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弘文 《人口研究》2002,26(3):35-38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组织和实施这次人口普查中,遇到了许多以往普查所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依法进行普查的问题。前四次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都是在各级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总务厅长官片山虎之助于 2 2日的内阁会议上 ,报告了 10月份进行的 2 0 0 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结果。报告中指出 :日本的总人口已达 1亿 2 6 91万 92 88人 ,较上次即 1995年的普查结果增加了 134万 90 42人。但是人口增长率为 1 1% ,较上次普查又下降0 5 % ,成为战后最低时期。这一结果也未改变 1975年人口下降的趋势。平均每个家庭为 2 7人 (上次为 2 85人 )的“小家庭”现象更加严重。就各都道府县来看 ,出生减少的有北海道、东北地区、中国地区、四国、九州地区的 2 4个道县。日本全国各都道府县的人口人口增减数增减率人口增减数增…  相似文献   

3.
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已于2000年12月底公布。从公布的初步结果看到,美国人口在90年代出现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也多是历史演变趋势的继续。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从去年底至今年4月初陆续公布的数据和报告,可以分析出90年代美国人口的最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张为民  徐钢 《人口研究》2002,26(4):17-22
20 0 0年人口普查是一次难度空前的普查。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对普查方案做了改进 ,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从实施效果来看 ,证明这些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如此 ,这次普查的漏登率却比 1 990年普查大幅度提高 ,达到了 1 .81 %。导致人口普查漏登率上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方案设计上的 ,也有组织实施、普查环境变化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对改进我国的人口统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2000年中国将举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虽然经过前4次人口普查,特别是1982和1990年举行的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形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给世纪之交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普查工作也将面临很多新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普查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以及普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可以预计,本次人口普查无论在调查方案、调查项目,还是在调查方式和方法上,都将有比较大的变化。如何搞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7.
胡桂华 《西北人口》2007,28(4):98-102
本文概要地叙述了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后所进行的准确性和数字评估调查(A.C.E.调查)。它包括:抽样设计、事后分层、双系统估计等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1984年3月26—3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人口普查方面所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的经验,交流分析普查资料的初步成果。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85人,其中国外代表40人,他们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  相似文献   

9.
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 ,2 0 0 0年 1 1月 1日零时 ,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 1 2 65 83万人 ,漏报率为 1 81 %。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 1 2 43 3 7万人 ,比公布人数少 2 2 46万人。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普查直接登记的 1 2 43 3 7万人进行了评估 ,指出普查登记人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 ,漏报人口超过 2 0 0 0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了2000年人口普查直接登记的总人口124261万人,以及详细的各种结构数据,为深入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其他有关统计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总人口,生育,死亡以及长表代表性几个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客观地评价了普查数据的质量,也为数据使用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以往四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现状,围绕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目的、基本原则、普查对象、普查的标准时间、现场登记方法、普查项目的设置、普查问卷的长短表设计、数据处理方式以及资料发布等进行了探讨,回答了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并提出2000年人口普查应遵循以往普查成功的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国的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指出,中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是中国人口普查所而临的首次世纪之交的人口普查,因此,是一次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人口普查。论文着重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应用与发展,人口普查资料的发布,以及人口普查资料发布的规范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人口普查资料的发布,应包括重要国情指标的发布,并强调国情指标的发布,应由国家统计局纳入统一规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关于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准确性和数字评估调查结束后,美国学者对该项调查进行了评价,本文概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长表抽样和数据评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英 《人口研究》2002,26(5):34-40
论述 2 0 0 0年人口普查长短表技术的特点 ,长表抽样方法、组织实施方法以及长表抽样误差分析和数据评估 ,并就长表数据推算普查总体的方法和长表数据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人口普查基层调查的特点--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人口研究》2001,25(2):41-45
2000年中国和美国进行了20世纪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本文利用作者参与实际普查的经验,分析了两国人口普查基层调查的相同和不同点.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人口普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选聘普查员,计划、组织和实施入口普查.但普查的组织、具体的实施、和人们对普查的态度却有所不同.例如,在填写普查问卷时,两国普查员使用不同的普查"底册",调查项数、方法有所不同,面对的普查人群也不一样.为今后的普查工作,两国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各自的普查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的普查登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量越来越大,这无疑给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全国每一个调查小区漏登1个流动人口,全国将会漏登500多万人口。由此可以看出,能否查准流动人口,是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1 1982、1990年人口普查的反思 1990年人口普查之后,作者曾对流动人口的登记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详见《跨县、市流动人口的普查登记问题》。 人口普查首要的是查清人口总数.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13…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认真分析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将面临的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在第五次人口普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不利因素(与以往历次人口普查相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志刚 《人口研究》2007,31(3):20-31
本文对以往出生性别比研究中的若干观点进行了学术评论,并讨论了个别经验统计分析中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非线性分层模型将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1‰数据和1999年的地区级生育政策数据结合起来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现有子女数量及性别和一些社会特征对出生性别比存在单独的影响,并且肯定了生育政策既存在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也通过其与妇女以往生育结果以及其他社会特征之间的交互效应来影响出生性别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