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富汗虽然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山国,但一直是大国角逐的重要场所。冷战初期,苏联和美国以提供经济援助的方式在阿富汗展开争夺;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双方在阿富汗进行了“代理人”战争。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五国的独立,阿富汗地缘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反恐战争。此后,美国主导了阿富汗的重建,并乘机实现了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阿富汗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不可或缺的棋子。  相似文献   

2.
早在2001年的12月5日,联合国主持下的阿富汗主要政治派别在波恩达成一致。将组建临时政府。“使阿富汗摆脱恐怖主义和毒品,实现国家永久和平与稳定。”五年过去了,阿富汗的现实似乎是对当年乐观预测的一种嘲讽。1月30日,爆炸声再次划过阿富汗的天空,可当地人已司空见惯。美国《外交》杂志将阿富汗局势形容为“正在接近‘引爆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最初以“打击恐怖主义”名义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然而在战争中乃至结束之后却一直饱受其他国家的口诛笔伐,究其根源主要是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逐渐不再被外界纯粹定位为“反恐战争”。深入分析阿富汗战争的性质,可将“新干涉主义”作为主要研究视角。通过审视整个战争中内战、反恐和重建三个阶段的战略演变,进而验证阿富汗“反恐战争”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新干涉主义”特质;从权力、制度以及观念三个维度出发,透视出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预示着美国新干涉主义战略已然深陷困局。  相似文献   

4.
任何大国在边缘地区长期干预后都会陷入“威望透支”和“资源透支”的战略两难。体系层次、单元层次和国际政治心理学的解释均无法回答大国为克服战略两难所作的政策调整。依据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最新进展,探索构建了包含体系和单元层次的理论模型,有效阐明了美国在阿富汗过度扩张后的政策调整趋势。弱对抗的地区权力体系以及体系所传递的威胁与机遇不足,作为自变量塑造了美国战略收缩的基本态势,拜登政府的执政风格以及战略偏好作为中介变量加强了体系刺激。由此,美国阿富汗政策从军事平衡走向多重平衡:以全面撤军为基础,灵活采取“接触+引导”的对塔利班政策,塑造“和斗兼济”的地区大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战略两难。然而,美国对权力政治工具的过度运用,给阿富汗政治重建进程及地区局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阿富汗反恐军事行动的合法性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事件后 ,美国领导的在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 ,在国际法上找不到依据。美国以“自卫”为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 ,未能遵循武装冲突中的人道主义法规则 ,其行动的合法性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6.
温宪 《21世纪》2010,(10):15-16
美国人有个说法:“在渡河的中途不要换马”。然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却不得不“换马”。他宣布接受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的辞呈,任命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这一职务。  相似文献   

7.
“9· 11”事件之后 ,阿富汗周边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对美国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发动的以 9·11事件为直接导因的阿富汗战争 ,既是一场反恐怖战争 ,也是一场由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长期互存偏见而引发的一定范围的文明冲突 ;恐怖与反恐怖只是其表现形式。美俄等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积极合作实际是出于反恐怖的共同需要所促生的策略之举 ,它并未使相互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全面化解 ,所谓“后冷战”结束的说法尚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阿富汗战争中有限的国际合作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多年来所奉行的单边主义 ,但它将使美国今后在单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选择问题上更为实用和灵活 ,分别或合并使用二者。阿富汗战争也将使反恐怖及其国际意义成为美国今后推行新干涉主义的新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以来,美国主导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积极实施对阿“新战略”。地区国家对阿富汗和平重建十分关注并大力开展相关的外事工作,尤其突出了对阿富汗的援助。中国援助阿富汗和平重建的举措应当从资金管理、组织机构、援助项目等多方面增强阿富汗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阿富汗局势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阶段,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克服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胡赛尼是移民至美国的阿富汗人,他凭借《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两部小说成为当红作家,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胡赛尼的阿富汗人身份使他能够很好地深入阿富汗人的内心世界,并发掘出他们所珍视的东西.胡赛尼的美国人身份使他能够用美国的意识形态和语言去解释这些东西.胡赛尼作为移民的双重文化身份使他能够理解阿富汗,也能够理解美国,因而可以作为阿富汗的代言人,将阿富汗介绍给世界.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911事件”后阿富汗和阿富汗人在西方的负面形象,还阿富汗人一张人性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9·11”事件后中东强烈的反关甚至仇美情绪,布什政府决定加大对中东的广播宣传。布什政府认为,从整体上讲,中东的媒体环境对美国是“不友好的”,甚至是“充满敌意的”;中东民众所接触到的有关美国的信息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被歪曲的”。这些“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误导了中东民众,使他们对美国产生了“误解”和“仇恨”。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不久很快建立起包括萨瓦电台、自由电视台、自由阿富汗电台等在内的中东广播网络,目的是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传播美国的价值观,舒缓中东民众对美国的敌意,增进中东民众对美国的好感。但是从2002年初至今的情况来看,布什政府对中东的广播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核心原因在于中东民众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不满。  相似文献   

12.
塔利班宣布拉登“无罪” 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11月20日宣布对本·拉丹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调查结束。塔利班以美国拿不出证据为由宣称拉登“无罪”。 3周前,塔利班负责司法事务的穆罕默德·萨基卜领导一个调查小组就美国提出的一项指控进行了调查,调查于20日结束。 此前,塔利班临时政府已经宣布,20日是调查的最后期限,如果美国不能在此日期前拿出本·拉登从事恐怖活动的证据,他们将宣布本·拉登无罪。在塔利班的许可下 本·拉登几年来一直居住在阿富汗。  相似文献   

13.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腾出手来,以伊拉克拒绝恢复武器核查为由,把反恐矛头对准宿敌萨达姆。美国指责伊拉克开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与基地组织暗中有牵连,一再声称将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一时间如箭在弦,风声鹤唳。但是,与上次海湾战争不同的是,美国对伊动武的意图遭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应者廖廖。为了避免“9·11”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反恐战线遭受挫折,美国决定先在联合国通过新决议,以取得对伊动武的“授权书”。美国要在联合国通过的新决议,核心问题是武器核查。从199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中东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和引进西方价值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为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美国在民主盛装之下,其实另有他图,即地缘战略、石油战略和反恐战略的远东地区霸权利益谋求。民主改造“大中东”国家的背后是“美国利益”高于“阿拉伯利益”。  相似文献   

15.
从索马里到阿富汗,从伊拉克到巴勒斯坦再到黎巴嫩,这些地区无一不是充满了混乱。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当地更为矛盾的现实。在伊拉克,部分逊尼派抵抗力量被动员起来反抗基地组织,因为后者针对什叶派发起了血腥的战争。在阿富汗,一些暴力事件使得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的外籍士兵誓不两立。前者奉行民族战略并寻求与阿富汗政权和解的办法,而后者则号召推翻被其视为“亵渎宗教的”阿富汗现政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期刊方阵”正式推出 新闻出版总署主办、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期刊展11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全国共有7000家期刊参加展出,这次展出的期刊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的整体水平。酝酿已久的“中国期刊方阵”在这次展会上正式推出。 △美国战机继续轰炸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 美国战机11月6日和7日继续轰炸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打击重点在北部,力图协助反塔联盟的军队向重要战略城市马扎里沙里夫进军。 △中央军委举行纪念徐帅诞辰100周年座  相似文献   

17.
品赏生香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在美国一炮而红。他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一出版便占据了美国各图书销量榜的前列。近日,《追风筝的人》“追”到了中国,中文版已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内容简介:12岁的阿富汗富家爷阿米尔与人哈桑情同足。然而,在一场风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逃往美国。成  相似文献   

18.
“中亚”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外还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拥有大量穆斯林的印度西北部。这就是新疆向西所面对的所谓的“伊斯兰地区”(D ar-a l-Islam),伊斯兰教向东发展的重要的“延伸地带”。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国的西部安全与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受到“中亚”地缘政治文化的强烈影响,阿富汗因此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上海精神”、美国的“大中亚计划”、中国从传统的“重新疆”到“新疆经验”。  相似文献   

19.
自10月7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动武以来,美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中进行着“有限合作”,这一事件将会导致中亚战略格局出现何种变化,颇为引人关注。美国有现实需要也有战略考虑观察家们认为,美争取俄及中亚五国协助,既有战争的现实需要,也有战略上的长期考虑。首先,如果摧毁塔利班政权和消灭本·拉丹及其势力,光靠空中打击还不行,必须相机使用地面特种部队,而且需要持续作战。由于在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基地过于遥远,在阿富汗西面的伊朗长期与美交恶,在阿富汗南面的巴基斯坦与塔利班有着特殊关系等原因而不愿成为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基地,于是阿富汗北面的俄罗斯以及中亚五国,特别是其中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就成了  相似文献   

20.
阿富汗毒品犯罪形势严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的毒品交易在威胁着美国不惜诉诸战争而想要稳住的一个国家的稳定。阿富汗政府官员至少涉及70%的毒品走私。“毒品交易链从地区一直延伸到政府的最高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