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族发展到清代 ,经济文化发展很快 ,原因在于岛内汉人增多和中原先进农具、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 ,清代的高山族人民也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他们不仅与汉族人民掀起过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风暴 ,而且还同汉族人民一道反抗了荷兰、法国、美国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詹贤武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4)
从血缘关系渐变为地缘关系,是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趋势.两族的传统社会组织在地域界限的划定、社会组织的构成基础和部落决策层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证明两族间有着相近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3.
许良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台湾高山族的历史和文化,早就引起中外学者的注意。可以说,台湾是世界上民族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藏地之一。对台湾高山族的民族学研究,是我国民族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因而有关台湾对高山族民族学研究的现状,尚缺乏最新材料可资参考。笔者仅以手头所掌握的材料,就台湾高山族民族学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及其所展示的新课题作一概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7,17(1)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台湾也是一个移民社会.在早期移民中,客家人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族群,不仅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清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这种影响的重要性,并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5.
演戏是传统社会民间主要娱乐方式。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演戏,不仅是为了耳目之乐,而且承担了广泛的社会功能。演戏成为人神沟通及密切各移民群体内部关系的工具,在台湾社会变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台湾演戏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陈国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高山族是祖国台湾的先住民族,对缔造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对建设台湾保卫台湾作出巨大的贡献。汉族是后来从祖国大陆陆续迁居到台湾的,他们和高山族一起,胼手胝足,一起把台湾建设成富饶美丽的宝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侵犯祖国台湾的外国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清代以前高山族和汉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的,据文献记载,按时代的先后,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从汉代到隋代,高山族和大陆汉族有了接触来往,汉族来到台湾,但高山族是开发台湾的主力。(二)宋元到明代,大陆汉族陆续迁入台湾,和高山族共同建设台湾,高山族也到大陆沿海活动。(三)郑成功时代,汉族大量迁入台湾, 相似文献
7.
颜章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清代台湾寺庙具有不同于内陆的特殊的社会功用,即移民的自治中心、官府发布示谕的场所、戍台士兵的公馆。随着台湾社会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寺庙功用的特殊性也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陈国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一、陈第是第一个接触高山族的学者高山族是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概称,又称为台湾先住民、土著族或山地同胞,又分为平地山胞与山地山胞,现有人口约40万人左右,占台湾省总人口的2%。台湾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3万5千年前的“左镇人”,以及1万5千年前的“长滨文化”主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三国时的“夷州人”(山夷)与隋代“流求人”也是高山族的先民。唐代,随着大陆移民的迁入,以及南洋群岛马来人与菲律宾人的迁入,与原来居民融合而形成为高山族,即明代的“东番夷”。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山族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亦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2):5-13
本文描述了台湾高山族的分布与现状,将其研究的历史分为四段过程,并从学术和行政的意义上就民族群体的划分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魏章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
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清代台湾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震灾和旱灾 ,虽然清朝统治者及地方官员 ,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 ,但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灾害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给台湾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甚至影响到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略论清代台湾社会的失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移民社会的失调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反”与“乱”,赌博成风 ,以及吸食鸦片的盛行等。但是 ,台湾移民社会同时又产生极强的自制力 ,这种自制力主要表现在祭祀圈的形成 ;建立社区的自治中心—庙宇 ;防御圈的建立。通过以上的社会控制 ,保障了台湾移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有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3):15-19
四千多年前的那场特大洪水,使海峡两岸流传着许多洪水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家喻户晓,台湾高山族(古越族一支)御洪却鲜为人知.从洪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成因、避让洪水之方法、洪水酿成的习俗与禁忌、治理洪水的主体民族等诸方面,可知两地人民本是族同源及神相似的骨肉同胞.其创造的"人定胜天"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杨先保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77-80
蓝鼎元对台湾高山族地区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和主张,为清王朝制定对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并直接或间接地为清统治者所接受。他是一个从清初统一台湾的施琅到清后期全面振兴台湾的刘铭传之间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台湾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施联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三百二十年前,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率领的爱国军队,在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永远值得怀念的英雄史事,具有重大的意义和鼓舞作用。 郑成功驱荷复台之所以取得辉煌的胜利,是由于它不仅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与其正确对待高山族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分不开。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孔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大租和小租,是明清以来在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和台湾出现过的一种永佃土地上的地租名称,在其它地方则有不同的叫法。大小租在台湾出现以后直到日本占领以前,一直是台湾土地上最主要的一种租佃形式,因此,它是研究台湾土地制度和台湾经济史时不能不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对大小租在台湾出现的时间和社会条件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蔚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5)
台湾古称“夷州”等,很早以前,当地的高山族先民就与祖国大陆人民有过交往。隋唐时期,史籍称台湾为“流求”。据《隋书》记载。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在继大业三年遣羽骑尉朱宽及海师何蛮入流求之后,再次派遣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洲率兵自义安(今广东潮安)浮海入流求。在进入台湾本岛之后,陈棱军队曾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场行动,最后以陈棱部“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而告终。关于陈棱部虏获 相似文献
17.
明清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功能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主要从文化功能的角度, 探讨了明清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特色。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的演变, 充分反映了台湾高山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自然生态环境, 主要体现了农耕—狩猎经济文化区域的民族文化特性, 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地方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九族文化村——台湾高山族文化的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闻名的文化观光景点——“九族文化村”。它坐落在台湾中部南投县,一个被青山环抱的翠谷之中,与著名的日月潭相毗邻。“九族文化村”建于1986年,占地约60公顷,四面满是挺拔高耸的杉树。 “九族文化村”里的主要建筑是按照高山族九个主要族群的不同特点而分别建造的九个村落。每个村落都依照各族群早期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式样而建。在这些村落中完整地保留了台湾高山族的山地文化,展示了高山族九个族群各自的早期生 相似文献
19.
1980年夏,我们赴福建、浙江两省进行了为时三个月的有关台湾和高山族历史的调查研究,翻阅了宁波天一阁的一些藏书和有关地方志,搜集了一些宝贵资料。据此对于台湾和高山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现提出来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陈国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高山族是居住在祖国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是台湾最早的居民。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高山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成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说的主要地是汉族的发展),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高山族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