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掀起一场怀旧热潮,许多作家在对三十年代上海风花雪月的描述中陷入了前世今生的怀念中,她们的怀旧是一种随意的情感流露,而王安忆的<长恨歌>从都市历史角度入手,把这种怀旧现象作为文本内容,以主人公怀旧的失败解构当代上海文坛的怀旧热潮,对遗留在新时期的旧上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与重新的定位,并且以这种生活方式的死亡来反射新上海的成就与生命力,把殖民上海的繁荣与新时期上海的复兴进行了明显的区分,从而使<长恨歌>的怀旧区别于一般的怀旧作品,有着独特的品位与境界.  相似文献   

2.
“革命加恋爱”小说在 2 0世纪 2 0、30年代普遍流行 ,从自身的主题模式看 ,恋爱有着强大的粘合性 ,革命是变量 ;它大多产生在上海这个 30年代的文化消费都市 ,“文化街”的繁荣为其流行与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媒质 ;30年代的作家置身于“文化街”与“亭子间”之间进行文学实践 ,这种文学生产方式将革命与恋爱相粘合产生出大量文本形态。主题模式、文化传播、作家的文学生产方式三者的结合使得“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成为 30年代上海独有的一种文化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影观念,袁牧之是 促进中国电影观念成熟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观念代表了平衡的综合的电影观基本成形,即把电影作 为一种进步文化,体现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影响下《申报》广告呈现的特色,并从消费品广告、消费观念广告两个维度深入探讨《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工业产业遗产旅游折射了一种后现代怀旧心理。后现代怀旧聚焦于“较近的过去”,并通过怀旧消费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和解,形成了一种可以弥补缺憾的社会机制。国有电影制片厂的遗产旅游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社会机制,游客在与长影文化街区的旅游互动中,通过经历性怀旧体验与获得型怀旧体验两种途径,实现了对过去的调动与美化以及选择性屏蔽,完成了对自我连续性及身份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形成了对“崇高”意义的文化认同,并参与了文化的再生产,重塑了对长影的品牌认知。通过构建“后现代怀旧体验—文化认同—文化再生产”的后现代怀旧机制分析框架,论文为仍在运营的企业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电影明星的国际化之路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其深层背景则是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位置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走出国门,闯荡欧美,而在国际影坛上能留存一席地位的凤毛麟角,这一集体性行为的背后,则折射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电影以及电影人急切地试图与世界对话的愿望;80年代、90年代之交,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身的表演与本土电影文本及社会文化语境的结合,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影片作为载体,以其在国际电影节这一平台的亮相及获奖为标志性符号,使演员走上国际影坛,巩俐作为依赖本土电影制造的国际明星,成为这一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方式的典型个案;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明星的国际化之路则呈现出多样性特质:一方面,章子怡、余男等依然沿袭着巩俐的国际化路径;另一方面,数量更多的明星则依托一些投资巨大的合拍影片,通过为其添加中国元素的方式,为本土电影市场提供一些“特别制作”的影片,其背后,则是好莱坞对于巨大而潜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觊觎与强势介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掀起一股怀旧电影热潮,这些作品以“青春怀旧”为主题,因为契合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叙述诗意青春的怀旧语言、展现青春成长的怀旧情节及引发审美体验的怀旧符号等角度出发,剖析“怀旧情结”在青春电影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重读评议20多部影片,可以看到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佳作迭出,群星灿烂,具有与世界先进文化同步发展的深刻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电影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优秀影片、优秀导演对中国老一辈电影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导演,一方面与电影艺术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导演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息息相关。将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电影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就迎来了突破。这一突破不仅影响了现代电影的创作与生产,也体现了当时电影界进步的美学观念。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集中地体现在海洋意象、海洋电影音乐以及海洋叙事风格三方面。海洋意象融入了女性形象的内在情感中,参与了女性形象的建构。海洋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多重表达,突出地体现在《渔光曲》中,通过电影声画的同步结合,形成了作为海洋电影的独特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在叙事风格层面,海洋电影也从20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向30年代与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多部影片进行不同程度的重读评议,说明了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佳作迭出,群星灿烂,具有与世界先进文化同步发展的深刻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论联华电影的思想意识与艺术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时代精神的表征与社会历史的纪录,联华电影既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意识,又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为电影的民族化作出了贡献。联华电影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提高了1930年代国产电影的思想与艺术水准,但由于思想意识和电影美学观念的局限性,联华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也都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在同时期其他影片中也明显存在着,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上海自开埠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口城市,这其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与物质条件的积累。1912年6月5日《真相画报》在沪创刊,成为中国最早的美术类综合性旬刊,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刊物,开创了上海画报新纪元,同时亦开辟了都市文化艺术的宣传窗口。《真相画报》在其创办中所带来的全新办报理念,以及其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图像,在倡导新派艺术以提升国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尝试,在上海都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真相画报》对构建今日和谐社会,繁荣复兴新世纪都市海派文化艺术具有借鉴意义,其全球化的媒体经营战略对当今的城市大众传媒同样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长篇小说《长沙白茉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至1930年间上海作为摩登都市的多重面相。在重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摩登与都会传奇上,消费型的物质文化、“颓加荡”的欲望风习及对“青帮”形象的塑造等开拓了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在对一代怀揣“上海梦”的青年的情爱体验传达上,上海摩登欲望视野下的各式女性挑战传统男女情爱伦理关系,呼应享乐主义性观念的变革等,传达了身陷欲望“围城”的一代青年的人生困境;主人公赵克明历经考验最终拒绝上海摩登而选择革命,以此作为一般意志不坚的革命青年遭遇上海摩登的声光化电之后的超克之道的叙写法极有深意。黄仁宇的历史想象丰富并大大拓展了现代时期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15.
重写上海: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的沪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电影和有关上海的电影将上海的文化影响带到全球,解读(重读)和书写(重写)上海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上海话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全面展示了在国家、公共领域和所谓的历史客观文化的深层结构里存在着的那种地方性的、私人化的、原初自发的主观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神话与“新”的观念密不可分。“新”的实质在于对时间的重构。而作为视觉媒介的电影将作为抽象的时间概念的“新”物质化和视觉化了。电影《新女性》是体现30年代上海现代性的典型的视觉文本,重新审读影片对相互冲突的时间的融会、规范和安排,可能得到对30年代上海殖民现代性最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众多复杂文化现象.其中,大上海京剧作为最成功的文化娱乐产业成为艺海弄潮儿的同时却又与时代思潮若即若离,成了革命旁观者,是众多复杂文化现象中突出的一个.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它既与上海的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有极大关系,也与京剧艺术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构成了一个审美壁垒有关,时代思潮、消费市场、艺术形式既使它走上繁荣,也有效地阻止了它被革命风潮所改造,正是在这种文化生态下,这一艺术国粹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在1930年代的文坛上,施蛰存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像京派那样在自然生命中寻找生存的价值,也不像海派那样沉迷于物质世界,同时也拒绝革命文学对未来的展望。他在乡村与都市文化的时间差中确定自己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