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我国分享经济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沃土.经济改革30年来,有代表性的分享经济实践形式有除本分成制、净产值分成制、农村股份合作社、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等.这些分享经济的实践证明,分享经济在我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分享制度达到利益分享,从而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达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尽管民营化是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之路,但基于单独立法、产业可分性和企业外在效率的特殊法人——公企业制度将是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回避的制度安排;特别地,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某些模块将长期存在着这种制度安排。因此,中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宜采用"两分法、一步走"的改革路径,而应该选择"谱系法、分步走"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分享制"的本质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剩余分配.企业创新要求实施"分享制","分享制"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实施"分享制"要因企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分享制"只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实施"分享制"不能唯"分享制".  相似文献   

4.
依据诺思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以"下岗不离厂"现象为案例,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由路径依赖造成的"制度变形"现象。指出了东北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强路径依赖性"特征,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进而提出培育一个新的"社会基础"是有效破除这种"强路径依赖性"、顺利推进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的种种弊端,使国有企业显得羁绊重重而缺乏竞争力.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潮流,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将发生新的变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包括:把薪酬管理与内部工作环境相结合,逐步拉大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与一般员工的收入差距,使薪酬制与市场机制接轨等.它是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首先,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初始安排、改制历程及改革的现实困境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其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国企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改革前期对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依赖、改革后期对改革前期及对传统国企制度的依赖,并且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非正式制度的安排;最后进行简要总结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性条件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性质、企业剩余收益权和控制权与政府及经营者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改革战略。在实行治理结构创新的同时,对财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与社会和谐相悖的不公平现象。从2007年中央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来,国企红利仍旧大部分停留在国企内部,形成"体内循环",未切实做到全民分享,有悖公平原则。从公平的视角对现行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进行剖析,发现其在上缴比例、支出流向和民生支出上存在不足。对深化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公平为原则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以公平为原则,确立国企红利分配的专项制度,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加大国企红利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以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国企内外部监督体系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及其谋求"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衍生于僵化的"福利保障"终身雇用"和"铁饭碗"体制.自"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权利"分享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倾向更趋严重,致使国有企业曾一度陷于普遍的亏损困境.在目前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解除"铁饭碗"体制,重构劳动就业关系,实现"福利保障"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是西方社会中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建立在产权清晰基础上责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国有企业改革关键的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而不仅仅是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或"厂长负责制"转化为"公司制"。所以有必要对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以防止借改革之名行权力寻租之实。  相似文献   

11.
重新审视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三个方面作了全面反思和对策研究,提出国企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以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四个观点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新的国企改革制度设计,包括:自主联合劳动企业经济、职工集体持股的股份公司、公有制企业分享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构成其主体的公司制度的基础,则是公司产权制.公司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两次分离,并以此为原则形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关键,在于确立法人财产权,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3,(4):55-56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的路径,即是由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向国家一社会保障制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一制度的变革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985年之前是改革准备阶段,原有制度因经济改革而难以为继,各地都在盲目中自发试验。1986~1992年进入改革时代,但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新制度缓慢生长。1993~1997年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带着明显追求效率优先的烙印,曾一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誉与政府的信用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有企业从国有制、承包制到现行股份制治理结构的分析,探讨了以公司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结合中国国有产权占主体的特点,分离政府职能,创建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最终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产权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高校薪酬结构模式、薪酬水平及作用的分析,指出我国高校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岗位津贴制、"三元"结构模式、宽带薪酬制度模式等对薪酬制度的影响,说明高校薪酬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有企业建国以来、尤其自改革开放至今体制演变进程及改革成效的回顾,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需求不旺和供给不足。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着重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制度供求关系不协调的现实原因,进而提出政企分开,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市场机制,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行"债转股",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无疑将给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脱困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历史形成的制度性痼疾,我们不能单纯依赖"债转股"的形式,而更应注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因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才是治本之策,何况就债转股实践而言,我们面前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国有企业脱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董事会试点改革有助于破解中国国企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外部董事制度是此次试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激励机制的博弈论模型,用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外部董事激励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应用经济体制效率分析的有关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典型模式进行效率比较分析,以揭示国有企业制度效率的动态改进过程和明确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试图为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启示。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国有企业制度效率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态过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与制度效率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制度效率是制度创新的追求目标和方向,而制度创新又是制度效率优化的动态表现和实现手段。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必须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制度效率为根本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民营化"浪潮席卷全球,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型国家,都把"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而中国"民营化"的理论与立法远远滞后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缺乏健全法律制度有效规制的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成为改革之路上最大的难题。国有资产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在国有资产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扩展,构建我国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制度对国有企业"民营化"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