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因为中国书法基于中国文化的根本载体——汉字,它是汉字的艺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中国书法,可以从中国草书的意象传统中得到充分的启示。“意象”两仪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理论和审美意象命题的基本方法论,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本体论思维的结果,体现了中国汉字之美和艺术性呈现的基本奥秘。草书在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字的意象化传统,并在其中融入了汉字书写特有的创造性和审美表达路径。具体而言,草书以尽意摹象,减笔连笔,简体通假,浓淡飞白等艺术手段,使得汉字书写达到了意象表达和艺术审美相统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书法源于中国独特的东方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点画、线条、章法结构和笔势墨韵的组合变化来抽象、概括某种审美意识与文化内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广为大众所喜爱,其所应用和渗入到我们民族生活的深广程度,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本文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出发,由汉字的产生演变及其形式之美的内在特质阐述了书法艺术的形式之美,更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人格魅力的角度诠释了书法艺术的内在之美,从而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传统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书法在艺术门类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思想文化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和与气韵使书法因简而得天下之理,体现着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相似文献   

4.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
钱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书法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轨迹。在钱文的发展史中,北宋的钱文尤其值得关注。北宋重文轻武的文治政策、尚意书风的文化氛围、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使其钱文兼具篆书、隶书、真书和行草等书体,开创了以行草书入钱文的先例,在中国钱币艺术史上留下了与众不同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论书法的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国医与书法     
古代书论中,“中和”是书法艺术之审美原则,是品评书艺之重要标准,也是对儒家“中庸之道,尽善尽美”审美意识之具体体认.然而仅以儒家视角理解书法之“中和”原则未免失之狭窄;以辩证法立场解释“中和”,的确勉强,且失之宽泛;以美术形式规律与其它艺术角度把握“中和”,亦少书法独有之文化背景.“中和”作为书法原则之确立,与中国文化之多门类多层面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之内在联系,于此,不妨将医道与书法作一番深刻之详参比照,用古代医道(理论)理解书法“中和”原则,可以发现此一原则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指向书法艺术形式与人.与自然之最终统一,即“天人合一”,为中国一切传统文化艺术最高最理想之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套完整强大、意义明确的话语体系,其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字,对文字的解释与运用构成了我们的日常话语.进一步讲,文字体系始终在凸显、深化和强化着话语体系.我们如何将国家长期形成的文字体系融入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建构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汉字书法最具特色,它作为我国文字体系中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对深化和固化中国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中国书法的内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吻合,凸显儒家文化,符合实用主义的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将书法之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将书法之精神以新的文本、新儒家的话语表达出来,将书法之精神与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即通过书法情境、书法作品、书法实践、书法文化来带动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艺术自身特殊的形式美与装饰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意味和传统情调,成为消费时代视觉符号的重要代表,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以其成熟、细腻、有力的文化信息与装饰语言强化着当代的设计传达。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汉文化独有的艺术,熊秉明先生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说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它是对中国传统的理性精神最地道的阐发和表达。本文通过对书法这一“文化核心的核心”进行反思,反思的角度是由现代书法的案例透视传统书法,从现代与传统的对抗中领会书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精华,以其鲜明的个性诠释了当地的人文习俗、风貌特征和思想观念,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在装饰的样式、内容和题材方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从年代还是从它自身美的形式以及在建筑中的实用性来讲,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明清时期的徽州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凝聚了徽州文化的精华,装饰艺术上充分体现了以传统儒学和理学精神为主的徽州文化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对富有特色的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探究,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歌唱与书法同属于艺术的范畴。歌唱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的久远。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它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所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音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因此,歌唱跟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4.
论湘南传统民居门窗木雕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传统民居门窗木雕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世代相传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表现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朴素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实用和理性的价值观,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艺术风格和特征。从不同层面对其雕刻手法和艺术特征进行描述,可以从中领略传统木雕艺术与地方特色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的陶瓷文化艺术与墨西哥的历史密切相关,印第安民族的传统文化、装饰艺术特点对墨西哥陶瓷装饰艺术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影响决定了墨西哥陶瓷产品的独到的艺术特点和装饰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诗、乐、舞三位一体 ,乐感兴于天地六气之节奏 ,显现自然之和 ,在此前提下 ,宗白华提出绘画、书法等艺术融通于舞 ,体合宇宙生生之节奏的观念即融合了传统乐论之精神。亦同时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 :以“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相似文献   

17.
书法和具象艺术作为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它们与政治权力具有内在关联。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这两种艺术形式以身体为符号中介,形成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新中国初期,书法和具象艺术以符号的象征性特征把政治权力的实施融入到政治宣传画这一艺术形式中;在西方艺术影响下,以徐冰和马堡中为代表的当代中国艺术家,重新回到中国传统艺术与政治关联这一路径,以书法语言和具象艺术对政治权力进行符号象征,将艺术与权力的运作连接起来以构造完善的社会形态。视觉文化中的中国艺术以特有的符号象征,将美学与现实的政治权力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与西方美学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纵向、历时性的艺术转换与横向、版画的美学特质两个视角,论述陈天然感应时代脉搏的艺术道路及体现其个性品格的质朴美、诗境美、书法笔意美三大特征.通过其成长环境、文化之根、智能结构、艺术修养等多侧面,分析其特色形成的基因及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的陶瓷文化艺术与墨西哥的历史密切相关,印第安民族的传统文化、装饰艺术特点对墨西哥陶瓷装饰艺术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影响决定了墨西哥陶瓷产品的独到的艺术特点和装饰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蕴含了几千年历史中某类文化内涵的符号,也是民众某类情感的代言者.<玉梨魂>等哀情小说以诗化和雅化的手段强化了才子和佳人的悲哀,达到了本质意义上的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