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宏愚 《管理学报》2005,2(3):258-262
对罗纪宁博士所撰<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进行了评析,指出对"管理学"的概念要正确解读,对西方管理学的评析要客观,讨论了建设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伶 《南开管理评论》2005,8(1):108-112
本文运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2、2003、2004版)的统计数据,分析比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B缉中"社会与管理/管理/综合"类收录的所有管理学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数据,重点评价了<南开管理评论>在管理学期刊中的学术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学秀 《管理学报》2008,5(3):313-319,36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日益提高,学术界对中国管理和管理学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2008年3月29~30日在西安召开的"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管理学在中国"的概念与研究意义、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文化情景的管理问题及中国管理学派的创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此,在介绍诸多基本观点的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谈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人怀  孙东川 《管理学报》2008,5(3):323-329
分析了中国管理科学面临的形势;评述了管理科学与管理学的广义内涵与狭义内涵,赞成对管理科学取广义;建议学习与借鉴钱学森关于系统科学与系统学的论述以及所做的工作;认为中国的管理工作在全世界独树一帜,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正在形成,应该积极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最后对创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对当前我国管理学名词术语的一些疑惑,提出管理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对我国管理科学基础研究主渠道研究经费使用的指导思想的解读,明确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终级目标是"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通过对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分析,支持了"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制订的管理科学的战略目标;从学术期刊的视角道出了《管理学报》对这一战略目标的憧憬和努力,并期待着管理学者、专家对《管理学报》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3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构建;中国学者原创的管理理论.会议也对公共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国有企业、知识管理与虚拟企业等聚集性选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在中国”2014年会(第7届)以“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新挑战”为主题,从当前中国管理实践的新情境出发,结合网络科技发展引发的组织实践与理论变革,通过管理学者及实践者深度对话,围绕创建“网络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从“管理学在中国”实践探索、“管理学在中国”理论研究、商业组织研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研究等方面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快速工业化、渐进市场化和全球信息化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国家情境因素,以此为基础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将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转型"、"完善提高"、"全面创新"3个阶段,总结了中国企业管理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学中的指导地位,重视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的系统性,坚持跟踪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与解决中国具体管理问题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规范相结合,坚持企业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本文最后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未来中国管理学者的使命是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和学科体系,促进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管理方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管理研究的系统性再剖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在简要回顾管理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管理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再剖析,将管理 解析为方法优化、认知行为和人与物互动秩序3 个方向上的知识体系. 以此为根据,一方面对 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适宜方向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拓展了一组较为实用的组织管理分析框架. 最后,对中国管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振杰  王学秀 《管理学报》2010,7(2):159-170,253
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的研讨内容可分为3个方面:①对“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②“管理学在中国”的实践探索,包括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模式和战略管理实践等问题的研究;③“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体系建构。本届研讨会的学术特色为:逐渐向解决中国实际管理问题聚焦;平等、热情与自信的学术对话;更加开放的学术视野。在研究的前瞻与期盼方面,要有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切实行动;进一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采用那些适合于原创性知识形成的研究方法:加强“管理学在中国”的国际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