清末民初的思想潮流中,章太炎力倡法治与共和,主张扬法抑儒,力倡法治、伸民权,同时力拒时贤普遍认同的以"代议制"为表征的西方式现代民主共和政体,主张应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创设一个有别于西方诸国的"第三种"共和政体。章太炎的思想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向资产阶级革命派转型的思考过程和法治理想,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和成功起到了思想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奕 《浙江学刊》2006,(6):88-92
焦循和章太炎都认为性情为诗歌之本,而不同诗体之间和诗词之间的兴衰演变,其根源就在于性情的转移。这一性情诗史观以性情的不变贯通文学的变,在当时不失为一种高明卓越的看法。同时,焦循和章太炎的文学史观都是他们学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在各自的学术体系中都呈现出了一种偏执的深刻,不能割裂地表面地否定或肯定。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的文学转型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转型,它所依靠的主要推动力是政治.政治既是改变现实的一种力量,也是引发作家诗意的一种想象.这表明在文学史上存在着文学与政治相关联的一体时期,它出现在政治转型与文学转型的同步期,建构了雏形状态的中国现代的文学政治学.  相似文献   

5.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近代文坛上大集团型流派白桦派的领袖,他的激情胜于理智,理想压倒现实,是一个天生的理想主义者。武者小路集作家与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其人生理想是:生活第一,艺术第二,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艺术结合生活,才能保证创作不俗滥干枯。其《荒野》、《妹妹》、《友情》等理想主义代表作,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陈文高 《学术交流》2003,1(11):164-168
文学观是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观念,主流文学观是在某一时期的文学实践产生主导性影响的文学思想。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实践表明,新中国主流文学观大体经历了工具论文学观、审美论文学观、多元化文学观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8.
杜娟 《社科纵横》2010,25(6):114-116
作为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从解构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文学是一种建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追问“什么是文学”,对文学与文学性的问题进行阐释与思考。从这一意义而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审视文学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的语言文化观与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南亚研究》2009,(2):129-139
印度历史、文化、社会及其进步人士的民族独立观和复兴思想,对章太炎社会革命学说和学术理念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章太炎依据自己在小学方面的特长,以印度文字为参照,对中国文字的发音、起源等问题进行考证、清理和净化,形成独立、完整的汉语言文字学系统,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启东 《社科纵横》2006,21(8):104-10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法以其特有的平衡协调的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这决定了经济法在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选修课的教育功用入手,结合时大学生选修课的现状分析,探寻大学生选修课的特点以及选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希望对于改善大学生选修课现状、完善大学生选修课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玉器以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制作技艺精湛和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它是我国史前新石器时代最具典型、最具影响力的玉文化之一。红山文化各类遗址及其出土的各种实物资料所反映的信息表明,红山文化玉器大体表现为装饰性、通神祭祀和礼器等功能。随着红山文化神本社会的发展,装饰性功能越来越附属于通神祭祀性功能。在通神祭祀性功能中,又可分为用于图腾崇拜的族徽、祭祀用的神器(法器)之不同。红山文化各阶段玉器的不同功能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运抟 《学习与探索》2002,1(1):107-112
文学批判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品格。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发展看 ,新时期文学的批判意识开始具有独立性 ,批判性也最突出。按照批判所指和具体内容 ,则有三种批判即政治批判、现实批判和文化批判最为重要。它们互有联系但各有侧重 ,代表了新时期文学批判的主要方向和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记录于1908年,但是直到2008年才出版,因而是非常宝贵的新的研究资料.章太炎是汉语言文字学承前启后的大学者,这部《说文笔记》鲜明地体现了章氏学术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从“孔”、“好”互通的例子出发,讨论章氏于汉语言文字学的传承与创新.“好”与“孔”通假,《尔雅》以下皆发之,而章氏谓“孔”亦与“好”通,则发前人所未发.章氏此说,解决了以下问题:1.“孔”字嘉美义的来源.2.程度副词“好”、“很”等的来源.3.补足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15.
刘保昌 《浙江学刊》2003,3(1):117-127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在哪一个层面上与功利文学观形成对峙 ?道家文化资源在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在“影响的焦虑”下借鉴西方审美文学观的本土性基础在哪里 ?审美文学观的东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误读” ?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认为审美文学观在传入中国以后 ,一方面与老庄一脉哲学的艺术心性论相结合 ,创造了本土特色的美文美论 ;另一方面 ,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传统道德心性论的改写。审美文学观终究难免被压抑的命运 ,功利文学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然占着上风。文章通过爬梳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关系 ,指证了道家文化作为审美文学观传入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分析了审美文学观被道家思想所“误读”与“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胡适与吴宓在新文学运动中的文学观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的文学观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并以此为思想基础,但由于文学革新问题上的路向不一,导致了他们的尖锐冲突,实际上他们的文学观点也有接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俄苏汉学家善于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将中国解放区文学置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发端的中国新文学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考察和宏观把握.他们认为,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家发扬光大了鲁迅战斗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学遗产和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充满现代内容的新型的人民文学.新生活、新人物、新思维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5,(4):109-115
摩崖榜书是一种大众喜欢而流传不衰的文学现象,而文学研究者极少议及。这些榜书别集不载,文选与文论著述也无关注。榜书具有明显的文学意义,它以诗性语言、书法语言、境文虚实相生,表达了作者对时事、历史文化、草木山川、人文建筑的感受与评价,是抒写情志的重要形式。摩崖榜书的文学意义建立在原生基础之上,与存在环境密不可分,不可移动、不可再造、不可改变载体,否则,其文学意义也就消失或改变。  相似文献   

19.
李瑄 《浙江学刊》2006,(1):95-102
本文借助黄宗羲关于“遗民”-“天地之元气”-“文学”同构关系的论述,讨论明遗民群体对文学与人生关系的认识及其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由于遗民的生存具有“存道”乱世的意义,文学对“元气”的承载就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对遗民生存状态、人生意义的展现而实现的。对立于现实政权的政治立场使遗民不需要以文学为政教服务,从而更重视其表达自我、释放情感的宣泄功能。出于对自身人格价值的高度自信,明遗民具有强烈的主体精神,这使得他们勇于肯定自己激烈奋张的情感,并认识到这种情感所可能产生的能量。因而,他们解决了自身情感体验与儒学思想背景之间的矛盾,摆脱了“温柔敦厚”的正统文学标准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刘保昌 《浙江学刊》2004,(2):120-129
现代主义文学观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本土被接受,除了五四时期的"文学改良"、"文学革命"思潮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包括意象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的零星介绍为现代主义的输入廓清了道路以外,本文认为,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方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思想领地,能够接受与"不语怪力乱神"传统"异质"的现代主义.我们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的情况可以发现,被接受的往往是在中国本土已有思想基础或者与传统文化存在着契合的部分;而完全"异质"或者观念落差太大的那一部分,则往往难以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视域.文章对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观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