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存在多年,作为大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更困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新农村建设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态势下,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探索,引导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到农村去就业创业,赢取人生。这既是促进就业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和农村来说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导向性措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突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瓶颈.为大学生的成搭建了平台为农村的科技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此项措施既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也为党政干部队伍培养了优秀后备力量。在为各方带来显著利益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制度必然也存在着些许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弥补不足.使之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背景、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凸现。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党和国家很重要的一个思路便是: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期待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局面。为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众多的优惠政策,许多高校也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了“创业基地”或者“创业中心”,社会组织对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一些扶持和帮助。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一是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党政干部来源,二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需要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农村建设队伍。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杨玲 《城市》2010,(10):13-19
一是建立“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帮扶欠发达区域进行公共服务建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圈”区县对口帮扶经济较落后的“两翼”区县,开展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和融资支持等帮扶。二是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城市资源下乡。通过支持统筹城乡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茹平  张力群 《职业时空》2008,4(8):123-123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最终靠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近几年来,在人才市场上,一个现象愈演愈烈,一方面企业慨叹”招聘难“——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慨叹”就业难“”—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的矛盾,必将促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也就必然从“精英就业”迈向“大众化就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必将建立一种旨在体现当前社会、大学生个体、高校等多方面的综合需求的就业接口训练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所以自80多年前晏阳初及其同仁发起“新乡村建设运动”之后,关于农村发展的讨论和试验就没有停止过。2006年,国家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之后,农村发展问题走出了以讨论和试验为主的“新乡村建设”阶段,而开始迈向更为务实的“新农村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当前农村不断衰败、农民处境艰难和农业发展缺乏后劲的大背景提出和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可以在其中实现生产和再生产,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和意义,村庄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高度认同感的生活共同体。所以新农村建设应该不…  相似文献   

8.
自得 《职业》2010,(22)
"青年人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天地,一定大有可为."今天,这片天地更加广阔,成为一片就业、创业的新蓝海. [总量目标]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京郊农村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认为这一角色的成功扮演,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新农村"的认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468名大学生问卷调查,较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的认识现状,了解了大学生认识农村的途径及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村官"的评价,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对于去农村发展的选择以及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认知较为迷惘,对去农村发展处于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的状态,他们对去农村发展的真实想法在这里表现得较为充分,这些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思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