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容丰富刻意求新———评《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魏宏运历史创造了孙中山,孙中山也创造了历史。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其遗产迄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中山逝世7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发表了...  相似文献   

2.
<正> 邓子恢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改造中国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探索中国合作化道路,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农业合作思想,为我们今天研究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3.
<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化的伟大开拓者.他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伟大旗手,为新诞生的共和国,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以发展铁路为中心、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认真地研究和探讨孙中山的实业建国思想,是当前史学工作者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一生著述丰富,思想恢宏,在领导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他勤奋探索,孜孜以求,创立了博大而又庞杂的社会科学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的理论宝库中,孙中山的社会科学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他的许多深刻、有益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理论光辉。  相似文献   

5.
论荀悦的历史编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高鑫 《人文杂志》2002,(5):116-121
荀悦不但在历史编撰方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而且在历史编撰思想上也多有建树。他基于对历史撰述作用的深刻认识 ,而强调历史记载对于“立度宣教”和“崇立王业”的重要性 ,肯定历史撰述的根本目的在于鉴戒 ;他以“有便于用”和“省约易习”为历史撰述的取材原则 ,提出并系统阐发了“立典有五志”论 ;他重视秉笔直书 ,认真总结历史的得失成败。荀悦的历史编撰思想是中国封建史学传之于后的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思想理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思想遗产。正是由于孟子的开创和奠基作用,使得“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思想先驱。他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算,宣告了属于人民的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他的作品,不但是他生活着战斗着的那个现实中国的镜子,而且提供了古中国文明的总结和未来中国命运的预言。在他的思想遗产中,最杰出的是对旧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传统的深刻批判,这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同他相匹敌。鲁迅对于我国文化的贡献,不仅取决于他个人非凡的思想能力和一生的战斗实践;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革命的历史发展,一步一步地把他推到了旧中国的崩溃和新中国的孕育之际思想文化运动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开发建设新疆的思想史上,发展交通为历代有识之士所注重。而近代历史上,有关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和主张尤为突出和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拟对清朝末年中国政界和思想界倡导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进程作一简要观察。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782年瓦特改制成功了联动式蒸汽机,不久,1814年,矿工出身的英国技师史蒂芬逊发明了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9.
略论康有为的对外开放思想陶水木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康有为,他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的这部分思想遗产,对于弄清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于当今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5,2(1):128-134
孙中山的铁路规划思想包括他对中国铁路系统的宏观规划原则、具体线路规划原则和规划实施原则的思考,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其中,"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的线路规划原则,是其铁路规划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颇为自得的"铁路经济之新原则".其铁路规划理论原则的理想性与规划实施原则的务实性,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对这位至今还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的生平、活动、业绩、影响、尤其是对他的思想,作出全面系统的、合乎历史实际的科学评价,从而,批判地继承他留给我们的那份丰富的珍贵历史遗产,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一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珍贵的历史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并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相结合,使民本思想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得到发展与飞跃。  相似文献   

13.
安继民 《中州学刊》2007,(2):146-150
究竟是以道解儒的思想旨趣置向秀于进儒退道的两难之间,还是他生性的犹疑使得他在思想上采取了儒道兼综的进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向秀的思想遗产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儒道之间从此便难舍难分,综归为一,为中国文化此后的发展奠定了人生境遇处理以及学理和心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专制到共和的历史大变动中,孙中山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元勋。孙中山对国家学说的思考,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创新精神;他提出的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宏伟构想,超越了前人和同辈,把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国家制度的发展,推进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孙中山的国家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先行者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史上,瞿秋白曾是介绍和宣传辩证唯物论的前驱。特别是他指出的研究社会和任何事物必须注意其矛盾和因果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等看法,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都起过重大的作用。在瞿秋白短短一生中,他研究的问题极广,包括政治、经济、革命理论、思想文化、语言文学等,其中,历史哲学是他思想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6,(5)
李大钊同志从十月革命后在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把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历史实践中,他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系统介绍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革命实践中挥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8.
<正> 毛泽东指出:孔子生在二千多年以前,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思想中有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东西,只能当作历史遗产,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这个评价既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又指明了孔子研究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本文仅就《论语》提供  相似文献   

19.
汤城 《船山学刊》2012,(1):19-23
王船山易学上的成就和特色造就了他史学上的突出地位和显著特点.正是在易学“变通”思维的照耀下,船山对历史盛衰、制度沿革、得失成败等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始终贯穿着通变的历史见识.可以说易学变通思维是船山历史通变思想的基础,而对历史通变之理的总结则反映其对易学变通思维的运用和印证,二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船山通变的史识.他的历史通变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上的重要遗产,对于今天的史学研究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多年从事洋务实业活动 ,为中国近代铁路业的开创建有荜路蓝缕之功。他在淞沪铁路的谈判中维护了国家利益。他是我国自建铁路的首倡者。他在创建铁路事业的过程中阐述了筑路与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民族经济间的相互关系。他大胆主张引进外资。同时 ,他也把铁路与个人实力联系在一起。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 ,他的主张和实践终未能引导中国铁路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