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民国时期新兴的回族报刊中,回族婚姻问题是当时回族知识阶层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回族知识分子就回族社会中存在的早婚、奢侈婚姻和不遵从伊斯兰教义的诸多婚姻陋俗展开批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即适龄结婚、简朴婚礼和向伊斯兰教义回归。这些讨论和重建措施实质上折射了民国时期回族婚姻中“变”与“不变”的特征:产生一定变化的是婚姻仪式与观念,不变的是共同的伊斯兰宗教信仰以及相关联的民族认同感,以维护族群边界。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应该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农村少数民族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消除那些不利于少数民族女性发展、进步的习俗。该文通过对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米粮泉乡农村回族婚俗的研究,透视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对婚俗中影响女性地位的成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移风易俗与实施惠民政策有机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亲迎之礼"在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许多较有特色的新婚俗,包括就妇家成礼、下婿、催妆、婿骑马绕妇车三匝、障车、百子帐、却扇、观花烛等。这些婚俗的出现及变异,反映出唐代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科尔沁草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尔沁婚俗文化内容多样,特色鲜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载着科尔沁草原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学、旅游学及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科尔沁婚俗蕴涵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其潜在的文化传承价值、品牌价值及经济价值,即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婚俗的阐释性分析--一个回族村的法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对一个民族婚俗的法律人类学观察有助于更真实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民族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回族村的婚俗描述,以及少许其他回族村习俗的对比,进行一个受到宗教教义、地方习俗、国家法律等交叉渗透的民族婚俗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进程中,为了适应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也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回族对佛教文化中的某些“非典型性因素”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回族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适应,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贵州回族精妙而复杂的通婚规则与仪式程序安排,体现了该区域共同体对婚姻关系及其因通婚而缔结的社会关系的高度重视。也正是因为这些婚姻规则的存续,确保了贵州回族数百年来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20世纪90年代后,贵州回族的婚姻规则及其仪式程式遭遇了巨变。这种巨变一方面赋予了贵州回族婚姻现代性的时代风尚,但也导致通婚关系、因婚姻而缔结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深刻转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精神根基。银川市的回族文化源远流长,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回族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是当前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回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回族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学创作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民族生活的内核,才能把握民族的精神实质,创作出成功的民族文学作品,当代回族文学创作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0.
婚姻作为人的生息与繁衍过程,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巴渝婚俗作为巴渝地区的日常性存在,是解读巴渝人文内涵的一把钥匙。巴渝婚俗的地域文化人格,源于巴渝人对人生的关注和热爱。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巴渝婚俗虽然是中原婚俗文化这个大文化圈中的一个次文化圈,但从其文化品性来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它与中原婚俗文化除了具有共通性的一面外,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挖掘包括巴渝婚俗在内的风情民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历法及其修订 ,既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回族历法的特点及与回族习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传统婚俗中巫文化的形式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吾尔婚俗是以伊斯兰文化为基本框架 ,对维吾尔人生活有决定意义的伊斯兰文化似乎和巫文化是不相容的 ,但在其信仰中 ,神秘主义却一脉相承 ,原始巫文化在其传统婚俗中有大量的积淀 ,表现出独特的巫文化特点 ,至今仍强化着维吾尔人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要特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补经史之不足,《金瓶梅》与《红楼梦》堪为其中代表.二书中涉及宗教文化的描写带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当时民间信仰与实用功利的关系,同时塑造了不少逐利鄙俗的师尼僧道形象,亦是当时释道逐渐衰落的真实写照.而与人物家庭相关的婚丧习俗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各种形态的婚事描写、完整周详的丧礼叙述等,均反映出明清时期真实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回回民族在天文、历算、医药、地理、数学、化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这些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 ,学术界对回族科技文化成就进行了大量的发掘整理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以陈久金等先生在回回天文学方面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宋岘先生对《回回药方》的考释和讨论最为典型。但其他相关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如对回回科技文化的总体性思考 ,对回回科技自身的演变发展 ,尤其是衰落的原因等探索不够 ,研究的范围也不够宽广。  相似文献   

15.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了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风俗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汉民族的风俗特点是农本、儒化、兼容和神秘.  相似文献   

17.
婚俗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地区在继承西周以来"六礼"的同时,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既有胡汉交融的两面性,又有时代发展的历史印记,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抢偷婚俗是隶属于唐朝的东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渤海国的一种婚姻形式,它实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渤海妇女为维护一夫一妻制度做出了坚持不懈努力,这使她们在社会中拥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维吾尔族居民婚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在乌鲁木齐市,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绝对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歌,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