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图书馆作为科技是第一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其基本含义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此,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了论证与阐释,不再赘述。换一个方位,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善与恶都带来了无限…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程度。高等教育,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进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对科教兴国作出了重大部署。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而且切中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世界上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经济建设的注意力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  相似文献   

5.
今天,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带来了科学的春天。当我们有机会到乡镇企业走一走,我们不仅会为这里的规模、产值、贡献而惊叹,并且也会极其深刻地体会到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资金、能源、交通,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作出努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经济,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如何看待人的科学素质与科技进步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科学素质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当代科技进步所依赖的基础和条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考察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如何,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这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普及程度如何;第二,国家的各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否完善;第三,整个民族的科学研究素质如何,在一些主要领域是否有第一流的专家学者。事…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科技革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科技革命的关系姚伯茂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中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所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实质就是人的发展。可见,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方针,深刻揭示了科技革命与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所做出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更集中地体现了生产力要素中进取和创新的特质。科技创新实质上就是要不断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科技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 ,提升产业结构 ,是“十五”期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已成为国际间各种竞争的焦点,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崇高地位。然而,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改革与教育评价的方向,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义务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教师的摇篮,因此提高学生的素质,灌输素质教育思想,是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课堂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小学教育工作的适应能力呢?笔者…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先进文化 塑造四有新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仅仅强调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的形成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这个社会的未来将是不美满的。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所警示:“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李鹏《政府工作报告》98.3.5)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在二十一世纪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要承担祖国建设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面对时代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重视以智慧、信念、涵养、人格为标志的人文素质培养,因为这是二十一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新命题。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排斥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先导性因素,影响构成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深刻理解这一点,对自觉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振兴科技靠什么,当然要靠人,要靠人才!而人才则要靠培养,靠教育。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繁荣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这是一个高瞻远瞩、英明伟大的论断,不仅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结合。”“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并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这些科学论断,不但阐明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而且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成果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遇挑战和发展都已摆到了我们面前,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速发展,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性的方针,不但要抓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而且更重要的还要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科学技术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才能真正发挥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的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 ,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些论述 ,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和提升 ,对我国高校真正成为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高校理应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地。纵观近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17.
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省份,江苏要在较高GDP下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江苏早在1989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确定实施了“科技兴省”战略,这一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後被调整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自“科教兴省”战略实施以来,江苏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目标,始终将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有效…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和教育先行,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这一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也为新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立法宗旨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由此可见,加强素质教育,并不是教育工作中增添的一项新内容,而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人应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