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晖  李睿  林梓珍 《城市观察》2023,(1):132-142+159-160
家长的补习教育决策影响着校外培训治理的效果。映像理论视域下的实证研究显示,“双减”背景下城市小学家长的补习教育决策呈现出四大新特征,并受以下因素影响:社会层面的社会流动和就业压力,大众心理层面的从众心理和分数焦虑,教育体制层面的班级授课制弊端和课后延时服务争议。在补习教育决策的形成机理方面,价值映像是决策的前提,轨道映像是决策的动力,策略映像是决策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心彧 《城市观察》2023,(1):143-154+160
当前,“双减”改革进入向学前教育下延的新阶段。本研究采用“教育—社会—市场”的三元互动视角,对28名城市幼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城市幼儿家长教育焦虑的新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城市幼儿家长的教育焦虑呈现出焦虑催化、焦虑产生、焦虑加剧和焦虑缓解四大新特征。上述焦虑的形成机理受到学前教育功能、教育分流体制、社会文化、“影子教育”和社会阶层五个因素影响,涉及教育、社会、市场三大主体。对此,应推动政府、幼儿园、家长和全社会形成合力,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社会及市场的协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忻华 《阿拉伯世界》2014,(6):93-106
本文将"塑造决策议程的多源流"模型和"权力场中心空间"视角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欧盟的"地中海联盟"政策架构的两次演变作为案例,从三方面入手,分析"欧洲政策中心"影响欧盟的北非政策的方式与途径:首先,比较该智库的建言与欧盟政策在内容要点上的关联性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评估该智库的总体影响;其次,分析该智库举办的高层论坛的运作结构,以观察其短期直接影响,评估其作为"权力场"的信息沟通"平台"的作用;再次,分析该智库经由"旋转门"体制与欧盟决策体系形成的人事关联,以评估其长期直接影响。"欧洲政策中心"对欧盟"地中海联盟"架构的影响机制,折射出欧盟层面的智库在欧盟对外决策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立  胡垚 《城市观察》2013,26(4):72-80,92
本文对经济、资源和环境数据进行了区域统计分析和区位商计算,指出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资源环境优劣各异、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是广东省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双转移"和"双提升"相互促进、提升珠三角经济地位、优化产业布局和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效应,最后提出了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家庭来说不仅能优化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发展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家庭亲属文化的传承,但是我们也可预见到对于普通家庭新增加一位孩子无疑会加大家庭各方面的支出,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大城市在外来农民工落户政策方面有所宽松,使一大批学历较高、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新一代农民工得以在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落户扎根,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这些正值婚育期的"新市民"随着户籍身份的改变,其家庭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中既有"新市民"对城市生活的主动适应,也有对原来农村家庭教育文化的扬弃,城乡家教文化的杂糅相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这类家庭儿童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包容性发展观、广义福利观和全面幸福观内涵,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借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测度民众幸福指数。通过幸福指数与GDP的对比,考察民众在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幸福的真实感受。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民众幸福感差别较大,反映了心理层面区域不平衡的现实;许多事实都说明幸福感并不必然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这一认识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广东"双转移"战略应在追求全面幸福目标、推动包容性发展和构建新型政绩观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朱宗义 《现代交际》2014,(5):132-132
家庭好比一株大树的根,只有根深,才有枝繁叶茂、花簇果繁。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养成教育,他教会孩子最基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人至老年,各种疾病多发,体检对于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有一个好的体魄才会安度一个幸福晚年,但前提是这个体检不能走过场,必需全面而彻底。“缩水”的体检,即便百病缠身,也无法查出。一旦耽误时机,延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双一流背景,分析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提出目前存在与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双导师制度不成熟的问题。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应更好地为国家法治化进程培育优秀杰出的复合型和应用性法律职业人才;因此,结合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健全双导师制度,是目前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老旧住区是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的主要场所,住房与老年人经历了共生长和共衰老的“双老化”过程,此类住区是老旧住区更新的重要类型。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友好社区实践作为改善居家社区养老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其旨在为老年人塑造出满足安居(吃住看病和基本锻炼),乐居(个人兴趣的满足和开发)和家居(邻里共建和贡献参与)三个层次目标的宜居社区,但目前在此框架下开展的针对“双老化”住区更新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不足。为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四个典型的“双老化”住区,采用活动路径记录法归纳老年群体从事积极生活行为的规律特征,并结合以老年人为主的针对多方利益主体的非结构式访谈进一步分析环境空间,经济等维度的要素影响其行为积极度以及阻碍制约住区可持续更新进程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城市—社区,社区—住区,住区—建筑三个空间尺度提出“双老化”住区的环境改造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小红 《职业》2011,(33):41-41
太仓古松弄里有一个北京烤鸭店。店里有个小女孩,从幼儿园起,就帮着父母打包、收钱,她能非常迅速地找好零钱,递到每个顾客的手里,而且从没出过错。笔者每次光顾这家烤鸭店的时候,都喜欢跟她多说几句:"现在几年级啦?数学一定很好吧?"结果真的是这样,小女孩的算术能力非常好。这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下面笔者就中职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持续推动着中国家庭的变迁,深刻影响着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运用政策综合解释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文本语义网络呈现从举办家长学校教育家长到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家庭的路径演绎;政策工具设计具有权威工具、能力建设和学习工具组合优化的特点。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行动逻辑可分为明确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家校合育机制及全面建设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三个阶段。政府未来的家庭教育政策行动还应进一步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以支持家庭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安全感在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心理作用,儿童具有安全感,是其心理、心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儿童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儿童安全感的形成,与其幼儿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便是以此为论述观点,探讨家庭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安全感对幼儿健康成长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不能孤立发展,而是应借助学校、社区的力量,开辟“第二课堂”,让家庭教育也能走出家庭,更灵活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黄佳瑜 《现代妇女》2014,(10):154-154
辅导员工作是学院“双融合”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辅导员要深刻理解“双融合”育人体系的概念和建设意义,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反映出学院发展的实际,从而促进学院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工程是我国既"211""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陕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大省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全国乃至陕西地区新兴的独立院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遭遇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以陕西独立院校的视角,分析独立院校与"双一流"院校间存在的差距,从政府政策、独立院校本身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分析提出独立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的创新理论与路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通过对1978年至今我国三农政策几次变迁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有关三农政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入WTO前与后、农业税取消的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建设和财政支农政策、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这几个方面,探寻其中的政策走向,为我国今后三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执政后,提出了“新中东政策”,同其前任相比,“新中东政策”突出了六点变化,并已在该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中国可抓住此机遇,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扩大影响,以进一步加强同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就业状况是衡量双一流高校办学质量的指针,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对126所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和就业行为的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就业格局,做到了一流就业的示范引领。但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在地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一线城市,行业布局也亟须调整。双一流高校应适度调控升学率,着力提高专业匹配度,加强就业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才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