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从地方综合年鉴自身的编辑特点,信息源的主客观状况等方面作初步剖析,探讨打破这一瓶颈的方式方法。一、地方综合年鉴现状简析 和其他年鉴一样,地方综合年鉴自身的性质、作用,决定了它的基本定位。 首先,从内容上看。由于地方综合年鉴要综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这一特殊的商品,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把年鉴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编印成书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要经过组稿、编辑、审稿、定稿和装帧出版,才具备其商品价值;另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年鉴出版后的工作,要经过发行,将年鉴送到读  相似文献   

3.
地方综合年鉴卷首彩页的编辑,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创新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无疑会使地方综合年鉴大为增色。本文根据《江阴年鉴》几年来的编纂实践,围绕如何编辑地方综合年鉴卷首彩页谈点个人看法, 欢迎年鉴界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4.
地方综合年鉴是年鉴家族中的一个类别。目前我国近2000种年鉴中,地方综合年鉴是主流品种。由于“众手成鉴”基本撰编格局,地方综合年鉴主要依赖各行政手段,由各撰稿单位提供的基本稿件(初稿)集撰而成。各单位、各部门提供的初稿,受制于撰稿人认识水平、文字水平以及对年鉴文体规范要求等的理解差异和熟悉程度,文稿质量高低往往参差不齐。要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年鉴初稿的质量。应充分看到,把好初稿关,是年鉴初稿撰稿人和编辑的共同责任。又由于提高年鉴总体水平主要依赖初稿质量的提高,所以,年鉴初稿的撰写是提高年鉴质量最关…  相似文献   

5.
年鉴要提高质量,提高编辑素质是关键。以往我们在谈论提高编辑素质时,往往注重对编辑人员的文化功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讨论得比较多,而对年鉴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鉴编辑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讨论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笔者不揣冒昧,就年鉴编辑人员为提高年鉴质量应具有的几种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1.权威意识。我这里所说的权威意识,并不是说年鉴编纂者个人有什么权威,而是指我们所编的书——年鉴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之所以这么说,这是由年鉴的资料提供者和编纂者所处的地…  相似文献   

6.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他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  相似文献   

7.
要想编好一部年鉴,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完成。首先是明确指导思想和市场定位,确定编辑方针,制定编写原则,建立编委会、编辑部及特约撰稿队伍。中心环节就是设计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地方综合年鉴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思考》一文,根据其多年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动机、读者对象、市场判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要扩大某种载体的信息量,加大其俭索性.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编入二次文献。文摘性报刊杂志倍受欢迎,发行量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是采用了与二次文献相似的编辑方法。年鉴不能象文摘性期刊那样办,但二次文献却是年鉴最正宗的内容。综观我国年鉴,在二次文献开发方面,专业年鉴优于地方年鉴,专科年鉴优于综合年鉴。某些专业年鉴因其性质所定.是以二次文献唱主角的,如《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年鉴事业取得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的缺陷,年鉴的编辑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年鉴缺乏实用性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诚然,一部年鉴是否实用,涉及到文体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信息是否密集、资料是否权威、检索是否快捷、价格是否适宜等等诸多因素,但是,年鉴内容是否实用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决年鉴的本质问题,最根本的是革新内容。在这里,本文只就地方综合年鉴,特别是市县年鉴进行剖析,并就年鉴内容的革新谈点肤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一、年鉴内容的基…  相似文献   

11.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1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刊登了国存丰先生的文章《简析综合年鉴与部门年鉴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简析》),提出了正确处理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关系的问题,并且以《浙江年鉴2008}和《浙江外事年鉴2008》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笔者从事年鉴工作多年,并且非常凑巧,担任过这两部年鉴的编辑工作,既有编辑综合年鉴的经历,又有编辑行业(专业)年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一次赋予地方志工作机构新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将地方综合年鉴纳入地方志序列,不仅是地情研究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不是该不该编辑地方综合年鉴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好的问题。作为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近年来笔者分管年鉴工作,深深感到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编一本书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地方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更是关系到这一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此,笔者谈一下自己在管理年鉴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要充分发挥年鉴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其时效性是一个重要途径。时效性,就是要将年鉴应汇集的信息,尽快地提供给受众。笔者认为,增强年鉴时效性的途径有三。 一是加快年鉴编辑进度。如何加快年鉴编辑进度,这是年鉴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年鉴无论是以书的形式还是以期刊的形式出版,都属  相似文献   

15.
地方综合年鉴的雷同化,一直为年鉴界所诟病;而寻求综合年鉴的特色化,也一直为年鉴工作者所企盼。近年来,笔者研究一些综合年鉴在特色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切感到:影响综合年鉴特色化最深层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显而易见,传统的思想理念,惯性的思维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束缚了思想,禁锢了创新。要打造综合年鉴的地方特色,最根本的是要冲破传统思想理念的樊篱,突破惯性思维方  相似文献   

16.
《桐乡年鉴》创刊于1998年,是一部地方综合年鉴。8年来,《桐乡年鉴》的编辑们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从而使之赢得了多方的肯定和赞誉。《桐乡年鉴》1998年卷和2003年卷获全国地方年鉴评比综合一等奖,1998年卷和2004年卷获浙江省地方年鉴评比二等  相似文献   

17.
《福州年鉴》根据本身的特点和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始终坚持着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规则,以保证编纂工作顺利进行。坚持两个规范化并举的编辑思路所谓"两并举"的编辑思路,即坚持城市综合年鉴规范化和地方统计年鉴规范化并举的方针。《年鉴》是工具书,就城市综合年鉴而言,它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一、全书框架结构分类编辑法;二、章目设置上使用归类划目法;三、条目  相似文献   

18.
编者寄语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I0001-I0001
本期“理论与实践”专栏集中发表了一组反映地方专业年鉴改革、创新及加快发展步伐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出自具有丰富编辑经验的行家之手,且在“第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研讨会”上宣读研讨过。其中,周兴俊《中国年鉴的整体观与系统论》,提出要把中国本土年鉴作为一个左右关联、上下对接的系统来看,也就是要作整体观,进而发挥它的整体优势,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这一点出发,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国年鉴网的建设,同时创造条件,争取创建中国年鉴馆。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编的区县综合年鉴往往有大量的照片和不少图表,这些年鉴照片、图表不仅增加了年鉴的信息量,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年鉴的档次和水平。1.充分认识年鉴照片、图表的重要性。年鉴已日趋成为一个地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年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形象,因此,年鉴工作者都十分注重编辑的质量,把年鉴照片、图表的编辑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在思想上要更新观念、强化意识。一是照片在年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年鉴编写实践中,年鉴界对照片在年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照片已成为年鉴文字内容的有力补充。各年鉴编辑部一般都有一名编辑骨干具体…  相似文献   

20.
年鉴组稿是年鉴编撰中的重要一环。有人说,年鉴编撰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便是组稿。组稿与年鉴的质量、时效是息息相关的。首先,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的主要特征就是资料性。地方综合年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等方面,它的面应讲求广,这就需要在组稿中,把征稿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花大力气,难以收集到全面的资料。其次,年鉴又要讲求时效性。目前,几乎各地的综合年鉴都力争早出版。早出版,年鉴的信息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要出版高质量的年鉴,就必须做好年鉴的组稿工作。地方综合年鉴的编撰者大都是政府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