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洪纯彦逸话"是朝鲜朝中后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朝鲜译官洪纯彦的传说,而这个传说不但与历时200年的"宗系辩诬"的成功及"壬辰战争"中明军的出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互文性,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朝鲜族著名小说家金溶植的历史小说《报恩缎》有着极为密切的互文性。尽管"洪纯彦逸话"以及以此为蓝本的《报恩缎》与历史真实不尽相符,但从中可以领略到朝鲜人民以至中国朝鲜族人民心中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及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亲华感情。  相似文献   

2.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的"不具来生业报恩"当作"不惧来生业报因"。"业报恩"不可理解,"业报因"是佛教经论中的常见搭配,且变文中旁证甚多,故"恩"当作"因"。"具"虽可与"业报因"搭配,但不合上下文意;上下文多说地狱之可惧,且"惧(畏)因(果)"是佛教经论中的常见搭配,故"具"当作"惧"。  相似文献   

3.
东莞凤岗是宋代客家民系南渡珠三角的栖身地、明清两代大量移民海外的中转站,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过番"投资热土、大批南下民工的工作居留地,由是形成了一座特色鲜明的"客侨文化名镇"。其自然地理景观、风水田园景观、村镇空间景观、建筑艺术景观、民俗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性关联、先进性特质、民族性风格的"客侨亚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日益趋同的情况下,有必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划定保护紫线、设定维修图则、确立主题风貌款式、使之自立世界民族之林,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资本所刻意建构的消费社会景观是在物质对人异化基础上的再度异化,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种"景观拜物教"。"景观"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与革命性,使人屈从于这一异化的力量,主体从被殖民转向自我殖民。景观社会理论揭露了资本的意识形态控制,在更深层异化统治中寻找人类自我解放的可能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尖锐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叙事的角度研究景观设计,可以借用隐喻在特定场所设计中使作品脱离形下之"器"并表达其形上之"道",借用省略在空间设计中促使事件与意义的生成并延伸其空间感染力,借用反复在景观塑造中引导层次组织的结构关系并强化效果体验,借用婉转在空间景观设计中烘托景区联系与景观层次,从而给人以婉转曲折的审美体验。将修辞学的相关概念与手法引入景观设计,可增强叙事性景观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让人们更加关注城市景观的人文空间价值,使环境体验者在参与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场所记忆与场所认同。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八大王》的西域传说源流及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聊斋志异·八大王>写的鳖宝故事与动物报恩母题、佛经龙女报恩母题和"胡人识宝"母题有密切联系,鳖宝具有聚宝和发现宝物功能.中国古人对于鳖宝的信奉以及宝贝观念的形成,深受印度民间风俗及西域外科医术、佛经海洋聚宝观念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校园景观教学是健全景观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实景教育篇章。通过室内外教学有机融合,加强学生对于景观设计空间的直接认知、理解和表达。校园景观所贯穿的基本、朴素的设计守则与务实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集情感、直觉、智慧和激情为一体的景观设计理念,以远离设计中的浮躁、苍白和夸张。文章以三所有景观学专业的院校为样本,结合其校园或局部景观的认知,透析国内景观学实景教育精神,并探讨了校园景观的塑造应融合"亲土性"、"历史性"、"场所性"的设计理念,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景观竖向规划设计是为满足道路交通、场地排水、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效果、提供植物种植良好小环境、改善环境景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结合场地建筑等条件对自然地形的利用和改造所进行的,以确定场地坡度和控制高程、平衡土石方等内容为主的专项技术设计,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寻自然条件下景观竖向规划设计的相地合理,分析详尽;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设计合理,工程优良;景观优良,功能完备;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一般性原则,归纳出"地形逐层分解法"在总体竖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步骤及应用方法,以及"台地法"在景观各不同细部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轮指"是琵琶演奏技巧中最基本、最难的技巧之一,掌握了基本功只是运用"轮指"的初级阶段,如何在演奏中合理地运用、准确地表现,则更为重要,其次,是如何与其它手法技巧组合成具有对比和层次的手法群,以加强其表现功能,让乐曲注入丰富的情感,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格式塔美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翻译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意象也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而是超越局部而发生的整体意象。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留白为翻译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本文拟从格式塔美学角度,阐述中日谚语数字翻译中的"接近性"、"闭合性"及"同构性"原则,希望在管窥格式塔美学魅力的同时,也为翻译标准"神似"论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