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事件,日军暴行所及,不仅给中国民众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在南京的外国人资产带来严重损失。南京大屠杀期间,无论是处于中立地位的美国还是作为日本盟友的德国,其在宁企业、侨民甚至使馆都遭受了日军程度不同的劫掠暴行。这既是日军对西方国际社会妨碍其在华军事行动的报复性回应,又是日本试图在灭亡中国的同时,驱逐或者消除西方国家在华商业利益及其政治影响的一种举措。南京沦陷后日军对第三国在宁资产的劫掠暴行,是日军对西方在华势力的一次重大挑战。与日军对中国民众的各种伤害相比,这一暴行更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对与谴责。此后,国际舆论日益转向支持中国,并对中国坚持长期抗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侵华日军南京大学屠杀暴行期间,金陵大学是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设立的最大的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最多时达3万人。日军在金大范围内的暴行令人发指,校内美德人士的住宅也不能幸免,外国国旗、领事馆布告,甚至日本大使馆布告,都不足以阻止日本兵的侵入和施暴。金大北侧紧靠日本大使馆,而日使馆和军方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措使来缓和日军在金大的暴行。事实上许多暴行是日军军官带头干的。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学校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军国主义教育下,日本民众一度积极支持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战争,并把参与这种战争直至战死,看作是一种“伟大”的“爱国”表现。正是在军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下,日军对占领地民众施加了各种暴行,而日军官兵对自己所犯的种种暴行,却丝毫没有犯罪感。抗日战争早已结束,但军国主义并未因此而终结,它对战后日本社会各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频繁,形形色色为侵略战争开脱的奇谈怪论此起彼伏,翻案的鼓噪甚嚣尘上,日本军国主义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桎梏。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层次对对日军侵华暴行给与更高的认识,这对于规避罪恶的再次发生大有裨益。从社会学角度对日军侵华暴行这一历史事实进行重新的反思,可以远离肤浅的批判和谩骂。他们的行为并非都是不经过考虑的野兽的行径,他们的行为带有着本国文化的深刻的烙印,日军的屠杀很大程度带有价值合理性的影子,而性暴力则是赤裸裸的工具合理性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和释放战争压力。正因为如此,日军的行为丧尽天良和毫无人道。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惨案已过去60多年了。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松井石根当作这一暴行的罪魁祸首。 他虽然是日军攻陷南京的最高长官,但当时真正指挥和放纵日军活动的却是日本天皇裕杀气腾腾的部队向南京逼近的时候,松井将军因结核病引发高烧,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战地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上,侵华日军用极端残忍的手段开创了破天荒的杀人记录。正如《世界》杂志所言,“日本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半个世纪过去了,侵华日军残酷杀害我国人民的罪恶史,依然令世人发指。本文据当时幸存者目睹及日军供认,选编了部分资料,以再现这条“野兽”的当日暴行。 杀人“竞赛”。1937年,日军从句容杀向南京。少尉向井、田野开展杀人“竞赛”,看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从句容杀至汤山,向井杀89  相似文献   

7.
●1982年7月末,日本文部省强行修改高等学校教科书,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成“进攻”或“进出”,同时还极力缩小和淡化南京大屠杀暴行。 ●1984年6月,日本拓殖大学讲师田中正明出版《“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该书后记明目张胆地写上“谨以本书奉献松井石根阁下在天之灵”。1985年12月,他又发表了《九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文,为日军的血腥暴行狡辨。 ●1986年5月,由“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编纂的高中日本史教科  相似文献   

8.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4-34
日军对南京的武力侵占与疯狂屠杀;并没有能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害怕与屈服,没有让南京人民屈服。于是,日本当局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指挥南京伪“维新政府”与伪“督办南京市政公署”,努力在南京实施与贯彻日本对华的各项殖民政策,强化对南京人民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国际安全区最多容纳了约25万中国难民。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些难民面对“死神”侵华日军,命运并不“平等”。相比“特殊”难民,“普通”难民整体境遇更形竭蹶,尽管日军的无差别暴行会抹平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中国难民内部的分层与近代以来列强在中国形成的特殊利益和条约体系有关。而且,同样面对日军,中西人士处境完全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见一斑。面对死神的不平等,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多重悲剧性。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我院哲学系博士生刘岳兵去年 11月 3 0日在本院中国哲学研习会上的发言稿 ,后交其导师、我院院长兼本刊主编方克立教授审阅。方克立教授阅后 ,于今年 1月 2 5日批转本刊编辑部 :“配合揭露和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可在下期发表。”2月底 ,曾亲身经历和参与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原日军老兵东史郎先生再度来华 ,继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并发出了“我需要中国人民抗议的呼声”的求助话语。本刊编辑部同仁坚决支持东史郎先生 ,并愿为其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提供帮助 ,故特发表此文。该文依据大量的历史事实 ,通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特征、军国主义与儒学的所谓历史的与理论的联系 ,以及具体历史人物思想的个案剖析 ,点面结合 ,从理论和思想文化层面上揭示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和战后多次死灰复燃的根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3年齐齐哈尔“八·四”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毒剂泄漏事件,使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问题以及对日遗留化武诉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留化学武器的现实危害性及其广泛性、长期性使其不同于以往对日民间索赔案件。本文将从介绍侵华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入手,联系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伤害索赔案,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底到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一直竭力否认日军当年惨绝人寰的暴行,公开叫嚷“南京大屠杀是无稽之谈”。日本政府为表彰当年上海派遣军的“功绩”而颁发的“征支纪念”币的发现,是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3.
日寇"三光作战"及其暴行之真相--以晋察冀边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侵华暴行,以其"三光作战"最为残酷.就中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而言,日军的"三光作战"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系统化和组织化阶段,极端化阶段以及末路阶段.日军侵华暴行,事实俱在,不容抵赖.  相似文献   

14.
袁邈 《21世纪》2001,(2):33-35
你对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体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 环球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 ──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 第一次知道李自健,是那幅联合国 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印刷品──人物肖像油画《韧》,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奶奶专心地在穿针,画的作者就是李自健。第二次关注李自健,是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荷兰的报刊上。那是今年的1、2月,李自健的全球巡回个人画展在荷兰苏富比阿姆斯特丹总部举办,被世界公认为仅次于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反映日军侵华暴行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的展出受…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刊物《观察》周刊对美国的霸权政策曾给予不留情面的指摘,包括政治上的美国“调停”及其片面援华政策,经济上的《中美商约》与美货倾销,军事上的美军驻华与美军暴行,外交上的美国扶日政策等几个维度,这些都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民族关怀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日军的“慰安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大劫难,更是人类道德空前的大堕落。日军的“慰安妇制度”在世界军队及战争史上创下了最可耻的记录。这个极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制度,不仅深刻地反映出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更显现出日本法西斯独特的兽性、残暴性。 一、“慰安妇制度”的形成 日本军队,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兽性军队,是一支须臾离不开女人的军队,日本军队所到之处,除去大规模地屠杀掠夺,就是对被占领区的女性实行大规模的强奸。而且,在奸污以后对女性施以割乳、剖腹,用刺刀、树枝、木棒等戳穿下体等酷刑。兽军的奸杀虐行是日本军阀纵容的结果。松井石根陆军大将宣称:“奸淫是日本军队所特许的”,日军高级将官公然训示部队:“为避免引起更多的问题,事后将其杀掉”。南京大屠杀的罪魁,堂堂“大日本皇军”中将谷寿夫本人,不但亲自持刀杀人,还奸污妇女40多名。 日本这样大规模残暴地奸虐,自然要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许多实施奸淫的日军由于中国妇女的反抗而至残、至死;许多独自去寻找女人而被杀的事件举不胜举。而日军交叉地强奸、轮奸行为的高频发生,使得性病在日军内部蔓延,严重地影响了自身战斗力。同时,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遗责。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层次对对日军侵华暴行给与更高的认识,这对于规避罪恶的再次发生大有裨益。从社会学角度对日军侵华暴行这一历史事实进行重新的反思,可以远离肤浅的批判和谩骂。他们的行为并非都是不经过考虑的野兽的行径,他们的行为带有着本国文化的深刻的烙印,日军的屠杀很大程度带有价值合理性的影子,而性暴力则是赤裸裸的工具合理性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和释放战争压力。正因为如此,日军的行为丧尽天良和毫无人道。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和中国的战时首都,遭到了日军大规模的无差别轰炸。这一期间,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通过其派往重庆特约记者以及援引其他西方驻重庆媒体的报道等多种形式,真实记录了日军集中轰炸中国平民和民用设施、蓄意轰炸西方国家外事机构和人员,以及重庆民众英勇反轰炸斗争的主要历史过程。这些报道不仅以历史记录者的身份见证了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庆之暴行,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而且以媒体传播者的角色宣传了以重庆为代表的中国军民抗战形象,建构出一种谴责日军残暴、同情和支持中国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容篡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有感马书波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长达6个星期的时间内,日军对我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多万人。然而,对于这一起证据确凿、震惊世界的战争暴行,战后...  相似文献   

20.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0-31
为了进一步向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显示日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威”与炫耀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的巨大胜利,进一步对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进行战争恫吓与恐怖威慑,日本当局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仅4天,在12月17日,在日军正对南京进行屠城的高潮中,就急不可耐地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日军占领南京的“入城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