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正 《职业》2011,(29):25-26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每年新增大学生的统计,1999~200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多招收60万大学生。大学生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社会带了新的难题——如何解决大量毕业生就业问题。进入21世纪,伴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升,大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滑落。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转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体系结构日趋完善。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它既增加了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又加剧了就业的竞争和困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也相对较低,整体就业形势也不太乐观。本文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和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应对方法进行了一些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就业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了解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制度、就业观念等尚未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变化,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缺乏就业竞争力的事实,并由此造成“供需”矛盾。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与人才培养过程密切相关的,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某一时段某一时点的教育。“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和必经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全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多大学深造机会。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如何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     
《职业》2010,(3):12-12
630万: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 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22%。164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了87%。 虽然2009年就业实现既定计划,但人社部表示,由于我国就业环境没有根本性变化,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尤其是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将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正当就业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从我国的法制环境、社会上的就业歧视现象、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维权意识现状等角度考察,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维权意识教育紧迫而重要。本文对我国法律规定的毕业生就业权益应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评析法等教学方法加强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意识教育,使毕业生明白自身究竟享有哪些合法权益,树立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就业维权的具体途径,同时也能督促高校加强对毕业生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曹艳华 《职业时空》2008,4(8):122-122
教育是立国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并且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就业率是检验学校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也日益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这对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形成了障碍。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现阶段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其目的是希望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有效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雅雯 《职业》2016,(15):139-14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待就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前教育界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如何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蒲宏伟 《职业时空》2008,4(2):96-9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调查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大学生们被蜂拥着“赶”进不算太宽敞的巨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正因如此,各方面都密切关注着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从就业现状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揭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而探究哪些因素在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有的放矢,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朱海淑 《现代交际》2014,(9):204-204
随着教育教学在国家发展中地位的日渐突出,大学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多样。语言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学的核心,近年来学习语言的学生越来越多。日本作为与我国毗邻的国家,两国交往甚密,日语教学自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语学习也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点。但是,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政策的出台以及学生数量的增多,都使得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逐渐增多,就业问题慢慢浮出了水面。虽然目前社会上的日资企业逐年增多,但是其招收的毕业生数量仍旧有限,无法保证大批量就业生实现全面就业,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就成为了学校和学生考虑的重点。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高等教育部门日语专业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做好日语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帮助他们做好就业去向选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大学优秀毕业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逐年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提升其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关系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情况。本文从拟从独立学院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角度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健康稳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学生现状、列举了影响就业的五种现象,指出毕业生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对策,高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在普遍提高全社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挑战。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之间要及时顺应市场经济的各种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准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从各方面、各角度共同努力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850万,比2017年795万多55万,而这个数字仍将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基本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新的就业形势。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近些年来这种优越感已经几乎消失殆尽,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形势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20.
王攀娜 《现代妇女》2014,(5):185-185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局部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局面。金融危机的袭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外部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