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按劳分配有没有消极作用?我认为按劳分配没有消极作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它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它的要求能够实现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就能够起促进作用;当它的要求受到阻碍、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就不能起促进作用,甚至还可能起阻碍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按劳分配本身具有消极作用。这正如计划规律一样,当它的要求受到阻碍、不能够实现的时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比例失调。但是,就是在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谁也不能说计划规律本身具有消极作用。所以,对按劳分配本身的认识,带有偏见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按劳分配的内涵与坚持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劳动力价值与按劳分配的两重性,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按劳分配的形式;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按劳分配与思想政治工作六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对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给予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因而应当积极地探索调适价值冲突的有效途径,以求缓和冲突,控制和避免价值冲突的消极作用,而充分发挥价值冲突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就其作用而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援助了中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这是积极的和主导的一面。这一方面人们的论述已经很多。另一方面,它引起或加剧了我党内斗争,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是消极的一面.这一方面还很少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就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负面作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始终存在和发生作用。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并在其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因此,从理论上弄清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用特点和价值规律对它的制约作用,对于在实践中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主动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定势是指主体面临某种活动而呈现的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诗歌鉴赏的影响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鉴赏实际,不断调整心理定势。打破旧有的心理定势,会使人产生一种暂时的痛苦,但这点痛苦是值得的,正是在这短暂的痛苦中,与审美对象相适应的新的定势才得以建立,读者将在鉴赏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愉快。  相似文献   

7.
劳动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的两重性特点对劳动素质的培养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正确把握培养劳动素质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宗族势力复兴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农村现代化的进行,在当今中国的乡土社会,宗族已出现变体,现在的宗族与传统社会中的宗族在规模及影响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别.其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理性地分析其复兴的原因,全面了解它在农村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宗族资源来进行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9.
一、儒家軍事思想两重性的表現毛主席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既然如此,儒家军事思想当然也有两重性。不过,不同质的事物有不同的两重性。毛主席又指出:“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即对立统一规律)一样,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也有两重性,它们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毛主席分析了上升阶级有上升阶级的两重性,没落阶级有没落阶级的两重性。儒家军事思想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可以共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按劳分配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分配方式,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对按劳分配具有补充作用,一种是替代型的补充作用,另一种是渗透型的补充作用。通过渗透型的补充作用,按劳分配趋于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有争论,分歧很大。有些同志认为,在马恩那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各尽所能没有关系。还有的同志认为,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并认为,各尽所能是指劳动态度。(这种观点是对斯大林观点的继承和表述)。更有的同志认为:各尽所能并不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按劳分配前面加入各尽所能,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左倾思想的产物,它表面上只是加了一个前提,实际上根本否定了按劳分配。 理论界的严重分歧,不能不直接影响着对按劳分配的贯彻,影响着对马恩有关论述的理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具有两重性,贫困大学生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贫困?立足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识自我效能感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机制;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诸因素出发,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自我确认,抑制其消极的自我定位,避免心理贫困,或逐步实现自我"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异同、特点以及在以按劳分配力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形式等许多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这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在现阶段不仅理论上不能成立,而且在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提出如下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技研究中的重复研究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科技研究活动中的重复研究现象,大都持否定态度。可它又确实客观存在着,这是由它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它并非全是消极的,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因此对待这一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本文从分析重复研究现象及其原因入手,探讨重复研究现象所具有的两重性,并提出对重复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否定按劳分配的积极作用,极力歪曲、夸大按劳分配中存在的“弊病”或“缺点”,是“四人帮”污蔑、攻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必须彻底批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它是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要搞好工资制度的改革,必须正确了解按劳分配的理论。为此,本文拟就怎样认识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按劳分配如何实现及其实现的形式,以及我国的工资制度如何进行改革等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怎样认识按劳分配 关于按劳分配的性质问题,经过拨乱反正,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但在经济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酬付劳;有的把股金“分红”说成是按劳分配或者“接近按劳分配”;有的认为,把按劳分配看成是按个人劳动能力与贡献大小来分配,理论上有“缺陷”;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又有人把按劳分配的本质归结为“向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确立,理论界重新掀起了讨论按劳分配的热潮,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否存在按劳分配,王建国同志在《山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一期发表了题为《略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空想性》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根据马克思的设想,认为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8.
康德关于教育的基本认识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奠基作用和深刻的启发意义。康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两重性,包括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理解两重性的两个关键词是自然和自由。基于对康德哲学人类学中人的形象的考察可以发现,康德眼中人的两重性并非意味着人是自然和自由的双重存在,而是意味着人从自然存在者向自由存在者转化。基于对《康德论教育》中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构成与设计的考察可以发现,教育的两重性建立在人从自然存在者向自由存在者转化的基础上,表现为形式上的二分与内容上的连续。胚芽与禀赋的构成和发展是两重性教育的基本依据,并且意味着两重性教育的目的同样是两重性的。其中,自然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向着自由生长,实践性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康德以自然存在者向自由存在者的转化这条线索统整了人本身可发展性的诸多方面,但又不能超脱于自然存在者与自由存在者的静态双重存在,这是康德两重性教育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矛盾的,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很难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坚持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商品经济。诚然,在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和当年马克思的设想已具有某些新的特点,但是,不能以此来否认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主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不仅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际。  相似文献   

20.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对于这一点,人们的认识比较一致。但是,“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各尽所能”是不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经济学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徐节文同志在其专著《论按劳分配》中明确认为,“各尽所能”不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我们认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原则,“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离开了“各尽所能”,就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