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巧君 《民族论坛》2013,(12):22-22
曾经,我坐大巴、转中巴、怛摩托,终于来到了某民族村新修的村级活动中心进行采访。那位同时在山下镇上经营门面,已有十来年职务经验的村长,边载着我在悬崖边的石头路上飞驰,边对我说:“你应该是这些年来我们村里的第二位‘省领导’了!”  相似文献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初夏时节,美丽的江汉平原被大片的油菜花装点得格外漂亮。我们从武汉起程,驱车前往位于监利县的上车湾镇祖师庙,去采访那位曾被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切接见过的监利县道教协会会长、县祖师庙住持——刘玄遵道长。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个人对未来都有一份美丽的憧憬。在中国,孩子是未来,是父母的未来,家庭的未来!当然,更是共和国的未来!孩子,是蓝天上拖着斑斓绚丽光环的太阳,多少人即使在梦里,也萦绕着对他们的寄托。然而,在中国西南边疆,却有这样一批人,对他们的“未来”生出了深深的忧思。他们是军人,确切地说,是当了父亲的军人。在者阴山前线某部二营,我认识了一位营长,名叫杨忠,昆明人,在边防干了20年。他的妻子是他青梅竹马的同学。有一年冬天,他第一次回家探亲。他在山  相似文献   

4.
一行记者去严重干旱缺水的宁夏西海固一带采访,他们在一个名为“喊叫水”的贫困小山村,受到了最高礼遇——接受平素只能食用窖水的村民们捧着没有外壳的暖瓶胆敬水。陪同人员说:“这是当地人的待客之道,要知道这地方水比油贵呀!”他顿了顿又说:“他们一般用来敬客的水,都是专门用毛驴和手扶拖拉机从几十里地以外运来的,通常自己是舍不得饮用的,你们记者同志一定要喝啊!”访后告别,泥土般朴实的村民们仍不停地抱歉道:“唉呀,大老远来的,没喝好水,没喝好水,我们的暖瓶瓶还没空哩,叫我们脸面没处放呢!”结果,每位记者最终都又多喝了一大粗瓷碗白开水,但这次他们是和着眼泪喝下去的,而且那留在心底的泪痕他  相似文献   

5.
喜德的早晨,格外宁静。晨光中,有一位身着毛背心,脚穿灯芯绒布鞋的中年妇女,正奋力挥动扫把清扫着街面……她是凉山州喜德县县委副书记、彝族俄笔木支的妻子王昌芝,也是喜德县的一位正式的清洁工人。王昌芝原是农民,按政策农转非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木支书记,你工作忙。顾不上家。让昌芝来县委客房工作,守在家门口好照顾家务。”“书记夫人扫大街,昌芝脸上过不去呀。”……好长时间里,在俄笔木支耳旁全是类似的话。他坚定、果断地告诉大家:“我要让自己的言行,经得起人民群众放大镜的透视!”俄笔木支站得端端正正。他跟妻子商定就去当一名普通的清洁工。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叶     
把柄丈夫喝醉酒回家,蹑手蹑脚地摸进盥洗室,找来一些创可贴,对着镜子,往自己酒醉闹事留下的伤口上贴,然后悄悄地爬上床。第二天早上,他被妻子摇醒了。妻子叫嚷道:“你说再不喝酒了,可仍说话不算数,昨天你一定又喝醉酒了!”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叶     
好多了罗斯科老大不小了,却还尿床,他为没法控制自己而成天羞愧难当,愁眉不展,最后妻子被他“画地图”画烦了,就将他逐出家门,什么时候治好了病才准回家。罗斯科去医院泌尿科挂号,医生劝他去精神科,说这种尿床多半是情绪失调所致。大约三个星期后,罗斯科带着一脸欢笑回家了,妻子高兴地问他:“你看起来那么愉快,是不是病治好了?”罗斯科说:“好多了!床还是照尿,但我已经不再为此感到有什么羞愧了!”  相似文献   

8.
吉宣 《民族论坛》2000,(2):13-14
新千年的第一天,湘西凤凰县木里乡柳甲村苗寨像过节般热闹起来了,村民们涌在寨口燃起鞭炮,迎来了一支“娘子军”,这支队伍举着的一面旗帜上绣着一行大宇:“凤凰县武装部家属服务队”。举着这面旗帜的是一位满脸笑容的中年妇女,她就是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扶贫军嫂”、去年被湖南省军区授予“南国好军嫂”称号的李世芬。 军人走上了扶贫攻坚一线阵地,做妻子的必须当好“后勤部长” 柳甲村曾是一个特困村寨,1996年人均纯收入仅420元。1997年,广州军区司令部定点扶贫柳甲,李世芬的丈夫、县人武部政委吴明生被指定主持苗寨…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忠贞爱情故事:1947年,丈夫离家时,儿子尚未出世。半个世纪之后,当丈夫从台湾回到故土时,守候在家的两鬓斑白的妻子已是四世同堂。面对老妻,丈夫失声跪哭:"我对不起你啊,我在台湾又成了家!"一"我不活了呀!杀人了呀!……"1947年10月2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郇封村的上空,一个村妇尖利的哭喊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像升腾的薄雾一样久久地不肯散去,让郇封村本还  相似文献   

10.
101岁的老寿星“我外公有100多岁啦!他是个清朝人,还留着长辫子呢。”瑶寨老人赵福才的外孙女春凤在电话里这样给我描绘他的外公。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了,“你想听他说话啊,不行呀,他到山上割草去啦!”听后,我忍俊不禁,“清朝人”!今夕何年呀?还有清朝人啊!不过我这一去采访还真吃了一惊,可不是,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道洞村的赵福才老人家,今年都101岁了,真正是个清朝人,比宣统皇帝还大几岁哪!老人家留着一头清朝的长发。他自己说,打从记事时起就蓄长发,织条辫,挽个鬏,一直没剪过。他说“我青年时期就有人要我下发,我就是没有下。”他至今…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元月,世纪钟声刚刚响过,太行山麓一家医院产房里传出的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可爱女婴的诞生。当孩子的父亲——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校长张胜利,获准进屋看望母女二人时,他激动地把脸贴在妻子脸上,又抱起襁褓中的女儿,一遍遍地柔声喊道:“希望,希望!” 张胜利,这位昔日贫困乡村的失学少年,是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受助者。还在妻子怀孕之时,张胜利就跟她商量好了,不论生男还是生女,他们的爱情结晶都起名叫“希望”。是的,张胜利要让他的孩子记住”希望工程”:没有天底下那么多好心人,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啊……  相似文献   

12.
<正>湘西女儿秋千赛场放飞梦想——秋千队:由湘西州体校的几位年轻姑娘领衔的湖南秋千队,在本届民族运动会上战胜历届秋千传统强队吉林队,夺得3金2银,成为本届秋千赛场的最大亮点。"以前我们一个高中生都能夺冠,现在根本不行,"吉林队领队无奈地说,"不是我们退步了,而是对手进步太快了。"  相似文献   

13.
亲“亨宁”     
(一) 繁忙了一天的北京街道,早已安静下来.在东四12条辛寺胡同的院落里,人们差不多都已熟睡.张淑英一觉醒来,见丈夫李世甫还伏在桌上写着什么,就心痛地伸手去夺笔.“我今天就非改改你这熬夜的毛病不可!”说着把桌上的纸张往自己眼前一拉.当她正要把它们叠起来的时候,视线被一张信纸上的字吸引住了. “我是个朝鲜族战士,名字叫严承烈,  相似文献   

14.
丝绸古道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城郊,有一座南疆军区烈士陵园。近半年来,一群群身着素色服装的维吾尔族群众围着其中的一座坟墓,缓慢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摸了一遍又一遍,不时地抹着眼泪,哽咽着低声细语:“亲人呐,我们又来看望你了,我们想念你呀!”这座墓碑上,写着的名字是——张毓华。  相似文献   

15.
“黄军医,您上街?”“黄大姐,今天路过家门,总不能不进吧!”在“火洲”新疆吐鲁番城乡,各族妇女都知道黄云凤这个名字。黄云凤1952年入伍,在吐鲁番工作已16年,曾荣获新疆“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的模范。她的医德和情操为人们传颂。有一次,上完夜班的黄云凤接着看门诊,接待了20多位病人,她正要回家吃饭,一位维吾尔族老乡闯进门来,告诉她妻子难产两天了。她听完二话没说,背起药箱跑到了产妇家。经检查产妇是横位难产,由于拖延时间过长,加上天热,产妇中暑脱水,生命垂危。“快送医院!”套毛驴车太慢!黄云凤用自己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叶     
相互欺骗瑞典有一对夫妇结婚已多年。一天妻子向丈夫承认:"亲爱的!真对不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瞒着你。我有色盲。""对不起,我也骗了你。我是黑种人。"  相似文献   

17.
文明的尺度     
正20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面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丈夫开车,旁边是妻子,后座是两个小女儿。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而且,那条曲折的乡间道路没法超车。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开车的丈夫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为我们开车的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翻译,法国青年。于是他摇下车窗,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元月,世纪钟声刚刚响过,太行山麓一家医院产房里传出的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可爱女婴的诞生。当孩子的父亲——诃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校长张胜利,获准进屋看望母女二人时,他激动地把脸贴在妻子脸上,又抱起襁褓中的女儿,一遍遍地柔声喊道:“希望,希望!”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柳絮纷飞、鸟儿啁啾的清明时节,军嫂王小宁带着她13岁的女儿王童,踏上了去西藏祭奠丈夫的迢迢征程。为了这一天,王小宁准备了整整12年。火车一路西进,好久,好久,她总在想,丈夫是不是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去了,也许还会回来……1990年5月,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颠簸数天赶到西藏某兵站看望丈夫。可是,来不及再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车队次日就要去执行运输任务。王小宁伤心地哭了。她默默地将一件在坐月子期间为丈夫编织的紫红毛衣打进背包,然后一抹眼泪,把丈夫推上了汽车。第二天,王小宁带着女儿回了西安。她天天翘首西望,盼着丈夫早日…  相似文献   

20.
上个周末回家,妻子告诉我:前两天阿不都热音大叔到家里来了,邀请我们6月去他家做客。妻子回答他说:有时间我们一定去。阿不都热音是一位77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老人。我和他交往已经8年了,是忘年交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