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玮 《老年人》2006,(8):32-33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陕甘宁边区发生灾荒,日军和国民党反动当局同时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兵包围和封锁。“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凶相毕露,中止了对八路军的一切供给。一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为解决各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于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动员令。会后,一些人便在住地周围的山坡、路旁、河滩等空地上开荒种菜,还有的人养起了鸡、鸭、兔,但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效果并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区经济困难的问题。1940…  相似文献   

2.
康妮 《女性天地》2006,(12):42-43
提到家庭暴力,人们首先就会联想到紧张压抑的气氛,拳脚相交、盆飞碟打的场面。其实,除了动武动粗的暴力现象,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语伤害、不闻不问、无言蔑视、冷漠侮辱、拒绝性生活等等构成精神虐待的行为和表现,也同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这种精神伤害与身体侵害一样,对家庭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如果说前者呈现的是血雨腥风、惊涛骇浪,那么后者演绎的就是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汹涌。精神虐待实录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出现精神虐待的家庭中,虽然受虐者的痛苦是一样的,但其背后的原因、虐待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吴志忠 《职业》2018,(25):24-25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国家呼唤并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耕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和根本目的。本文从办学思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开花,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2500多个县中,有一些是以人名为县名的,由来情况不一。现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驻吴起镇),县名虽系战国名将吴起,但其命名却与古代无关。吴起任魏将时屡建战功,曾被魏文侯任为西河守,在这一带驻兵戍边,威名赫赫,今吴起县城内铸有吴起扬剑跃马的铜像。  相似文献   

5.
陆小玲  滕传姮  陈宇露 《职业》2014,(30):40-41
本文首先提出了中职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时期,采取柔性疏导的教育方式比教条粗暴的教育方式更适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需要。其次,分析了班主任的人格精神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保持和进一步培养班主任人格精神。最后,讲述了班主任的人格精神产生的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一种榜样和示范作用,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对中职班级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寅梅 《职业》2020,(1):52-53
本文分析提出,应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之中,改变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职教师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在教育岗位上体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认真、创新改进等方面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庆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已有6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大庆精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并推动着大庆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庆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加强和丰富大庆精神的内涵。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推进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阐述的事物的存在是运动着的,在当今所处的时代下,大庆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脚步、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的,为大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在工匠精神的视角下研究了大庆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大庆精神和工匠精神都蕴含着对职业的操守,站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二者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二者所强调的思想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伍。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爆发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角的爱国主义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涵的五四精神,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五四精神的来源。从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中探讨爱国主义精神对当时青年学生的作用,对思考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京红 《职业》2023,(8):54-57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现状与不足,阐述了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我们在忙碌而拥挤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时,常常会忽略了对身边老人的关爱,当我们以为物质的复出和给予,已经足以表达敬爱之情时,却不知老人最期待的,其实就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段陪伴,让我们的爱,温暖老人的寂寞,给予老人更多精神上的关爱与陪伴。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是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精神武器.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聚焦青年大学生,着力推动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荣圣  孟莉  胡顺娟 《职业》2020,(1):2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一流沂蒙工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增良 《老人世界》2008,(10):10-11
我像一个饥不择食的饿汉一样,如饥似渴地向延安这座革命传统的金矿汲取着精神营养。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徐特立老人的“一辈子做好事”精神,哪一种精神不是我们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精神食粮?哪一种精神不是激励共产党人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在延安的几天中,我一直被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许多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细节感动着……  相似文献   

14.
李慧琼 《公关世界》2022,(12):130-131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点不但集中在知识水平上,还应引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精神理念,将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着积极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本文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引领,发挥劳模和“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作用,并形成育人的合力,顺应人才强国的战略,为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职业》2018,(24):99-100
本文针对社会风气、历史文化两大因素对我国技工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引导、课堂渗透、校园文化活动熏陶、日常生活塑造、技能比赛激励、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让工匠精神引领技工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及精神文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精神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延续。本文主要是从红岩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对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红岩精神及长征精神进行深入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擘画百年奋斗图景的同时创造出了一大批和伟大实践同步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起点,形成了丰富的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带有鲜明政治底色、饱含时代风貌的独特贡献,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每一个具体精神都蕴含党在百年奋斗中的时间刻度和空间维度的双重特质。在党的第一批精神谱系中,伟大建党精神对于精神谱系的统领作用以及其与整个谱系的关系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史记》作为一部跨时代的著作,跨越了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其中蕴含的实录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和文学笔法上,更体现在作者司马迁本人对史传文学这一全新形式的开拓与探索中.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体例、史观的创新,对历史浪漫主义的发扬以及对传主精神形象的建构,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史学研究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求实与创...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的确,“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坡路社区位于杭州市中心的繁华地段,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有1086人,占总人口的20.7%,其中,“空巢”老人家庭占64.7%,是个典型的老年型社区,区域性老龄问题十分严峻。东坡路社区自1999年初开展“话疗”活动以来,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区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