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中有许多性及性变态的描写,这种描写,当时许多卫道者侮以"诲盗诲淫",后来多有论者从社会历史批评,作家批评等多角度进行了批评,说法不一.用拉康的主体间性中的说话主体理论,解读郁达夫小说<沉沦>中的性及性变态描写,指出这种性的欲望只是一个"能指",而其"所指"潜藏在无意识在场的说话主体的言说的欲望中.  相似文献   

2.
"颓废"倾向和"色情"描写是郁达夫早期作品的主题,自1923年创作《茑萝行》以来,郁达夫小说开始涉及"生的苦闷"的描写,在其小说中出现了"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零余者"的哀叹,于是"哭穷"成为他笔下另一类主题。而郁达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个性因素则是造成他"哭穷"之根源。  相似文献   

3.
"性的苦闷"被认为是郁达夫自传体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从钱杏邨1928年评论《沉沦》时首次提出开始,"性的苦闷"便被后来的研究者们不厌其烦的使用。《沉沦》是的创作,也确实与郁达夫留学日本时遭遇的"性的苦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小说中“色情”描写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郁达夫小说中“色情”描写的争论,是郁达夫研究中长存的现象,数十年来,评论的臧否不一。从最近的研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大致上可概括为两种意见,其一是说,郁达夫小说中的这些性苦闷的描写,可以说就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是基于对封建道德虚伪腐朽性的认识,是对封建势力的一种反抗”。另一种意见认为:郁达夫是“用了一种全新的态度(带着民主观念,科学精神的人道主义的态度)来看待‘色情’,来处理‘色情’的。”同时也指出:他的“色情”描写,“在美学的意义上,也是瑕瑜互见,精芜杂存的”。显然,前一种评价过高,并且偏激,这既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又不能以理服人。后一种评价实际上是对郁达夫的“色情”描写进行了变相的肯定,但同时又发现了它在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感伤散文反映了“五四”时期已经觉醒而又脆弱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时代病 ,即“性的苦闷”和“生的悲哀” ,展示了他们孤寂、苦闷、凄凉、幻灭等感伤情绪与痛苦的生活经历。作者有意识地去侧重描写人的悲苦与不幸 ,着意刻画人的精神灾难和心理危机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6.
比较丁玲与郁达夫初期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他们初期小说创作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为主题;都以知识青年为主要描写对象;都极力渲染知识青年的性苦闷;并都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作者个人的印记;也都强有力地冲击着封建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到,由于性别身份、个人经历、栖身环境、创作理念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初期小说创作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构造和创作主题等方面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另外,如果将两人初期小说创作放在他们整个小说创作当中去考察,还可进一步看到,他们初期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预示了其后来小说创作不同的具体走向。  相似文献   

7.
论郁达夫小说的景物描写郭东,张玉辉郁达夫小说中卓异的景物描写,早在20年代就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在论及郁达夫以富有诗趣见长后,又称他“描写自然,描写情绪的才能,也是现代有数的”。从理论主张看,郁达夫把景物描写当作深化主题的重...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作为中国五四时期的留日派作家,其文学创作活动深受日本文学,特别是私小说的影响。其自传体小说大多取材于他自身在日留学和归国后的生活经历,表达了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些与日本私小说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和施蛰存的小说有同有异,很有可比性。其异同主要表现在:都属于心理分析小说,但其严格程度、感情烈度不同;都有对性心理的描写,但郁氏写的是性苦闷,施氏写的是性压抑;小说中都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但郁氏小说多描绘自然美景,施氏小说多渲染古典之美。两人小说风格的相同性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修养的共同性、现实人生的孤独和压迫感以及外来影响的共同性,不同性主要是生活经历、文学主张和性格不同造成的。比较两人小说风格的异同能让人们更好地把握两人小说的艺术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窥探作家创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中国创造社的重要代表,其创作反映了“五四”后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卡夫卡则是西方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佼佼者,他以现代人的孤独和异化作为文学的主题。他们都生活在一个黑暗、充满危机的世界,同时又接受了各自所处的独特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他们又都是把创作当作自叙传来写的,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既都有对时代痛苦的感受,又使痛苦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从而形成人格差异。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基质的文化潜在地制约着人格的特色。郁达夫的小说《沉沦》描写了“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卡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性的苦闷"、"生的苦闷"为主题,这与当时中国留学生所处的弱国子民的境遇有关,更与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及敏感而又多情、自尊而又孤傲的性格有关。而玄镇健由于出身高贵,颇有君子风范,所以固守着自己的传统婚姻,更关心家庭、职场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格外探讨了韩国特殊时代情况下知识分子们"生的苦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为文坛贡献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赢得了一个时代的青年们的共鸣.历来,人们多是用颓废一词来形容郁达夫的风格.论文通过分析他独特的言说方式--身体言说,从疾病、性和死亡三个方面来说明:郁达夫的言说方式在风格上成就了他的沉沦和颓废,但在本质上完成了他的反叛.他在对自我欲望的真实而大胆的剖白中完成一个失望苦闷的时代青年对祖国沉沦的反抗诉求.  相似文献   

13.
浅析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小说以其心理描写、感伤、结构的散文化和清新的文笔著称,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主观抒情小说的先河。本文试从郁达夫小说创作观、自传体、零余者形象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沉沦与救赎──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沦与救赎──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陈望衡郁达夫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复杂性的作家。达夫一生遭人话议最多的是他小说中的情欲描写,自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问世之日起,各种议论不断。时间又悄悄过去近一个世纪了...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表现的是革命退潮期知识分子的苦闷。由于这三篇小说进入到时代的心理情绪的深层,描写了彷徨求索中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压抑与躁动不安,由于鲁迅对人物性格情绪化的描写所产生的使人情感共振的效果,因此对这三篇小说的研究也就集中于对作品主人公苦闷的情感价值的评价上。文学作品人物情感价值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肯定人物乐观的情感,面对人物苦闷感伤的情感大都是批判否定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自叙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挣扎于“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中。这个形象系列及其特征可概括为孤独者及其沉沦、零余者及其放逐、避世者及其逃亡。这些形象实际上记录了作者本人情绪的历史 ,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作家郁达夫真率坦诚的个,性和自叙传的小说观,使他的小说文本成为其自我情绪的载体.文章试图从主题的情绪性,取材的自叙性,描写的真率性和情节的散文化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选取伦理学、青春学和民俗学三种学科视角,对“《沉沦》现象”进行阐释可以发现郁达夫小说《沉沦》的独特价值在于:用异域文化作参照,大胆挑战传统道德;以青春文化为本位,大声呼喊青年的苦闷,难能可贵地记录了“五四”时代的“另类”声音。以往那种把《沉沦》当作“爱国小说”或者“颓废小说”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9.
由时代病和才子病所构成的郁达夫的忧郁病深深影响着小说创作,但由于作者的自我解剖精神,其小说创作又实现了对才子病的超越。郁达夫通过作品探索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生的苦闷,和寻觅人生立足点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五四”浪漫抒情小说普遍带有感伤的成分。感伤主要表现为“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反映了浪漫主义者的青春人格和叛逆精神。“五四”浪漫主义小说家的风格各异,显示了不同的个性和文化背景。郁达夫等先驱者对于浪漫感伤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